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08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71.
本文提出邻菲口罗啉—亚硝酸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测定的新体系。在0.24mol·L-1NaNO2-1.2×10-5mol·L-1O-Phen-4.8×10-5mol·L-1CTMAB(pH9.3)底液中,Cr(Ⅵ)于-1.40V(Vs:SCE)产生一灵敏、尖锐、稳定的极谱波。Cr(Ⅵ)浓度在0~60μg·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本法测定了水样及钢样中痕量,结果良好。本文还对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72.
铬对文昌鱼的毒性效应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加涵  林海宁 《台湾海峡》1998,17(2):134-138,T001
本文分析并报道了不同浓度Cr^6+和Cr^3+对文昌鱼的毒性效应及对文昌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r^6+的毒性大于Cr^3+,其对文昌鱼的致死效应与底质有关;组织学观察发现,文昌鱼中毒器官主要是鳃、肠和肌肉;适宜浓度的Cr^6+和Cr^3+可明显地促进文昌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373.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三重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TQ-ICP-MS)联用技术,构建海水中三价与六价在线分离与测定的检测方法。采用TQ-ICP-MS碰撞反应池(KED)技术消除35Cl16O1H+40Ar12C对52Cr同位素测定可能存在的质谱干扰。选用Dionex IonPac AG 7 (4 mm×50 mm10μm)阴离子交换柱为分析柱,对流动相浓度及pH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流动相浓度为0.08 mol/L NH4NO3、0.6 mmol/L EDTA,pH值7.5,流速1.0 mL/min时,仅需80 s就可以完成三价和六价的理想分离与测定。对络合剂EDTA的络合浓度、pH、温度及时间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当EDTA浓度为10 mmol/L、络合pH值7.5、络合温度50°C、络合时间2 h时,三价可以最大程度的被EDTA络合。在0.1~50.0μg/...  相似文献   
374.
普兰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其中地幔橄榄岩由方辉橄榄岩、含单斜辉石方辉橄榄岩以及少量二辉橄榄岩及纯橄岩组成。尖晶石是地幔橄榄岩中常见的副矿物,可以作为重要的岩石学成因指示剂。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岩相观察、电子探针、尖晶石成分面分析、电子背反射衍射分析,可将普兰地幔橄榄岩尖晶石分为三类:第一类尖晶石呈自形,粒径较小(<100μm),或包裹于斜方辉石中,或杂乱分布于橄榄石和辉石之间,具有高Cr^#(>0.6)、低Mg^#(0.43~0.57)的特征,为部分熔融+玻安质熔体交代成因;第二类尖晶石呈半自形-他形,粒径较大(>100μm),常含有橄榄石、辉石包裹体,具有中Cr^#(0.17~0.42)、高Mg^#(0.63~0.77)的特点,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影响;第三类尖晶石呈他形蠕虫状与辉石交生在一起构成后成合晶结构,粒径变化较大,具有低Cr#(0.17~0.28)、高Mg^#(0.67~0.77)的特点。EBSD分析结果显示尖晶石、辉石的结晶学优选方位(CPO)较为相似,表明为同一矿物分解而来,单斜辉石与大陆岩石圈地幔捕掳体中石榴子石的稀土元素对比表明构成后成合晶结构的辉石和尖晶石为具有大陆岩石圈地幔属性的高压石榴子石退变分解而成。综合分析表明:普兰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体在从石榴子石相深度上升过程中发生了石榴子石退变、岩石部分熔融及熔体渗透作用,岩体经历了威尔逊旋回初期的大陆裂谷阶段,主体经历了中-低程度的部分熔融,类似大洋中脊环境,局部受到了富硅、富镁玻安质熔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5.
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玄武岩、纯橄岩和页岩样品的阳离子树脂元素化学分离方法, 并采用双稀释剂校正化学分离和质谱仪测量过程中的质量分馏。在化学分离过程中有3个淋洗峰, 反映了盐酸体系中至少具有3种络合物。页岩样品中Al、Ti含量较高, 在淋洗过程中会有过载现象。采用了SRM 979对50Cr-54Cr双稀释剂进行了标定, 双稀释剂的同位素组成为50Cr/52Cr=41.66, 54Cr/52Cr=22.28。元素标准NIST 3112a相对于SRM 979的δ53Cr= –0.063±0.05‰(2SD, N=22)。玄武岩、纯橄岩等标准物质的结果与已发表数据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76.
