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35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刘凤岳 《海岸工程》1989,8(4):37-43
本文通过多年的海流及地形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区的流场分布及泥沙运动规律,认为现行黄河口区是泥沙直接沉积区,而在海洋动力要素作用下,泥沙沉积再搬运后沿岸作长距离的输移运动,使泥沙重新分布,也是海岸带开发利用、水工建筑等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局控项目《中国海区1∶50万区域地质编图(大连幅)》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的编制过程,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编图自动化的新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与以往编图方法的不同和优点,以国际分幅在中国海区开展区域地质编图尚属首次,在既无海区地质调查规范,又无海区地质调查编图规范的情况下,这一工作无异具有开创性。从理论上系统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编图方法,对于编制中国海区区域地质调查编图规范以  相似文献   
14.
影响南沙及其邻近海区的越赤道气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锡贵 《海洋与湖沼》1990,21(4):328-336
本文综合分析了,有利于南半球气流越过赤道的天气形势;气流越过赤道后影响南沙及其邻近海区的基本规律;南半球气流与南海及其邻近海区的热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受越赤道气流直接影响下,南沙及其邻近海区的环流形势、天气、气候、水文气象特征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海域层序地层学环境恢复技术是针对我国区勘探初期的沉积盆地,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主要是二维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在层序分析、地震相和岩性预测的基础上,研究盆地发育的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及沉积演化的地球物理资料地质解释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系统构成、技术特点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6.
南沙群岛海区珊瑚礁灾害性地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有独特的灾害地质类型。珊瑚礁灾害地质研究是现代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课题。通过珊瑚礁的地质记录研究了内动力灾害地质类型(包括活动断裂、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外动力灾害地质类型(包括海底槽谷与地形突变带、崩塌、滑坡、峰礁与埋藏礁、泥丘、埋藏负地貌等),同时还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珊瑚礁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88年夏季和1989年冬季南沙群岛海区两个航次的温、盐度调查资料,运用β螺旋方法对调查海区的海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表、中层环流相对比较一致,深层流动状态与表、中层的差异较大,其中的局地环流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此外,在北康暗沙与南薇滩之间,夏季中、深层和冬季深层都明显反映出存在着一个迄今未见报道的局地反气旋式环流。文章对上述结果与该海区已有的一些海流分析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南海中部海区次表层NO2^——N的最大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嘉东 《台湾海峡》1992,11(2):138-145
本文根据1983年9月至1985年1月南海中部海区综合调查所获得的NO_2~--N及有关参数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区NO_2~--N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区NO_2~--N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0.54μmol/L之间,其中小于0.05μmol/L的测定值约占测定总数的82.1%,而大于0.05μmol/L测定值基本上出现在50~150m层。文中还对该海区次表层NO_2~--N最大值形成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密度跃层的终年存在、铵的氧化和浮游植物的代谢过程是调查海区次表层NO_2~--N最大值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谢玲娟 《台湾海峡》1994,13(4):346-352
本文41a(1949-1989年)的资料,对东南亚10°-25°N,105°-130°E范围7-9月出现的热带风暴异常路长进行了普查统计和气候分析。结果表明:产生异常路径热风暴的机率约占区域内热带风暴总数的20%;异常路径的产生与热带风暴所处的地理位置,季节,环下等因素有关。正确地考虑气候规律和具体的天气条件相结合是预报带式风暴异常路径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塘沽海区海底地形的SAR影像仿真与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袁业立、金梅兵(1997)提出的海底地形SAR影像仿真与反演模型,对渤海塘沽海区的一张Radarsat SAR影像进行了仿真和水深反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影像与真实SAR影像基本吻合,反演水深与实际水深也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证实了袁业立(1997)SAR成像机理的正确性和在中国近海利用SAR影像进行浅海水深探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