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557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54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西南三江地区造山演化过程及成矿时空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耀南  俞如龙 《矿物岩石》2001,21(3):153-159
三江地区单凭“一次造山”是难以圆满解释的。本文试以“多次造山”多期成矿”的思路作出合理说明。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多岛海造山阶段,羌塘弧、江达弧和临沧弧应为前锋弧,其后由一系列弧后盆地和岛弧或残余弧(或微大陆)组成。中生代中-晚期为陆内俯冲造山阶段,推测金沙江带、哀牢山带和龙门山-锦屏山带为俯冲主边界,从而形成本区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带,控制相应矿产的分布特征。新生代陆内转换造山阶段,造成特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具有生成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92.
湘南多金属矿集区是一个世界级的多金属矿集区,包含有三条有色多金属亚成矿带。其成矿活动与深大断裂带关系密切,深大断裂为深部成矿物质提供了构造通道条件,控制了矿集区内多金属亚成矿带的形成和分布,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则控制了大型、超大型矿床(田)的产出。  相似文献   
93.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XDLZ地区构造较复杂,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和空间位置不够准确,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分析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环节技术参数(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校正、均方根速度建模和偏移孔径选取)对研究区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及处理技巧。通过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在该区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包含地震信息更加丰富,深层复杂构造成像在同相轴的连续性和断层及断点空间位置更趋合理,成像相位和振幅误差较小,构造成图精度提高了约4%。  相似文献   
94.
青藏高原北部成矿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金属矿产资源成群成带分布特征明显,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1999年以来,在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相继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一批1∶50万、1∶20万区域化探成果资料的综合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北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物、化探资料和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初步划分为3个级成矿带(域),5个级成矿带,9个级成矿带,对以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质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张信 《矿产与地质》2007,21(4):415-420
通过对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对岩(矿)石同位素、稀土元素、成矿温度等地球化学和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研究,认为,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为一典型的岩浆热液充填型矿床。与成矿有关的隐伏岩体受深部隐伏的深大断裂控制,可能与黄岗梁矽卡型铁-锡矿床同属一构造岩浆成矿带上不同成矿环境下形成的矿床。并认为,在该成矿带上及大井矿区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6.
秦岭八卦庙金矿金的矿化与铂族金属的富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报道了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中伴生的铂族金属矿化的地质特征,岩石矿物学特征和新发现矿物--自然(钨)钌矿的基本矿物学特征,铂族金属矿化与金矿化围岩蚀变的关系研究表明,八卦庙金矿中伴生的铂族金属富集于后期岩浆热液改造期,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后期改造的热液,铂族金属的富集与金的富集呈明显的正消长关系,成矿的温度为140-500度,矿化深度>3.7km,成矿流体是以中酸性岩浆热液为主的多成因热国水,矿物组成以复杂的高温硫化物,合金类为主要特征;化学成分也比较复杂,以Au,Cu,As,Ag,Ni,Co,Sb,S和铂族金属Ru,Ir,Os异常等为特点,这类伴生铂族金属的金矿床将为秦岭成矿带寻找铂族金属提供了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97.
北山成矿带金矿床(点)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田争亮  吴锡丹 《新疆地质》2001,19(2):127-129,141
北山成矿带位于克拉麦里、天山和阿尔金山三个褶皱带的构造交汇部位。金矿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构造带内,受EW向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产于华力西中、晚期酸性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上。金矿对地层的选择性十分明显,主要为前寒武纪的变质岩和晚古生代的中-酸性火山岩,次为早古生代的深变质岩。根据金矿床(点)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指出了北山地区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8.
近年在山东胶菜盆地的北缘发现了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研究表明该类矿床赋存于中生代盆地盖层与变质基底接触带附近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中,该断层带具有延伸大、低角度、倾向滑动和层带结构等特征。主要工业矿体受层间滑动构造角砾岩带控制。低角度层间滑动断裂带为金矿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构造和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99.
100.
四川冕西稀土成矿区的地质特征及其远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区域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冕西岩体性质、稀土模式、主要稀土矿物特征以及矿石的工艺性质进行了考查,并作了区域性对比。初步认为,在冕西地区以碱长花岗体为主体,形成了面积近800km~2的稀土成矿区。霓石碱性花岗岩-构造破碎带-碱性(伟晶)岩脉是区内稀土成矿的基本要素,也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围绕冕西岩体出露的卫星式霓石碱性花岗岩有着不同于A型碱长花岗岩的稀土模式,是稀土成矿矿源体。不同产地的稀土矿物特征、矿石矿物组合和矿石类型均有很好的可比性,属易采易选优品级稀土矿石。在该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矿产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