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9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考虑拱效应的高面板堆石坝流变收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常晓林  胡颖  闫生存 《岩土力学》2007,28(3):604-608
采用一种能模拟高围压条件的堆石料幂函数流变本构模型,探讨狭窄河谷条件下堆石体流变变形的发展规律及相应的控制流变变形的工程措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狭窄河谷中的堆石体存在着拱效应。由于拱效应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堆石体流变导致拱效应减弱而增加的附加变形,数值仿真计算得到的大坝变形将小于其真实的变形。受拱效应影响,堆石体初期变形的速率受到抑制,但随着坝体的升高、蓄水后水压力的加大以及堆石体随时间发展等流变变形因素的影响,堆石体中的拱效应逐渐减弱。要减小面板浇筑后由于其下卧的堆石体流变产生的附加变形,可以尽量利用面板过水及堆石体挡水,以加快堆石体流变变形的完成。采取措施,避免大的陡坡突变以及面板浇筑时间滞后其下卧堆石体断面几个月。  相似文献   
102.
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陶  高希章  杨建 《岩土力学》2006,27(2):247-251
利用考虑剪胀性和应变软化性的K-G模型和目前应用较广泛的E-? 模型,对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坝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应力-应变对比计算分析,同时将分析结果与采用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已建其他工程观测资料比较,得到了坝体应力-应变规律,表明这种K-G模型计算所得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在正常范围内,尤其是水平位移的计算明显比邓肯-张E-? 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初步验证所建议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3.
周健  孔戈  张冬茵 《岩土力学》2006,27(12):2133-2136
对比研究了瞬态热传导方程和孔压增长消散方程,提出了一种利用ANSYS温度-结构耦合场进行土石坝有效应力动力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动态调整材料参数,使总应力分析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因此是一种改进的TT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计算稳定性,适合用于长持时的地震反应分析。最后,利用这种方法对对云龙水库心墙堆石坝进行了动力计算,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4.
滑坡堵江在中国山区广泛发育,全部或不完全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在堵江滑坡的识别和调查上,目前已识别堵江滑坡160余个。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堵江滑坡的诱发因素、不同类型堵江滑坡发育的背景条件,天然堆石坝和堰塞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5.
王年香  章为民  顾行文  张丹 《岩土力学》2013,34(10):2769-2773
高土石坝在施工期心墙会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且难以有效消散,蓄水后心墙从非稳定渗流状态到稳定渗流状态,因此,渗流特性异常复杂。目前,有限元方法进行渗流计算不能考虑施工期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因而不能完全了解土石坝的渗流特性。长河坝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为240 m。利用离心模型试验技术,通过分析长河坝施工期和运行期心墙的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和消散变化规律研究大坝心墙的渗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心墙孔隙水压力经历施工时的增长期、竣工后的消散期、非稳定渗流时的增长期和消散期、稳定渗流时的稳定期5个阶段。心墙高程不同、填筑含水率不同,各阶段的孔隙水压力和历时也不同。心墙位置越高或填筑含水率越大,施工期孔隙水压力系数越大,形成稳定渗流所需时间越短。心墙位置越高或填筑含水率越小,心墙位势越大,非稳定渗流期心墙位势大于稳定渗流期。研究成果对高心墙堆石坝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刘振平  迟世春 《岩土力学》2014,35(1):248-254
鲤鱼潭黏土心墙堆石坝在台湾“9•21”集集地震中有一定的变形损伤。为了研究大坝的地震破坏机制,分析了大坝的永久位移分布规律,同时采用有限元数据平滑方法,对大坝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大坝的永久应变场。结果表明,大坝在强震作用下永久变形指向坝内,坝体体积整体收缩;由于反滤料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降低,在上游坝体在反滤层附近出现拉应变;在两岸坝肩与基岩交界部位存在拉应变,易造成拉伸裂缝。  相似文献   
107.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长期性状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萌成  高玉峰  刘汉龙 《岩土力学》2010,31(Z1):412-418
为了获得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长期力学行为(尤其流变变形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作性状的影响)定量分析成果,运用ABAQUS有限元对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考虑非线性强度的改进双屈服面流变模型描述堆石料长期力学性能,其中瞬时塑性变形采用改进双屈服面模型确定,而黏塑性流变变形采用指数衰减函数定义。有限元分析获得坝体、单元和面板在填筑期、蓄水期与运行期的应力与变形一般规律。结果表明:运行阶段堆石流变变形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性状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有益于进一步了解和合理预测混凝土面板的长期性能。  相似文献   
108.
周晖  李俊杰  康飞 《岩土力学》2010,31(5):1534-1538
对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计算分析,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以不同坝体高度、不同河谷形状为对象,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坝体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坝高相同、基础输入加速度不变情况下,随河谷宽度增加,坝顶坝轴线最大加速度位置由中间向两岸对称移动;对狭窄河谷,最大加速度在坝轴线中间坝顶部位,对宽阔河谷,最大加速度在靠近两岸的部位,这一结果否定了以往对宽河谷采用二维动力计算结果的做法。进而提出对高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除应给出沿坝高的地震放大系数外,还应给出沿坝轴线的地震放大系数。  相似文献   
109.
猴子岩高面板堆石坝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猴子岩水电站大坝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概况,包括模型设计、模型制作、加速度传感器埋设、位移测点布置和试验工况设计等,并给出了主要的试验结果。试验研究表明,大坝结构的动力特性受振动强度和振动历史等因素影响,空间位置、输入地震动强度及类型、蓄水等因素对大坝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有重要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大坝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而且是验证和改进地震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和计算程序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0.
动态精密工程测量可用于监测工程结构物的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状态变化.随着各类传感器及智能车、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等自动化移动平台的快速普及,工程测量逐渐向自动化、动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了运动状态下的测量能力.同时,也发展了系列成熟的测量设备,如测量机器人、移动测量车、专用集成测量装备等,它们可进行动态精密的位置、姿态、表观形状、内部状态等参数测量.本文围绕专用集成的智能化测量装备,首先梳理了智能化感知设备集成和智能化数据处理方法,然后阐述了在公路路面病害监测、大坝内部变形监测、城市排水管网病害监测、输水工程安全监测等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