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1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首次发现于蓟县高于庄组(约1450Ma)的遗迹化石Spirelluchnum(ichnogen.nov.)是垂直层面的螺旋型潜穴,穴深3~35cm,最大宽度为3cm。化石产于岩层内,呈规则的顺时针螺旋体,颜色比围岩深,随着围岩新鲜程度的增加,二者反差变小。这些特征表明该化石为后生动物的遗迹。距今约14.5亿年前动物遗迹化石的发现,有可能使后生动物出现的时间推前8~9亿年,同时为后生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提供可靠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92.
<正>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探寻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保障能力,是富有时代性的崭新命题。2009  相似文献   
93.
地质奇葩     
高海青  张子芳 《地球》2009,(4):46-47
2003年11月,时任外交部长的李肇星在参观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时,挥毫题词“天地人和谐相处,十亿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94.
《中国地名》2009,(6):68-68
蓟县地名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是根据民政部确定在天津市开展全国县级地名规划试点工作展开的。天津市规划局指定蓟县为试点单位。2008年1月,蓟县正式开始成立编制班子,7月初稿完成,经市规划局审议通过。11月8日由民政部、市规划局、蓟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蓟县地名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专家组对《蓟县地名总体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经蓟县人民政府审批,《蓟县地名总体规划》现已正式实施,规划成果已报民政部备案。  相似文献   
95.
天津蓟县铁岭子村附近新出露的下马岭组下部黑色岩系中富含菱铁矿,本文从野外产出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常量元素特征等3个方面对这一富菱铁矿地层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报道.该剖面地层主要以黑色页岩、粉砂质富铁层/菱铁矿结核层互层产出为特征,夹有少量粉砂岩.部分富铁层由于风化严重,野外露头以褐铁矿层出现.菱铁矿为地层中主要的铁矿物相,可以形成菱铁矿结核,显微镜下具泥晶或微晶结构;也可以与含量相当的石英粉砂一起,构成致密粉砂质富铁层;亦或呈颗粒状零星分布于黑色页岩、粉砂岩中;另外褐铁矿层中亦存在极少量的菱铁矿残余.地层的常量元素特征整体表现为富含SiO2、TFe及有机质,而贫MnO、CaO、MgO、P2O5及S元素,且除风化层位中的铁多呈三价外,其余多呈二价.总有机碳(TOC)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菱铁矿结核、粉砂质富铁层、黑色页岩、粉砂岩.TFe与Al2O3含量的相关性图解显示,在富铁地层中,二者呈现出很好的负相关关系,而在正常的黑色页岩和粉砂岩中,二者则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富铁地层中的铁主要为海洋自身铁的化学沉积,而正常的黑色页岩和粉砂岩中的铁主要源自陆源碎屑.同时新鲜样品中FeO与TOC含量呈现出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菱铁矿的形成可能与有机质有关.  相似文献   
96.
孙靖国 《地图》2014,(4):130-131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有一幅清代地图,彩绘,纸本,纵25.9厘米,横64.7厘米.该图的四周标明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用红纸裱背,背面用墨笔书写“蓟州桥道图”几字.这幅地图运用传统的山水画技法描绘出直隶顺天府的蓟州城(今天津蓟县)以及附近的山峦、寺庙、行宫、桥梁、村庄,用红色虚线表示道路,对于城垣、行宫、寺庙、村庄等建筑采用写实与形象结合的透视画法,桥梁的可视与不可视两面用不同颜色区分.值得注意的是,地图的东侧和西侧都标注“交界”二字.在西侧略偏内,绘有两个红色方块,用墨笔标注为“芦殿地盘”与“黄幄地盘”.在东侧略偏内,也绘有一红色方块,标注为“芦殿地盘”.在图的东部边缘,有一张红色贴签,上面写道:“自段家岭交界起,过白涧芦殿地盘,至桃花寺芦殿地盘止,计道八十六里六分七厘.”  相似文献   
97.
近期在蓟县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铁岭组和雾迷山组首次发现斑脱岩、并测得其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为~1440Ma(1439±14Ma)和~1485Ma(1483±13Ma和1487±16Ma),这标志着这条传统的标准剖面上以碳酸盐岩为主体的蓟县系上部的两个重要组,从此也获得了直接的、高精度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约束。这是华北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蓟县系相关地层单位首次获得直接而精确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约束,也是在整个华北北缘燕山地区雾迷山组内部首次获得精确的直接定年。这一进展为闻名中外的天津蓟县剖面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格架的正确厘定、以及今后继续作为华北该阶段的标准剖面,并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关地层的正确对比等,提供了新的、精确的年代学"锚点",因而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8.
笔者对腮林忽洞组的岩石地层特征、层序地层、生物(叠层石)地层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腮林忽洞组划分为4个岩性段、7个三级层序;根据叠层石组合特征,建立了3个叠层石组合;结合前人获得的两件同位素年龄(207Pb/204Pb)数据,认为腮林忽洞组的时代应归属中元古代长城纪—蓟县纪。  相似文献   
99.
辽宁北部地区凡河群源于斋藤林次的凡河系,其时代归属尚有争议。目前多数人将凡河群与蓟县地区的中、上元古界对比;殷屯组的时代则以暂置震且纪居主导地位。笔者稂据凡河群地史演化、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变质作用、含海相火山岩夹层、同位素年龄资料等综合因素分析;认为凡河群的时代以归属长城纪为宜,殷屯组时代归属蓟县纪较合适。  相似文献   
100.
北京城区地热田西北部地热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柯柏林 《现代地质》2009,23(1):49-56
自2001年在北京大学成功打成地下热水井后,北京西部隆起区的地热勘探开发受到重视。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的介绍,根据地热井钻探揭露的地热地质成果,对研究区的热储构造条件、地热地质特征及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八宝山断裂的性质具有先逆断层后正断层的多期活动性特征;研究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为鼻状背斜凸起型热储构造;深部热流主要沿着黄庄-高丽营断裂的上盘向上传导聚集;浅部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富集强径流冷地下水的作用使青白口系的地温梯度高于北京平原区,纵向地温场坡度较北京平原区大;临近深大断裂构造带导致地下热水具有放射性镭含量高的特征;地下热水的14C年龄特征反映城区地热田接受西部隆起区地下水的补给很少;地热井水头分布趋势反映雾迷山组白云岩热储地下热水受黄庄-高丽营断裂阻隔后由南向北方向径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