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3篇
  免费   1173篇
  国内免费   993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070篇
地质学   4624篇
海洋学   253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336篇
自然地理   22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发展钻孔应变观测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钻孔应变观测正在成为一种与测震和GPS相提并论的地壳形变观测。曾经处于领先地位的我国钻孔应力一应变观测的发展需要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借鉴国外,放眼长远。建立比测基地、实验场和完善国家前兆监测网,三位一体,应该成为发展我国钻孔应变观测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叠前深度偏移与常规处理的方法原理对比及实例分析,说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利于求准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利于提高复杂构造和小断层的成像清晰度和精度,该技术在精细速度分析、正确速度—深度模型建立和叠加方法上的优势,在浅层地震勘探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文中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活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实例表明,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与常规处理剖面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归位准确、断点清楚;②分辨率和信噪比更高;③真实反映地下构造形态;④解决速度陷阱问题,直接、精确给出地质层位深度。  相似文献   
993.
基于MATLAB的工程物探软件快速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当前国内工程物探软件开发滞缓的现状,提出基于MATLAB语言快速开发工程软件.分析讨论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详细介绍了MATLAB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思路,并给出了工程实例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994.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岩性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地震技术解决岩性问题在煤田勘探中一直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与其他地震反演技术相比,测井约束反演技术不仅可提高原始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而且将地震波转换为层的信息,因此正在岩性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以开滦集团荆各庄矿某采区岩性勘探为例,说明了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岩性勘探中的具体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浅层地震探测的可控震源信号设计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在工程与环境物探中,浅层地震探测是一种常用的高分辨率物探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使用的炸药震源和枪击震源破坏力大,对人和建筑物都有危害,因而被禁止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使用.因此,无公害的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利用扫描信号压缩技术,小能量弹性波Chirp信号可持续向地下发送,不损害地面和建筑物,对人群也没有影响,是一种较理想的城市浅层地震震源.本文介绍了电磁驱动可控震源的信号设计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具有波束定向能力的相控震源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96.
三维GIS技术在固体矿产勘探和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矿业三维GIS是地质矿业信息化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是科学计算可视化在地质上的应用,它涵盖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体空间插值等领域.矿业三维GIS软件一般包括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三维体的创建和编辑、地统计学分析和预测、地质测绘、露天和地下开采设计、矿山生产计划调度等功能,在理论上应用于矿床模式分析、成矿预测,完善三维GIS的理论和功能;实践中应用于地质勘查、储量计算、经济评价、采矿设计和矿山的生产管理各阶段.  相似文献   
997.
藏北地区砂金指纹特征及其对原生金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金指纹(化学成分)特征是利用砂金寻找原生金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藏北地区砂金成色具明显的不均匀性,化学成分在东、西部地区变化较大,反映区内砂金对原生金具有继承性,并受后期地质作用改造明显,表明其原生金来源可能具有近距离搬运的多来源特征;自然金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则指示:本区原生金的类型主要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石富含As、Sb、Cu、Pb、Zn,且剥蚀程度较小,在砂金富集区附近有望找到规模较大的原生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8.
邬光辉  郑多明 《地质科学》2004,39(4):551-560
库车油气系统发育近东西方向的线性构造,同时在横向上存在起调节作用的构造变换带,如塔拉克-喀拉玉尔衮一线即为一复杂的大型构造变换带.该构造带总体上为北北西向,由多个斜列的北西向背斜带组成,对盆地的构造样式沿构造线走向发生的变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分析认为西秋里塔格构造带是在早期北西向构造基础之上,受晚第三纪时期前陆地区由北向南的挤压作用形成的构造变换带,盐岩层及其相应的构造变形对该变换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西秋里塔格构造变换带有利于石油运聚成藏,其南部有古构造背景、晚期无大规模气侵的圈闭是寻找石油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999.
Erosion of sandy beaches is a worldwide problem that elicits innovative geoengineer‐ing techniques to reduce adverse impacts of shoreline retreat. Beach replenishment has emerged as the “soft”; shore‐stabilization technique of choice for mitigating beach erosion. This method of shore protection involves the addition of sand to the littoral sediment budget for sacrificial purposes. Because inland sand sources are often uneconomical or impractical to use, and known nearshore sources are limited, finding adequate quantities of suitable sand on the inner continental shelf is often vital to beach replenishment projects. The technical studies of survey and materials analysis that identify and delineate usable sand sources are sometime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mall‐project dredging, pumping, and placing the sand on the beach as fill. Inadequate quantity or substandard quality of shelf sand, as well as often‐prohibitive overhead expenses, thus compel shoreline managers to seek suitable sand sources offshore.

In the study area off the central‐west coast of Florida, offshore potential borrow areas (PBA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studies conducted in reconnoitory and detailed phases. Sophisticated state‐of‐the‐art equipment us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provided more detailed subbottom mapping information than is normally obtained with conventional seismic equipment. An example of sand exploration studies was incorporated in a 215‐km2 survey of offshore areas by conducting bathymetric surveys and subbottom seismic profiling, collecting jet probes, grab samples, and vibrocores, and analyzing sediment grading in subsamples from vibrocores. These combined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at least 8.8 ×106 m3 of sand is available in potential borrow areas from 7.0 to 12 km offshore in water depths of 8.0 to 11.5 m. In the PBAs, mean grain size of sand falls into the range 0.13–0.53 mm, sorting averages 0.65–1.31ø, and the overall silt content varies from 3.9–8.5%. High silt contents (13–19%) mapped in some areas make these sedimentary deposits unsuitable as fill for artificial beach renourishment.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了2001~2011年烟台港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对重金属富集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历次调查重金属含量均较低且空间分布差异小,与黄海背景值相比, Cd和Cu出现一定程度的富集。ERI评价表明2011年倾倒区潜在生态风险性较低,年际变化顺序为:2008年>2006年>2009年>2011年>2001年, Cd和Hg是近年来的主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