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4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64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18篇
地球物理   362篇
地质学   188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52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基于2003—2017年新疆64个气象站点大风资料,以累积大风天数、连续大风天数、大风集中期和集中度为指标,探究该区大风天数的集中程度时空特征。研究表明:(1) 新疆年内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4~7月,连续大风天数主要以1~3 d为主。(2) 近15 a来,大风天气发生频率逐渐减少,频次越高递减幅度越大,但有趋向冬季、极端发展的趋势。(3) 空间尺度上,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北疆和东疆,而连续3 d以上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山谷地区。(4) 2003—2017年新疆地区年内大风天气分布总体在逐渐集中,集中期在逐渐提前。(5) 南疆和北疆西部以及东疆中东部年内大风天气分布较为分散,南疆南部和北部较为集中。(6) 南疆东南、北疆北部和东疆东北大风天气年内集中时段相对较早,南疆西北、东疆西部相对较迟。(7) 新疆地区大风集中度和集中期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高高聚集区域位于南疆南部和中部,低低聚集区域位于北疆和东疆的北部。  相似文献   
992.
塔尔巴哈台-萨吾尔地区位于中国新疆西北部,目前已发现若干处铜、金矿床,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成矿定量预测方法常被用于综合成矿标志信息,进行成矿远景区的定量预测和评价。本文首先结合多重分形理论-奇异性指数模型进行地球化学异常提取,之后通过对区域成矿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地球化学异常以及构造、岩浆岩、地层与矿化的相关关系构建了塔尔巴哈台-萨吾尔地区铜-金成矿预测模型;研究进一步基于新近的找矿成果,以已知矿床和新近发现的矿化点信息作为依据,利用证据权重方法对研究区铜-金矿化的远景区进行了定量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出塔尔巴哈台-萨吾尔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区内存在多个新的成矿远景区,可作为新的找矿勘探的目标,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93.
新近纪是地球气候系统由古近纪温室气候向第四纪冰室气候转变的一个关键过渡阶段.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新疆地区新近纪孢粉资料,通过时空对比,认识了该地区新近纪植被与气候环境格局特征.中新世早期新疆地区总体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发育森林植被,局部地区发育草原植被;晚期气候温暖干旱,准噶尔区的独山子、塔里木区的罗布泊和库车盆地开始出现草原植被,准噶尔区的金沟河出现荒漠植被,其他地区为森林植被或森林-草原植被.上新世时期,气候干旱化显著加剧,准噶尔区、塔里木区和昆仑区都出现草原和荒漠草原.晚新生代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昆仑山山脉、天山山脉的加速抬升可能是导致新疆地区植被与气候环境格局形成和中亚地区干旱化的两个主要因素.而研究地点的地形地貌、雨影效应、迎风和背风等因素以及古特提斯海退却可能是其他应当考虑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在新疆西昆仑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胤  朱建南  崔艳梅 《江苏地质》2015,39(3):451-455
综合应用“3S”技术、遥感数字影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等,通过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影像数据融合、高精度DEM生成和影像复合等技术,实现了新疆西昆仑地区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将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及其影像动态分析运用于新疆西昆仑区域地质调查(1∶5万)工作,可提高地质填图效率、丰富地质填图成果  相似文献   
995.
李丰琇  李巧  周金龙 《地下水》2015,(1):1-3,126
开展干旱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对地下水水质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将新疆分为吐鲁番-哈密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及伊犁河谷四个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用2000年至今所开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新疆今后开展地下水水质评价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新疆轮台县塔希开派金矿是新疆南天山布古尔山一带金、多金属成矿带主要成矿区之一,区域河流普遍有砂金开采,区域北部有铜金矿矿床。通过以往地质工作对矿体特征分析和对比,确定了金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勘查区进一步工作有望发现更多新的矿体。  相似文献   
997.
积温能够影响植物的物候期和农业作物的产量及空间分布。在研究中,通常将有限数量站点积温数据外推插值到空间进行分析,在站点空间分布稀疏和地形复杂的地区,积温数据在空间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已有高分辨率的格点化气象数据,在此基础上直接计算可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使用1961—2018年长时间序列的高分辨率格点气温数据(CN05.1),分析了中国大陆≥0 ℃、≥ 5 ℃、≥10 ℃和≥ 15 ℃的4种积温时空变化,结论如下:① 在中国大陆范围,4种积温的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天山和中国东北地区,高值区分布在华南地区;② 在58年间,4种积温均表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尤其以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积温增温趋势显著;③ 这种积温在空间上趋势变化引起了农业区划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面积显著增加,温带和寒温带面积减少;④ 在58年中,4种积温开始时间显著提前,结束时间显著推后。4种积温开始时间转变间隔时间(0~5 ℃、5~10 ℃和10~15 ℃转变所需时间)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较为剧烈。对于结束时间转变间隔时间,在华中地区趋势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998.
新疆且末县布拉克铜矿位于吐拉盆地西南缘,矿体呈层状产出于白垩纪红色碎屑岩建造内的浅色砂砾岩层中;矿石由石英、长石等矿物晶屑和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等岩石碎屑及孔雀石、褐铁矿等金属矿物填隙物及碳酸盐、泥质物等胶结物组成。吐拉断陷盆地西南缘白垩系砂砾岩层广布,该矿床的发现及其控矿特征的研究对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文章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吐拉盆地的演化究其来龙去脉,建立成矿模式。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成矿受岩相、古地理、岩性、大地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剥蚀区古老铜矿床。继此进一步指出了砂砾岩型铜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9.
对化探元素组合分类信息的研究可以为下一步的化探异常查证及成矿预测有很大的帮助。该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大柴旦行委绿草山地区23个元素、6026件样品的化探分析测试数据进行了元素的组合分类信息探讨。结果表明,因子得分图可以是分类元素组浅表地球化学场的一种反映,高低异常突变区域可能为不同性质地球化学场界面或者作为构造线的反映,处于构造部位的局部低缓异常区也应在化探异常查证工作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8年新疆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计量地理学模型,并借助SPSS软件和ArcGIS软件,对新疆各地州(市)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全国土地利用结构对比。结果表明:新疆现状土地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疆地区土地利用程度明显优于南疆,这种差异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集中度由北向南递减;新疆的土地利用结构单一,各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组合系数普遍不高,反映出新疆土地利用的整体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