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5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1241篇
测绘学   289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315篇
地质学   3317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88篇
综合类   230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44年   3篇
  1926年   3篇
  19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平鲷♀与真鲷♂的杂交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盐度,温度,pH对平鲷Rhabdosargus sarba♀和真鲷Pagrosomus major♂清子活力的影响,确立了人工授精与孵化的条件参数。平鲷♀与真鲷♂杂交的受精率达95%以上,胚胎发育与其亲本的相似。经过超低温保存的真鲷精子的激活率,活力与鲜精的接近,其杂产的受精率也可达95%以上。实验获得了杂产仔鱼,但杂交的孵化率比对照组低。  相似文献   
22.
中国近海牡蛎的研究始于1845年, Hanley(1845)描述了产于中国近海的新种 Ostrea chemnitzi sp.nov.。我国的张玺教投也在3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1956年报道了13种牡蛎,在这之前国内、外学者已先后报道了24种和1亚种(张玺等,1956)其中有很多种鉴定错误,或是同物异名。近年来通过海洋底栖生物调查和附着生物的研究,作者又发现了4种牡蛎,它们是:新硬牡蛎 Neopycnodonte cochlear (Poli),侏儒牡蛎 Nanostrea erigua Harry,褶牡蛎 Alectryonella plicatula ( Gmelin) 和日本巨牡蛎 Crassostrea nippona (Seki),在中国近海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3.
海水中234Th的超低水平液闪谱仪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了利用超低水平液闪谱仪测定海水中234Th的方法.海水经氢氧化铁吸附共沉淀富集后,接着用阴离子交换和TBP/煤油萃取进行Th同位素的分离与纯化.对一系列测定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测定海水中234Th的适宜程序,即在含有234Th和产额示踪剂230Th的纯化后的5mol/dm3HNO3溶液中加入TBP/煤油进行萃取,然后用0.1mol/dm3HNO3反萃取,后者是先用契伦柯夫计数法测量234Th(通过234mPa),后加入闪烁液Hisafe 3用α/β模式测量α放射体230Th.对于α和β放射体液闪谱仪的计数效率分别为100%和55.7%±2.7%.234Th的化学回收率和总探测效率分别为70%~80%和30%~45%.该法测定海水中的234Th快速、简便和高效.  相似文献   
24.
狄乾斌  赵晓曼  王敏 《海洋通报》2020,39(2):160-168
旅游生态效率是反映旅游经济与旅游环境双向效应(bi-effect)的重要判断指标。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视角,采用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了我国东部沿海18个主要滨海旅游城市的旅游生态效率,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沿海18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整体呈中等水平,平均值处于0.727~0.894,阶段特征明显,呈现前期平稳发展,中期下降,后期回升的发展趋势;(2)各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水平差异显著,分为下行风险型,持续成长型,稳定型和波动型4种发展类型。平均效率值最高为天津,最低为三亚;(3)分解效率均值中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次之,技术进步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4)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已经成为阻碍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进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5.
26.
本文将流速分解模型应用于作为超浅海风暴潮的渤海风潮,并讨论了变湍粘性系数的确定。作为一个初步的,但较为成功的数值试验例子,描述了实际风场作用下的渤海风潮,比较了变湍粘性系数模型与常湍粘性系数模型的计算结果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7.
对含多资料的分潮波模型的超定问题进行探讨,建立一种有限差分—最小二乘方法,该方法使得岸边资料直接进入了计算方程,并保证岸界法向流速为零条件。通过对渤海的四大分潮的试算,证实本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8.
海藻中类胡萝卜素抗超氧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组织内,类胡萝卜素除具有集光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的重要生物学功能,类胡萝卜素作为光保护剂可抵抗光、氧和光敏色素的有害作用,也可作为化学反应物抵抗细胞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引起的氧化损伤,保护光合系统免受光动力敏化作用的破坏。类胡萝卜素光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如下:(1)类胡萝卜素对三重线态敏化剂的淬灭;(2)类胡萝卜素对1O2的淬灭;(3)类胡萝卜素对自由基反应的抑制,它的这种生物学活性在医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胡萝卜素在生物系统中的保护作用包括失活由电激活的单线态氧(1O2),失活反应性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物自由基和烷氧基,这些自由基产生于细胞内,并可能会引起有害的氧化作用。类胡萝卜素的保护功能与直接的抗氧化活性或与对细胞内抗氧化水平的调节有关(Krinsky,1990)。对于类胡萝卜素清除脂类过氧化物自由基的能力和作用机理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Burton et al.,1984; Burton, 1989; Terao,1989; Palozza et al.,1992b; Tsuchihashi et al.,1995),但对于类胡萝卜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尚未见有详细研究报道。本文以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作为超氧自由基的发生体系,对海藻中分离纯化制备的类胡萝卜素清除该种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9.
针对以往噪声信号发射换能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影响正常科研试验的问题,并根据噪声信号的技术要求,以及探测方式的技术特征,我们对噪声发射换能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从选用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换能器的材料入手,结合国内外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从材料性能分析,到理论设计,最后到可靠性实施方法,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研究,并完成了设计全过程。测试结果和使用性能表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也是该材料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单只宽频水声换能器中,开创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应用的又一个先列。  相似文献   
30.
胡涛  高天赋 《海洋学报》2007,29(4):148-151
给出了一些海区实测浮力频率剖面的数学模型.利用超几何函数对内波垂直模式方程进行了解析求解,得到内波模式方程的解析解和频散方程.利用得到的解析解给出了一种理想条件下内波前三阶简正模式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