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8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448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794篇
地质学   1975篇
海洋学   516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4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我站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记录器经常出现这样的故障:换纸后,自记钟在摆动,而钟筒不转动,风向风速迹线在原处长时间连跳,大约20分钟后钟筒才开始走动。经检查分析,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62.
探讨了比值参数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应用;根据工程实例说明比值参数在压制局部干扰和邻近异常分离中有良好效果;将比值参数断面与电阻率反演断面比较研究,能取得较好的异常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63.
对波达波夫和Pride震电波方程组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Biot介质参数说明了波达波夫震电波方程组中弹性动力学 参数的含义,解释了第一类和第二类震电效应的意义,在忽略第一类震电效应条件下将该方 程组与Pride方程组进行比较,说明了二者在描述第二类震电效应方面的异同点. 同时指出 :波达波夫方程组忽略了流体与固体的耦合质量;方程中的黏性耗散项丢掉了一个孔隙度因 子,依据该方程组计算出的弹性波和转换电场的幅度将偏大;边界条件之一存在错误,会影 响对波在界面上的反射透射规律的描述.  相似文献   
64.
小波变换在识别储层流体性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小波变换的特点提出一种识别储层流体的新方法. 本文假设测井所得的信号为地层微观孔隙结构、地层流体性质及岩性和岩相等各部分的综合贡献之和,不同的储层中小波分析的能量谱特征不同,因而通过对已知储层模型进行小波能量谱分析,可得到各种储层的特征能量谱,根据这些储层特征能量谱就可以对待划分的储层段进行储层流体性质判别.  相似文献   
65.
煤层上覆地层含水不均匀性电法探测的可能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煤田上覆岩层中含水直接对煤层的开采构成威胁,本文先从理论上阐述了电阻率勘探可以探测煤层上覆地层含水不均匀性的可能性,然后用简单的断层型薄层含水模型的CSAMT正演模拟结果展示出:地下900m深处,尽管只有20m厚的的含水岩层,但在电阻率剖面上该薄层的反映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从理论上和数值模拟实例说明,一定深度内一定厚度的薄层含水性的电阻率法探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6.
67.
乌鲁木齐——库尔勒地震转换波测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胥颐 Ospann.   《内陆地震》1997,11(3):202-211
利用天然地震转换波研究了天山地区乌鲁木齐--库尔勒剖面的深部构造特征。地壳中存在5个国煌速度界面,并被数条断裂切割,相应地分为5个构造单元;天山中部的界面均有没和蔼的抬升,在地壳中形成逆部断裂,而地的厚度小于南北两则地区,表明地幔的物质 隆起,有可能造成地壳平均密度增加;天山南缘的和静、巴伦台一带断裂错综复杂,界面严重变形,是未来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区。  相似文献   
68.
地形对大地电磁测深(MTS)资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形影响是山区MTS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做了理论分析并用均匀半空间表面二维地形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形影响不仅与MTS资料的种类、极化模式、场源电磁波周期及测点位置有关,而且还依赖于不同的地形形态和尺度。此外,还根据悬崖模型计算,给出了关于地形影响范围的估  相似文献   
69.
Bens.  AK 《地质科学译丛》1997,14(3):54-56,64
地球物理方法可以有效地用来检测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近来在美国犹他州犹他县采用了电阻率测深法和甚低频法来检测浅层没气污染。以胶所打的监测井为分析地下水的化学组分性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地球物理数据的解释提供了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介绍了用变频激电法寻找含金硫化物矿体 ,通过对视幅频效应 Fs,和交流视电阻率 ρsf的分析 ,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