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双层地壳模型,在下地壳中构造若干地震事件构成事件簇,分别在真实震源位置中添加不同程度的噪声后作为初始震源位置进行重定位,重定位中分别使用均匀分布和仅分布于事件簇一侧的台站,分析了初始震源位置和台站分布情况对双差重定位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台站均匀分布情况下,当初始震中位置偏离真实震中小于22.3 km时,双差重定位后事件的震中位置平均偏离真实震中小于3.1km,事件间的相对震中距离为2.9km与真实值3.35 km接近,重定位后事件深度分布比真实事件集中;重定位后事件间的相对震中位置与添加的噪声水平关系不大,表明双差重定位法得到的事件间的相对震中位置更加稳定.当台站仅分布于震群一侧时,重定位结果与台站均匀分布时基本相同,表明台站分布对双差重定位结果影响不大.最后对双差重定位中最大震源对距离参数MAXSEP的分析表明,当事件簇中震源对平均距离比MAXSEP稍大时,重定位结果中部分事件的震源位置可能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22.
对2008年8月19日内蒙古喀喇沁旗震群和随后在该地区发生的地震进行重定位,并计算震源机制,以此来研究震群的发震构造背景.双差法重定位的深度剖面显示,震源分布与八里罕断裂倾斜方向基本一致,震源机制类型与断裂活动性质相近.震群中震源机制解类型比较离散,没有出现趋于一致的现象.历史上该区发生过强震,震源体岩石比较破碎,不利于应力应变的集中,但对整个区域应力场的增强比较敏感,可作为华北块体应力背景增强的敏感窗口.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一种利用互相关和双差方法快速对新地震事件相对于过去已精确定位的事件进行高精度重定位的实时方法。本方法自动将新事件的波形记录与它附近发生过的已归档事件进行互相关,以精确测量震相到时的差分。利用双差算法将这些数据以及从到时拾取中计算出的延迟时间,转换成新事件与它相邻事件的相对位置向量。利用来自北加州地震台网(NCSN)和北加州地震数据中心近实时的数据,及当地储存的北加州地震台网地震档案的拷贝等数据,将这项新的监测技术应用于加州北部的地震记录。与加州北部高分辨率双差地震目录相关的新的事件将被进行近实时(几十秒内)自动重新定位。利用北加州已发生的事件进行逆向测试,结果显示实时双差定位结果水平向的分辨率平均为0.08km,深度方向为0.24km。研究发现,因为地震记录的密度会持续增加及数字地震档案的积累,利用本方法定位新事件的精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地得以改善。实时双差地震定位能以前所未有的分辨力来监测活动断层在孕震特征上的时空变化,因此它在快速评估及减轻地震灾害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4.
豫北及邻区地震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豫北及邻区1985—2008年的787次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了497次地震定位结果。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震中呈条带状丛集分布,部分地区地震向构造带趋近;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上地壳和中地壳内,平均深度13.3 km,10~20 km为多震层深度范围。  相似文献   
25.
选取芦山M7.0地震余震中初始震源深度在10~15 km范围内的地震,通过将震源深度减小5 km、增加5 km和直接固定震源深度的方法,获得不同的震源深度值来作为初始震源深度,采用双差定位法分别对不同初始震源深度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定位结果的震源位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计算,认为初始震源深度误差对双差定位结果的震中位置影响比较小,但对震源深度结果却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由于海底地震台站的缺乏,如何提高海域地震定位的精度是目前地震学家面临的问题之一。南海北部陆缘作为板内地震的活跃带,其微震活动在华南沿海和近海海域频发,海上由于未布设相应的地震台网,因此对近海海域地震尤其是微震的定位精度极低。利用2012年南海东北部海陆地震联测期间两台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graphs,OBS)所记录到的南澳外海域发生的ML2.8级地震为例,对比分析OBS数据加入前后对地震定位结果的影响。这是首次在南海北部陆缘利用OBS联合陆上地震台网对天然地震进行定位的对比研究,结果说明了近海海域OBS的布设将会对我国沿海地震定位精度的提升、地震活动性的特征以及海域断裂构造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利用云南测震台网波形数据及观测报告,结合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活动,从序列活动特征及参数、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序列精定位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3月1日云南沧源MS5.5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及序列分布演化特征。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及震区构造,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南汀河断裂带(西支)、呈左旋走滑。本次地震的余震活动较弱,序列随时间衰减较快,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双差重定位结果反映其主体破裂区为北北东向、近似竖直的带状区域,可能为单侧破裂,且后期的余震呈向浅部及外围区域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28.
汶川8.0级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汶川M8.0级破坏性地震及其震后的2706个M≥2.0级余震进行重新定位,获得2553个地震的重定位结果.为了减少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巨大横向差异的影响,东西两侧采用了不同的速度模型.在重定位过程中,增加了流动地震台站近台数据,以便更好地控制震源深度.重定位后E-W,N-S和U—D三个方向大致的定位精度分别为0.6,0.7和2.5km.定位结果显示,汶川地震余震震中沿北东.南西向分布,总长度约330km.余震主要集中在龙门山断裂带主中央断裂的西侧,但在青川以北余震带明显偏离了地表断裂,并在北端横穿了平武-青川断裂.余震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在5~20km之间,平均震源深度为13.3km,主震震源深度重定位后为16.0km;深度剖面图像显示部分地区余震分布表现出高角度西倾的特点,并且在主震破裂过程中断层南段以逆冲为主,北段具有很强的走滑分量.  相似文献   
29.
继2008年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芦山MS7.0地震后,2022年6月1日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又发生了一次MS6.1强震,距离2013年芦山MS7.0地震震中位置仅10 km.为研究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及两次芦山地震的关系,对震后60天的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获得了933个高精度定位结果,EW,NS和UD方向上的定位误差分别为0.15 km,0.13 km和0.23 km.余震序列在水平分布上沿北东—南西向略长,在深度上主要分布在12—20 km,10 km以浅余震很少.余震震源深度剖面显示发震断层面倾向南东,与2013年芦山MS7.0地震发震断层结构中的反冲断层倾向一致,两次芦山地震的发震断层结构相交为复式Y型断裂结构,此次芦山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其中一条深度更深的反冲断层.此次地震没有产生地表破裂,推测发震断层为一条埋深较深的隐伏断层.两次芦山地震的余震震中分布区跨过了该区域的一条大型逆冲型断裂带,即双石—大川断裂带.深度剖面显示芦山MS7.0地震的南东...  相似文献   
30.
速度结构反演可提供与震源区介质及地震发生位置等有关的重要信息,为了解地震形成机理及发震环境提供重要依据。文中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乳山台阵2014年5月7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有6个以上台站记录到的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并反演其震源区P波三维速度结构。1 410次乳山台阵记录的ML 1. 0地震经双差定位后获得1 376次精确定位结果,震中呈NWW-SEE向展布,走向SEE,倾向SW,形成长约3km、宽约1km的地震密集带;速度结构显示震源区附近存在3个速度明显不同的区域,余震活动主要发生在3个区域的交会位置,偏高速体一侧;综合考虑震中展布与高、低速体及不同性质岩体间的位置关系、区域地质构造等因素,推测震中展布位置应为2种不同岩体的界线,在高速体与低速体过渡带之间可能存在1条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