低聚合羟基铁离子-蛭石复合体吸附铬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提纯的镁型蛭石与羟基铁离子溶液作用,制备低聚合羟基铁一蛭石复合体。用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手段对蛭石原样、低聚合羟基铁一蛭石复合体进行表征。在模拟实际土壤酸度(pH=4~7)和温度(20℃~40℃)条件下,进行低聚合羟基铁蛭石复合体吸附有害元素的实验,探讨复合体的吸附能力与pH值、温度、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离子强度间的关系,并与蛭石的吸附行为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低聚合羟基铁一蛭石复合体对具有明显的亲和力,低聚合羟基铁蛭石复合体吸附的过程有可能是地表岩石和土壤中重要的地球化学过程,是影响在地表,特别是土壤中迁移、富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77.
中国煤中铬的分布、赋存状态及富集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煤中的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在煤利用过程中会发生迁移与转化,并可能释放出造成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本文分析了中国煤中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其富集因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中国煤中的含量为0.02~971μg/g,平均为17.18μg/g;煤中的赋存状态多样,主要以无机态存在;煤中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受成煤环境、成煤植物和后生地质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8.
以鄱阳湖流域上游铀尾矿库周边水体为研究对象,在研究(Cr)污染程度的基础上,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计算Cr各不同赋存形态的浓度,讨论不同条件下Cr形态的变换规律以及健康风险评价,对研究水体中Cr生物有效性具有实际意义.结果表明:铀尾矿区排放水、渗滤水、浅层地下水中Cr浓度均未超出相关标准值.水体中Cr主要赋存形态大多为Cr(Ⅲ)的水解产物Cr(OH)~(2+)和Cr(OH)_2~+. pH和电子活度(pe)共同影响Cr在水体中的赋存形态,当pH=3~5时,以CrF~(2+)为优势离子;当pH5时,随pH递增,pe值对Cr赋存形态的影响增加,pe值增大,Cr(Ⅲ)水解产物浓度逐渐减少,而Cr(Ⅵ)氧化产物逐渐增加.浅层地下水中的Cr不会对人体产生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但当p H、pe变化时,Cr致癌风险系数均高于ICRP和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由于Cr(Ⅵ)的毒性远强于Cr(Ⅲ),故应密切关注水体中pe与pH值,避免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379.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Cd2+或Cr6+胁迫1d,3d,5d,7d,9d后对拟穴青蟹血细胞总数(THC)和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穴青蟹THC在Cd2+胁迫或Cr6+胁迫1d后即显著下降(P0.05),Cd2+胁迫对拟穴青蟹THC的影响较Cr6+胁迫大,持续时间长。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至9d后,Cr6+胁迫下的拟穴青蟹THC可逐渐恢复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状态(P0.05),然而0.075mg·L-1、0.1mg·L-1Cd2+胁迫组的拟穴青蟹THC仍显著降低(P0.05)。拟穴青蟹血清PO活性在Cd2+胁迫或Cr6+胁迫均被显著抑制(P0.05),但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拟穴青蟹血清PO活性在Cr6+胁迫1d后即表现被抑制,但持续时间较短;在Cd2+胁迫组即在胁迫5d后才呈现出被抑制,但持续时间较长。由此可见,镉胁迫或胁迫对拟穴青蟹THC和血清PO活性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80.
采用带六极杆碰撞池技术(CCT)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海洋沉积物中的钒和。在六极杆碰撞池中引入He/NH3(99/1)混合气,有效地减轻了多原子离子(ClO+,ClN+,ClOH+,ClNH+等)对钒、测定的干扰,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对He/NH3混合气的流量及ICP-MS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最佳化选择。方法对钒和的检出限(3σ)分别为0.035μg·g-1和0.083μg·g-1(稀释因子1000),12份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方法经海洋沉积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推荐值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