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0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28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福建上杭紫金山矿田地处武夷山成矿带南端,该区域高植被覆盖严重阻碍了与成矿有关的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针对植被的严重干扰和混合像元影响,应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去除植被干扰,消除植被端元影响,增强非植被信息,结合主成分法提取与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经与区域地质资料对比表明,混合像元分解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2.
周友清 《福建地质》2014,(3):207-213
紫金山矿区南山坪矿段岩浆岩分布约占矿段面积的90%,主要为燕山晚期中细粒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似斑状花岗闪长岩,次为燕山早期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岩,脉岩及次火山岩脉。通过对矿段内地质特征、富水性、断裂构造导水特征及水质检验成果等资料分析研究,初步揭露了矿段内硫化物矿床承压水形成原因与储存规律。  相似文献   
73.
硫铟铜矿在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发现及深部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少怀  何升  黄宏祥 《地质通报》2014,33(9):1425-1429
硫铟铜矿(CuInS2)是一种罕见的铟独立矿物,在中国未曾报道过。在研究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矿石矿物组成时,首次发现了硫铟铜矿。硫铟铜矿通常见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紫金山铜金矿床东南矿段铜矿体中出现了硫钨锡铜矿、硫钼锡铜矿、硫铁锡铜矿、硫砷锡铜矿、锡砷硫钒铜矿、似黄锡矿、辉钼矿等高温矿物,指示紫金山矿床深部成矿温度较高,成矿流体中In、Sn、Pb、Zn、Mo、W含量较高,具有斑岩型等中高温热液成矿系统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4.
本文简要总结了自1990年8月至1994年1日在紫金山天文台13.7米射电望远镜上进行的水脉泽源的观测,观测结果汇集为表1和图1。在所有435个观测对象中共观测到195个水脉泽源,其中108个为新探测到的 本文对观测仪器和数据处理亦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石帽山群下组底部火山岩两组原位锆石进行LA-ICP-MSU-Pb测年,准确厘定了福建省紫金山铜金矿田中石帽山群下组火山岩的时代,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13.0±1.9Ma(n=16,MSWD=1.02)和110.1±0.7Ma(n=16,MSWD=0.16),并取得了131.8~162.7Ma和501.3Ma的捕获锆石或继承锆石的年龄信息。结合近年前人发表的锆石测年成果,将紫金山铜金矿田白垩纪岩浆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1)115~110Ma为早期火山爆发-溢流阶段;(2)110~105Ma为中期岩浆溢流-隐爆-填塞火山通道及四坊岩体侵位阶段;(3)105~95Ma为晚期多阶段花岗闪长斑岩侵位与斑岩-热液成矿作用阶段。这为紫金山铜金矿田白垩纪岩浆活动期次与成矿时代研究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相似文献   
76.
《天文学报》2012,53(1):96
1.《天文学报》是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承办的学术期刊,发表现代天文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创新性的、高学术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2.为及时反映我国天文学各领域具创新性的、高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本刊设有《快讯》栏目.要求文字简洁,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英文摘要),免去中文摘要.  相似文献   
77.
紫金山地区存在数条长数百米、宽几十米的金多金属矿化带。近南北向或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为成矿物质的堆积提供空间条件,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碳酸盐岩为成矿流体的沉淀提供岩性条件。紫金山金多金属矿化区及外围具有进一步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8.
张运香 《福建地质》2004,23(1):21-26
介绍了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关键,简述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在紫金山铜矿床储量计算过程的成功应用,并对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流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9.
武夷山成矿带桃溪环形构造区典型矿床成矿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武夷山成矿带发育大量的环形构造,桃溪环形构造位于成矿带南部。沿环形构造周边分布大量的大中型铜多金属矿,紫金山铜金矿、岩背锡矿和红山铜矿是其代表。这些矿床成矿年龄集中于125~90 Ma,与桃溪环形带上大多数矿床一样表现为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铜多金属矿成矿特征。紫金山、岩背和红山矿床的成矿斑岩体成岩年龄94~133 Ma,多为燕山期复式杂岩体中晚期,是中生代晚期壳幔作用的产物。桃溪环形构造是构造作用和岩浆作用的结果,并导致了与构造和岩浆相关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80.
西南铜钼矿段位于中国著名的福建上杭县紫金山矿田内,是该矿田最新发现的另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该矿床形成于白垩纪,矿化(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与成矿同期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围岩蚀变由深到浅分别为青磐岩化带、绢英岩化带、高级泥化-泥化蚀变带和氧化带。蚀变矿化期次可划分为:(早期)绢英岩化期、斑岩矿化期、浅成低温热液叠加期、成矿后期脉和表生期。其中,斑岩矿化期又可分为钾硅酸盐化阶段、青磐岩化阶段和(晚期)绢英岩化阶段;浅成低温热液叠加期主要为泥化-高级泥化蚀变。对比研究发现,西南矿段具有与典型斑岩矿床相似的矿化蚀变特征,但缺失钾化带且矿化规模小,成矿斑岩以岩枝状(非岩株状)水平侵位,产生非对称蚀变分带,据此推测西南矿段深部可能存在真正的成矿斑岩岩株和大储量及高品位的矿化中心。通过短波红外光谱(SWIR)研究发现,从矿化中心到外围,伊利石结晶度值(IC)和伊利石2200 nm吸收峰位值(Pos2200)均有明显的从高值到低值的变化趋势。此外,研究发现高IC值(2.1)和高Pos2200值(2203 nm)可作为紫金山地区勘查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本研究可以为紫金山地区斑岩矿床的成矿规律认识和找矿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