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3篇
  免费   990篇
  国内免费   1003篇
测绘学   436篇
大气科学   425篇
地球物理   1627篇
地质学   2122篇
海洋学   977篇
天文学   202篇
综合类   381篇
自然地理   48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利用首都圈数字化地震台网2001—2006年的波形资料分析北京平原地区隐伏断裂的深部滑动速率。通过波形互相关分析,识别出35组相似地震对和20组多重相似对,大部分相似地震活动表现为非周期性,重复间隔从数分钟到数百天不等。针对研究区内台站分布稀疏和低信噪比波形记录的现状,在波形相似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在子采样条件下的S-P相对到时差(dSmP)和相对到时拾取误差来对相似地震震源位置的一致性进行强约束,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波形意义上重复地震的识别方法。基于4组"重复地震"估算北京平原区黄庄-高丽营断裂和南口-孙河断裂在不同孕震深度处的滑动速率为1.0~1.2mm/a,怀安镇盆地南缘断裂地表以下9.4km处的滑动速率估计值为1.5mm/a,这一结果和地质资料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92.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内发起和组织的保护环境活动,得到了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团体共2000多万人的响应。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3.
用GPS位移场进行中小区域变形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局部区域相对全球框架不可避免地存在整体刚性平动分量,常影响对局部范围内地壳相对变形量级与特征的判读.对分离局部整体刚性平动分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实例分析认为,对京津地区28个GPS连续观测站给出的位移速率场,整体平移法和欧拉矢量法都能得到较好的效果,但相比之下,对于类似的中小区域,整体平移法更加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994.
耿庆明 《地理教学》2010,(11):56-56
热力环流是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它的深入理解是学习“风的形成”、“全球大气环流”、“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等知识的关键。虽然它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时时相伴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却常常觉得它飘忽不定,对它视而不见,不好验证。怎样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它的存在,亲眼观察到它所起的作用呢?我们巧用厨房做实验,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95.
沈洪健 《地理教学》2010,(19):42-46
一、展昏线与经纬线组合图 【全国卷一9~11题】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相似文献   
996.
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学习也是一样。“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面临问题时,不仅他的认知结构、智力潜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他的行为动机、成功欲望等非智力因素也得到最充分的激发,因而问题的存在最能激励人们去学习、去探究、去创造……而问题的解决过程又能强化沟通和合作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有甚者,学生解决了问题,不仅会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再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形成积极的情感和科学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997.
尹中峰 《地理教学》2010,(14):41-4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解答各种地理模拟题时难免出错,但若能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是可以更好地备战高考地理的。本文试对大气运动部分考生常见错因作归类分析和解法点拨,意在让莘莘学子获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有益教训。  相似文献   
998.
廖书庆 《地理教学》2010,(1):22-23,21
现在的地理课堂,板书如今是越来越“稀罕”。老师上课,用PPTP唱“主角”已蔚然成风,黑板上的板书只是一些零星的只言片语,纯粹是“配角”。在很多公开课中,教师使用了漂亮的PPT课件,上课从始至终没有一点黑板板书,偶尔有点板书也是随随便便在黑板上写几个凌乱分布的字,有的甚至潦潦草草,难以辨认。  相似文献   
999.
李梅 《地理教学》2010,(8):45-47
对于本活动主题,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知识基础,但存在差异性。比如,很多学生知道魏格纳,但对于他提出的证据是否确凿没思考过。专题5板块运动包括:板块运动,地震和火山。板块运动的内容从大陆漂移说开始,到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全球构造理论作为《板块运动》这一专题的学习活动,以“体验解释板块运动的理论如何形成的过程”为主题。  相似文献   
1000.
朱其山 《地理教学》2010,(17):26-27,22
“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系列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教学中的“问题链”,一问接一问,一环接一环,环环紧扣,步步深入,由此及彼,就像一根链条,把疑问和教学目标紧紧地连在一起,对学生学法的形成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