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756篇
海洋学   167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建立了四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土壤中Cu、Pb、Zn、Cr、Mn、Ni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6种重金属元素的特征分析谱线,同时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为:高频发生器射频功率1 300 W,等离子体气流速15 L/min,辅助气流速0.3 L/min,雾化器流量0.55 L/min,泵流速1.5 L/min,观测方式为水平观测.根据仪器参数,方法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为0.25~1.00 μg/g,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选取土壤标准物质GBW07406(gss-6)验证方法,6种重金属元素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达到分析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2.
文章采用ArcGIS和SPSS22.0软件分析珠江三级支流漓江上游大溶江流域内土壤pH、电导率、粒度、土壤总氮(TN)、土壤有机碳(TOC)、土壤无机碳(TIC)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区土壤pH平均值在土下20 cm处为4.04~6.23,土下50 cm处为4.02~6.53,体现出土壤的地带性特征,土壤电导率均值为352.93 μs?cm-1(变化范围为145.00~1 015.00 μs?cm-1),流域内不同地质背景的土壤pH和土壤电导率具有显著差异性;(2)土壤粒径以粉粒含量最高(59.39%),其次是沙粒(33.26%),黏粒含量最低(7.36%),黏粒和粉粒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沙粒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体积含水量为22.04%~46.45%,在土下20 cm 处土壤体积含水量均值为31.55%,在土下50 cm时土壤体积含水量均值为30.98%;(3)流域内土壤的TN、TOC和TIC平均含量分别为1.50 g?kg-1、15.25 g?kg-1、16.89 g?kg-1,其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一致,均表现为林地高、耕地低的特征;垂直分布上,土壤中碳、氮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主要是由于表层土壤最先接收枯枝落叶等腐殖质的分解,使碳、氮等营养物质在地表富集所致;(4)流域内土壤TOC、TIC、TN均与黏粒、粉粒含量呈负相关,与沙粒含量呈正相关,pH与黏粒、粉粒含量呈正相关,与沙粒呈负相关;流域内土壤TN与TIC、TO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TIC含量和TOC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体积含水量和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3.
几种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胂类显色剂与钍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金如  梁雨果 《岩矿测试》1990,9(2):134-138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6种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胂类显色剂与Th的显色反应,并对各自与Th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和主要干扰离子的允许量、灵敏度等方面做了比较,以求推荐出优于偶氮胂Ⅲ,并适于不同成分样品特点的有效显色剂,供有关分析部门测定Th时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54.
四川是我国砂金矿的主要产区之一。区内各类微含金地质体、原(伴)生金矿等是砂金成矿的物质来源;深大断裂带和西北高、东南低的三大地貌阶梯及自北而南斜穿区域构造线的水系网络,为我省砂金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剥(溶)蚀地貌环境和搬运沉积条件;第三纪时由准平原化所产生的含金红土型风化壳和第四纪冰川消融期的含金冰(碛)水堆积物,对我省砂金成矿起了重要的“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了商品性钨矿样品的溶矿、染色试验方法和理论原理。该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地取得钨矿体积的百分数,较精确地计算WO_3的百分含量,满足钨矿商品性指标的要求。经检验证实,方法具有实用性,可以把住钨矿收购的质量关,并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6.
金红石中铁的存在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对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成因类型矿床及人工合成的金红石的20个样品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金红石样品中都含有钛铁矿的嵌晶,金红石和嵌晶钛铁矿晶粒中多含有含钛赤铁矿(Titano-hematite)的出溶相。金红石晶粒中的含钛赤铁矿于600℃消失;而钛铁矿中的含钛赤铁矿于800℃消失,且整个晶粉转变成亚铁假板钛矿(Ferro-pseudobrookite)。总结出金红石中铁的三种存在形式:类质同象置换钛的Fe~(3+)、固溶体出溶相含钛赤钛铁矿中的Fe~(3+)及钛铁矿中所含的Fe~(2+)。  相似文献   
57.
本文用矿石显微镜及单晶X射线分析方法,研究了攀枝花—西昌地区铁钛氧化物矿物的显微结构共生组合特点、各出溶相间的关系和分布方位以及不同岩石和矿石显微结构共生组合上的差异。业已查明它们受岩浆旋回和岩石类型所控制。本文指出了磁铁矿-钛铁晶石固溶体显微出溶结构可能是拐点分解经调制结构后的终期产物。  相似文献   
58.
59.
本文根据“溶浸找铀工作”的要求,广泛收集了“浙江南660铀矿田”赋矿层状熔岩的特征、铀矿化特征,综合分析了该矿田的溶浸地质条件及其在该区开展“溶浸找铀工作”的可行性,指出了开展“浙江南层状火山熔岩型铀矿溶浸区调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0.
桐庐,黄山花岗类岩体中碱性长石的出溶和超微双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