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760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1995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水/岩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柠檬酸、草酸和酒石酸对岩石中的铁、铜都有很高的淋滤率。这表明,在表生地质作用过程中有机酸对成矿元素有很强的活化能力。实验研究同时发现,有机酸对成矿元素的活化能力受其分解温度的限制,由于大部分有机酸的分解温度都在250℃以下,因而有机酸对成矿元素的活化仅限于低温条件。本次研究还显示,判断一种岩石能否成为矿源层,不能简单的以其中成矿元素的含量高低作为标准,其中更关键的因素是元素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如果成矿元素在岩石中难以活化的形式存在,那么含量再高也无法提供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82.
滇西南澜沧群多硅白云母的多型和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仁奎  应育浦 《岩石学报》1997,13(2):152-161
从理论、实验及实际观察的结果都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白云母中绿鳞石的含量显著地增加,可以认为在多期变质作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变质压力不同的多期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硅白云母,其化学成分就会打上不同的烙印。77个多硅白云母化学成分的统计结果表明,澜沧群低级变质岩中的多硅白云母有两种成因。在Na-Mg相关图上,反映了高压和中压变质特征,高压变质的多硅白云母约占70%。这与用多硅白云母b0值鉴别的高压和中压变质是相吻合的。多硅白云母的多型为3T和2M1型,以2M1型为主  相似文献   
83.
The redox cycle of iron and manganese is a major geochemica process at the boundary layers of lake sediments.Lake Aha,which lies in the suburbs of Guiyang City,Guizhou Province,China,is a medium-sized artificial reservoir with seasonally anoxic hypolimnion,Long-term sedimentary accumulation of iron and manganese resulted in their enrichment in the upper sediments,In the anoxic season,Fe^2 and Mn^2 ,formed by diological oxidation,would diffuse up to overlying waters from sediments.However,the concentration of oxidation,would diffuse up to overlying waters from sediments,However,the concentration of Fe^2 increased later and decreased earlier than that of Mn^2 .Generally,sulfate reduction occurred at 6 cm below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Whereas,in the anoxic season.the reduction reached upper sediments,inhibiting the release of Fe^2 ,The Fe concentration of anoxic water is quickly decreased from high to low as a result of reduction of the suplhur system.  相似文献   
84.
甘肃桦树沟(铁)铜矿床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古陆边缘弧-槽-盆体系的发生与发展,元古代基底火山(沉积)岩系经深循环水(海水)-热系统的作用,成矿物质被浸出和搬运,并经海底喷溢作用沉淀于海盆洼地中形成桦树沟矿床含铜建造,后期变质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和富集。桦树沟矿床为喷气(流)沉积-变质改造型(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85.
基于岩浆铬矿床与超镁铁质岩石的关系,从元素亲合性和共生规律的角度揭示了铝对铬成矿制约的主导作用,分析了铝和铬亲石、亲氧的二重性及其晶体化学的依存关系。论证了超镁铁Si-O体系中铝丰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铬的成矿。揭示了制约元素分散富集的因素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互为依存和转化的,是在动态中的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相似文献   
86.
红五地区抱板群经历了漫长的多期变形作用过程,总体呈现出由深层次→中浅层次的构造变形景观,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岩层。变形相分析表明赋存于该构造岩层中的晶质石墨矿和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形成于固态流变阶段,认为在亚南甫背斜的东、西两侧分别存在新的隐伏晶质石墨矿和伟晶岩型白云母矿。  相似文献   
87.
首次报导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量铁粉晶胞的磁致伸缩系数。还原铁粉样品原位磁化后 ,铁立方晶胞产生磁致伸缩效应 ,晶胞参数的变化引起衍射峰位置和晶面间距的变化。实验测得铁晶胞λ1 0 0 为 3 .3 3× 10 - 4,此结果表明铁晶胞的微观磁致伸缩系数比棒状、薄膜或粉末压片的系数大约 16倍。对此现象进行了合理的理论解释 ,指出大块材料中的粉末多晶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 ,从而使得宏观磁致伸缩系数变小  相似文献   
88.
多硅白云母压力计在退变质作用中的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生  朱光 《矿物岩石》2004,24(4):20-27
探讨多硅白云母地质压力计在低温退变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对大别山东缘和苏鲁造山带西缘郯庐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的多硅白云母残斑由中心向两侧边缘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后发现:由中心向两侧边缘Si减少,Al增加,Fe,Mg略有降低,部分样品中K,Na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Ti则显示不活动富集。这是由于退变质过程中流体的活动常会改变残斑白云母的成分.并且在流体活动过程相对短暂的情况下,使残斑白云母的成分不能发生充分变化.最终会导致白云母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成分。因而,经历了富流体活动的退变质作用后,岩石中的多硅白云母残斑已不能完全保存其形成时的压力信息。  相似文献   
89.
对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金矿床区内的石英闪长岩和辉绿岩中的锆石分别进行了SHRIMP精确定年研究,石英闪长岩中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40.4±2.2)Ma,辉绿岩中锆石的年龄较复杂,其中发现了元古代锆石颗粒,其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2261±14)Ma,(1612±8)Ma,(919±12)Ma,(831±17)Ma。另外还有一组早古生代年龄的锆石,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43±13)Ma。以上这些新资料说明该区可能存在元古代基底的信息,且燕山期岩浆活动对本区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辽宁省的鞍山、本溪两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各矿山长期生产遗留的铁尾矿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污染环境、诱发地质灾害等,如何解决已成为地质、环保、水工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