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54篇
  免费   7176篇
  国内免费   2456篇
测绘学   850篇
大气科学   1129篇
地球物理   29264篇
地质学   8082篇
海洋学   1345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1779篇
自然地理   673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812篇
  2022年   841篇
  2021年   1186篇
  2020年   923篇
  2019年   1105篇
  2018年   756篇
  2017年   738篇
  2016年   653篇
  2015年   989篇
  2014年   1626篇
  2013年   1407篇
  2012年   1745篇
  2011年   1622篇
  2010年   1570篇
  2009年   1778篇
  2008年   1728篇
  2007年   1331篇
  2006年   1446篇
  2005年   1324篇
  2004年   1312篇
  2003年   1299篇
  2002年   1404篇
  2001年   1339篇
  2000年   1191篇
  1999年   1166篇
  1998年   1136篇
  1997年   1178篇
  1996年   1226篇
  1995年   1301篇
  1994年   1199篇
  1993年   1201篇
  1992年   1205篇
  1991年   1034篇
  1990年   938篇
  1989年   650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42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8篇
  1974年   20篇
  195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建设城市地震主动应急空间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震救援活动需要充足的安全空间,以往的救援工作总是采取临时的应对措施,没有固定的应急场所及设施,严重影响了救援工作的秩序与效率。提出建设城市地震主动应急空间体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震灾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有效的场所及设施;探讨了该应急空间体系的内容组成以及构建原则,旨在强调城市建设中应该使城市空间与应急救灾活动相结合以保障城市安全。  相似文献   
992.
基于系统耦和振动微分方程,分析了结构内摩擦摆隔震设备的响应规律和隔震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的摩擦摆系统能够显著控制设备的地震绝对加速度响应从而有效提高设备的抗震可靠度。  相似文献   
993.
2002年8月21日至10月20日,华北地区发生了一组显著地震活动。通过该组显著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华北地区这一轮地震应力场的“聚”“散”过程,讨论了华北块体北缘地震带及与之紧邻的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地震区未来的活动趋势,所得认识对今后该区的震情动态跟踪监视、趋势估计乃至地震短期预测判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华北地区近年地壳水平运动的状态与演化.利用10a来华北地区网络工程、山西断裂带GPS观测成果.结合该区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华北地区各块体运动的方向、速率变化及其与区内所发生地震的关系.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在区域应力场相对稳定时,表现为区域内GPS观测点整体趋势性运动不明显;而在区域应力场相对变化时.表现为影响区域内GPS观测点出现明显的整体趋势性运动。  相似文献   
995.
地壳介质弹性和电性各向异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弹性和电性各向异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联合利用弹性和电性各向异性研究地球介质特征及提取物性参数的正反演方法.理论研究和地震过程的实际资料表明,将弹性和电性结合起来研究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具有清晰明确的物理意义,是各向异性研究的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96.
应用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和地震动人工合成技术,给出Newmark法中所需的地震动时程,解决了斜坡稳定性分析Newmark法中难以选取合适地震动时程的难题。通过对黄土斜坡实例计算,给出了坡体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深度的关系;在计算坡体位移时,提出了等效峰值加速度的概念;对比了使用地面地震动时程和使用坡体内等效地震动时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97.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发生了5.9级地震,造成了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的破坏。震后开展了地震现场考察与震害评估工作,在充分了解灾区概况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产业支柱、人口及建筑物现状的基础上,将灾区划分为七个评估区,完成了66个点的震害抽样调查工作,根据地震灾害损失现场评估系统EDLES的要求,建立了有关数据库,做出了比较科学切合实际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主震和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和发震机制。  相似文献   
999.
地震荷载下莫高窟围岩动态损伤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以敦煌莫高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地震荷载下洞窟围岩动态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动力有限元法。从地震动特性入手。分析研究了地震作用对洞窟围岩及其附属构筑物可能造成的损坏,为石窟物地震安全评估及防灾对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昆仑山口西MS=8.1级地震的形变应变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GPS测点的位移速率,用弹性模型公式计算了地壳应变参数.应变参量的变化表明,震前在地震区附近以压应变为主,应变速率较大.位移速率矢量显示出震前的震中地区相对周围为活动性较弱的“稳定”地区.地壳的形变和应变揭示出孕震体在挤压状态下积累了较高的应变势能.8.1级地震的同时期由于地壳释放了巨大的应变能而应变速率变化显著.计算结果表明,地震所产生的应变达到4.5×10-6以上.发震断裂带的平均左旋走滑量是3.31m(89°E~96°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