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4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535篇
大气科学   287篇
地球物理   446篇
地质学   1054篇
海洋学   279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82篇
自然地理   34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5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全球百年海表面温度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0 a(1903—2002年)HadiSST的逐月资料,将全球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作为整体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解),提取了控制各大洋SSTA的主导模态和各大洋之间的联合模态,分析了相应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SSTA变化最剧烈的海区是赤道中东太平洋、西北大西洋湾流海区和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海区。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是主导模态并具有2~7 a周期的年际变化;SSTA变化第二主模态和第三主模态都是以大约70 a为周期的年代际变化为主的跨大洋联合模态。第二主模态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中纬度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反位相、热带太平洋与大西洋反位相的太平洋-大西洋双偶极子型分布。SSTA变化的第三模态主要呈现南北半球海洋反位相的特征,为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洋联合模态。第四模态基本上是反映各个不同海域特有的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模态,该模态的时间序列具有1~4 a周期的年际变化和约9 a周期的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92.
随着地理信息存储量的飞速增长,传统的单进程、集中式的数据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基于网络的地理信息服务的效能要求。分析对比了OpenMP,MPI和MapReduce等主流并行编程模式,将关系型数据库与分布式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相结合,提出了面向并行处理的地理信息存储模型和数据组织模型,将该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基于MapReduce实现了地理空间数据并行处理框架,选取了矢量数据装载、影像数据装载以及数据切片作为典型数据处理案例开展对比实验,该技术方案的处理效率均数倍于传统技术方案。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支持并行处理框架,可为分布式环境下数据处理中心构建提供一个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3.
蔡武  饶菁 《测绘》2016,(4):151-154
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的三塔铁路斜拉桥,对大桥主塔的测量精度要求极高。本文主要介绍了蒙华铁路洞庭湖三塔斜拉桥主塔的施工测量控制技术,针对斜拉桥塔座、塔柱、索导管等关键结构的控制测量,结合洞庭湖大桥的工程施工特点进行研究,并对三维极坐标放样及全站仪天顶测距法进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94.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常用于磁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按照校正策略不同,主要分为内标法和无内标法。内标法需要用电子探针(EMPA)预先测定磁铁矿中内标元素Fe的含量,过程较繁琐,且待测元素含量会受到内标元素含量测定的影响。本文采用铁含量较高的玄武质玻璃BCR-2G、BIR-1G、BHVO-2G和GSE-1G作为外标,避免了内标元素含量的测定,建立了无内标-多外标校正LA-ICP-MS测定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的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定了科马提岩玻璃GOR-128g和自然岩浆磁铁矿BC 28的微量元素组成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科马提岩玻璃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及前人内标法的测定值一致,多数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自然岩浆磁铁矿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比,多数元素的RSD7%,低于前人内标法的RSD(15%)。由此说明无内标-多外标法可以实现富铁硅酸岩或磁铁矿微量元素含量的准确校正,克服了基体效应的影响。因此,无内标-多外标法是一种原位测定磁铁矿微量元素含量的快速、准确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5.
Logistic判别模型在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芳华  曹勇  徐珺  陶亦为  金荣花  代刊 《气象》2016,42(4):398-405
利用Logistiv判别模型进行强降水预报,并设计3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方案1直接使用14个影响因子进行判别预报,受因子共线性作用及噪音信号影响,虽然拟合效果较好,但预报效果明显下降。方案2对14个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前6个主成分建模,虽然拟合效果较方案1降低,但由于消除了因子共线性作用以及噪音信号影响,预报效果较方案1提高。方案3运用Bootstrap抽样技术得到符干样本并建模计算模型参数,打乱了原有时间序列中的波动,仪保留平稳信息,拟合自由度进一步降低,导致拟合效果较方案案2下降,但预报效果却是3种方案中最好且最稳定的。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场资料,建立基于Logistic判别模型的强降水客观预报系统,并在中央气象台业务运行。2013和2014年连续两年汛期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概模型对强降水预报的TS评分高于数值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业务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网络环境下的“微课堂”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部分课程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欠缺的问题,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微课堂"实验教学模式。以"微波遥感"课程为例,构建了8个专题的"实验教学微课堂"及相关教学资源,实现了实验课的远程教学。通过改革,拓宽了学生的实践渠道和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据处理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7.
艾青松  徐天河  孙大伟  任磊 《测绘学报》2016,45(Z2):132-138
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载原子钟自身的物理特性,采用武汉大学IGS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1日共306天的事后钟差产品进行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3类卫星钟都存在一定的周期特性;其中GEO和IGSO卫星钟的主周期相对较为明显;GEO卫星钟的主周期依次为12、24、8和6h;IGSO的主周期为24、12、8和6h;而MEO的3个主周期为12.9、6.4和24h。依据各类原子钟的周期特性,同时对各天之间钟差的起始点偏差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模型对北斗卫星钟差进行预报和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预报模型能显著提升北斗卫星的钟差预报精度,北斗卫星钟差24h、12h、6h的平均预报精度分别能达到6.55ns、3.17ns和1.76ns。  相似文献   
98.
Landsat 8陆地成像仪影像的缨帽变换推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Landsat 8陆地成像仪影像,该文提出了一种缨帽变换系数的推算方法。利用准同步的Landsat ETM+影像缨帽变换结果为目标值,采用普鲁克算法对不同地理分布下的陆地成像仪影像样本点的主成分轴分别进行旋转,得到相应的初始变换系数;通过广义普鲁克分析对所得初始变换系数进行平均化,并以格拉姆-施密特算法保持其正交性,最终得到基于陆地成像仪大气表观反射率数据的缨帽变换系数。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陆地成像仪变换系数相比,该文提出的缨帽变换精度相对较高,误差较小,变换后的不同地物覆盖类型具有更好的可分性。  相似文献   
99.
刘向铜  曹秋香  熊助国  王胜平 《测绘科学》2016,41(11):114-117,188
针对PS-DINSAR技术中公共主影像的选取问题,提出了基于测量平差理论的归化权值和的方法。该方法在综合相关系数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时间基线、有效空间基线和多普勒质心频率差的影响,利用平差的思想进行定权,来选择公共主影像。归化权值和的方法主影像的选择更加合理、可靠。基于ERS-1/2的影像数据进行实验的实验说明:该算法在主影像的选取上更加稳定,数据的统计特性也更优化,对PS公共主影像的优化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地学前缘》2016,(1):229-239
基于前人成果及油气勘探新发现资料,系统分析了赤道西非受转换断层强烈控制的转换型被动陆缘盆地群地质与深水油气聚集特征。构造解析与地层剖析表明,该地区盆地形态、基底断裂、变形序列和区域应力均受转换断层控制;经历了前转换陆内沉积期、陆内剪切裂谷期、陆洋转换压扭期及被动陆缘热沉降期4个演化阶段;形成4套区域性不整合,从东往西具有迁移性;充填了陆内剪切期河湖相碎屑岩、陆洋转换期陆相及滨浅海相碎屑岩为主和被动陆缘期海相碎屑岩为主的3套地层巨层序。地质结构显示,盆缘窄陆架、陡陆坡,断裂呈高角度张剪性,易发育转换脊或台地。深水沉积特点为小物源短距离近岸快速堆积,形成富砂的纵向叠置横向裙边状小型扇或扇复合体。深水油气勘探以陆洋转换-被动陆缘早期阶段岩性-地层和背斜构造圈闭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