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0篇
  免费   2287篇
  国内免费   3691篇
测绘学   938篇
大气科学   4602篇
地球物理   822篇
地质学   6191篇
海洋学   1857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030篇
自然地理   158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507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412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466篇
  2014年   803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706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555篇
  2000年   421篇
  1999年   377篇
  1998年   425篇
  1997年   422篇
  1996年   445篇
  1995年   381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4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日本的农村工业和泉州的乡镇工业都具有规模小,个私经济为主,布局分散等特点,具有可比性,但彼此在发展模式、成长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日本的3种发展模式和泉州的5种发展模式各有千秋、但日本成长机制却明显优于泉州,为此,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对泉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6条建议。  相似文献   
992.
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是台湾地区至今单项投资和规模最大的公共工程。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融资模式。当局的意图在于,适应岛上西线铁路客运不断增长的需求,追赶国际上铁路运输技术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同时扩大内需市场,激活重心所在的西部走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一个地域配置布局高速铁路运输生产力,要求区域有发达的经济、客运量大的市际高速客运和铁路客货分流任务、新线沿路网已形成的既有铁路线方向修筑等背景条件。有别于一般陆运线路。台湾在具备这些背景条件下规划建设高铁。它在背景时机条件的选择、技术适用性的论证,以及新融资模式的采用各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本文的分析论证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铁路运输新发展的案例。  相似文献   
993.
广东城市化及其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朱竑  薛德升 《热带地理》2001,21(1):17-31
在阐述广东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广东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有明显阶段性、地区发展不均衡、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及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等特征,并探讨了广东城市化模式的选择,指出广东城市化应该根据广东发展的实际和各地差异,走一条大、中、小城市融合、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994.
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在分析和界定空心化聚落的基础上 ,用雷达模型揭示了空心化聚落的激发因素和潜育环境 ;依据相对空化率和绝对空化率区位商构成 2× 2阶矩阵 ,将该区聚落划分为 4个空心化等级 ;并利用家庭预算曲线和地价理论 ,探讨了空心化聚落的成因机制 ;在研究聚落空间消长和应力状况的前提下 ,提出了反映聚落空心化的 5种过程模型 ,最后探讨了制止聚落空心化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995.
复合沙垄是最大的沙丘地貌类型之一,表现为简单沙丘类型的垂直叠加和水平连接,在沙垄的高大地形影响下,沙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风沙环境特征。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复合沙垄为例,通过野外实地观测研究其流场和上覆沙丘组合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沙垄的流场可分为沙垄迎风坡气流加速区、沙垄背风坡气流转向减速区、垄间粗沙平地气流风速风向恢复区和气流风速稳定区。受沙垄流场和地形的控制,沙垄上覆新月形沙丘链,垄间地分有简单新月形沙丘、沙堆、沙片、侵蚀地、简单线形沙丘。上覆沙丘分布特征表现为:垄间地上覆新月形沙丘疏密度较小,沙垄迎风坡和沙垄背风坡上覆新月形沙丘疏密度较大,而且超过1,说明沙垄迎背风坡上覆沙丘有叠置现象。沙垄上覆沙丘高度自沙垄迎风坡底部到顶部增高,背风坡上覆沙丘高度自沙垄顶部到背风坡底部减小,上覆沙丘在自身形态、地形和流场的共同影响下,存在相对运动,表现为分布进一步集中,因此沙垄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6.
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   总被引:52,自引:7,他引:52  
王士君  高群  王丹 《地理科学》2001,6(6):558-563
市场机制下的生产要素流动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走向,改变了近域城市间要么行政协调、要么纯粹竞争的传统相互关系,代之以“整合并共同繁荣”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以前期实证研究为基础,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整合的背景、理论内涵和城市不整合的状态特征;指出制度创新、生产要素互补、企业集团化、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享共建是近域城市整合的动力机制和“结节点”;同时还提出了“成长三角”,“雁行式”、“多极式”、“双核式”等近域城市整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97.
“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接受地理知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地理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把提出地理问题到解决地理问题所必须的地理技能作为地理能力培养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本主义的学习观,转变教学策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学会学习”能使人终身受益,高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根据中国东南部 140个晚中生代火成岩 Rb- Sr等时线年龄匹配的 Isr值 ,勾画了 Isr等值线图。该图与 TDM等值线图有好的对应 ,都在浙闽沿海地区、南岭东段和武夷山北段出现低值区或低值带 ,反映中国东南地壳在晚中生代时期 ,有广泛的地幔物质的加入 ,它们以底侵的形式底垫在中 -下地壳。沿海地区 Isr、TDM的低值区、带受地壳厚度的控制 ,内陆的低值区、带可能与局部应力场导致的拉张减薄有关。浙闽沿海晚中生代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 Rb、Sr、Ba、Th和 Ce富集 ,高场强元素 Nb、Ta、Zr、Hf和重稀土 Y、Yb亏损 ,具有明显的消减带岩浆作用的特征。西太平洋地震层析成像显示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是连续的。在大约 2 0 0 0~ 12 0 0 km深度 ,地幔中正在下沉的古俯冲洋壳明显偏西 ,可能反映那时为低角度俯冲。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的NE- NNE褶皱和断裂构造 ,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之下的俯冲作用有关。大规模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之前的陆相沉积 ( T3- J2 )是造山磨拉石建造。上述地质证据均支持消减作用和底侵作用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999.
滇西兰坪盆地中新生代形成了丰富的金属与盐类矿床,是我国著名的热液矿床成矿带。成矿系统时─空结构的统一性是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前提和指导思想,综合分析兰坪盆地的成矿时代、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地质背景,初步认为: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盆地西缘出现以铜为主的成矿作用;兰坪盆地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早、晚第三纪期间,因盆地东、西部边界向两边地块的俯冲碰撞及中轴断裂带的强烈活动,导致盆地中央地带出现大规模成矿流体活动,成矿流体因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分异、运移,及盆地受挤压隆升,变成山间盆地,出现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流体圈闭,因而形成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矿床;同时,含有挥发性组分汞、锑、砷的流体从深部沿中轴断裂带上升向两侧的次级构造裂隙带扩散,导致盆地东部复式背斜带中出现锑、汞、砷的成矿作用;其后,矿床受到改造和氧化作用。盆地内发育深大断裂;兰坪盆地的成矿作用是在构造流体演化的制约下完成的,同时成矿作用的发生改变了流体的性质和构造环境,促使流体的再次循环,出现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分带性。  相似文献   
1000.
重庆市滑坡、崩塌的发育规律及区域危险性程度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关祥  李林 《地质科学》2001,36(3):335-341
采用航空象片、遥感图像处理与野外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并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详细解译了分布于重庆地区的各类滑坡、崩塌,总结了这些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发育规律,并对区域危险性程度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