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得颖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来帮助她。”7月16日上午,汝阳县国土资源局职工代表李朋可等一行来到汝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将他们自行组织的爱心捐款6000元,送到了身患恶性肿瘤的11岁女孩裴得颖的父亲手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足对恶性肿瘤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失眠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和中药沐足,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PSQI、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足对恶性肿瘤患者失眠效果显著,且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生髓方联合西药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健脾生髓方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与白细胞数量,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髓方治疗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烟龄20年以上的、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支修益,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19世纪,肺癌还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1910年以前,全世界医学文献报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恶性肿瘤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开展浙江省恶性肿瘤的地球化学环境影响因素研究.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受地球化学综合因素影响,应用微量元素对各类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的相关阵和逐步回归方程定量地研究各类恶性肿瘤与地质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关系.胃癌、肝癌、肺癌、肠癌、食管癌、白血病与铁族元素及Ba、Zr、Mo的背景密切相关,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与Cu、Pb、zn元素的背景相关,稀土元素对恶性肿瘤有压抑作用.浙江省恶性肿瘤的流行受区域地质构造控制和地球化学环境制约,具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下腹部恶性肿瘤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下腹部恶性肿瘤导致便血、尿血或阴道出血的患者共11例,先在肾动脉开口上方行腹主动脉造影,然后分别插管进入肠系膜下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造影,判断出血或肿瘤供血血管后,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术后观察出血是否减少或停止,栓塞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造影检查均获成功;除1例患者肠系膜下动脉超选择插管及1例患者腰动脉超选择插管未成功外,其余患者均对出血责任血管进行超选择性栓塞术。术后患者出血明显减少6例,出血完全停止5例;5例患者出现发热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无严重的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因再次出血而死亡。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下腹部恶性肿瘤所致的出血是有效而相对安全的手段,在2周内,可以避免患者由于出血而死亡。重点栓塞的血管为肠系膜下动脉及患侧或双侧髂内动脉的肿瘤供血支。术后可以根据出血是否减轻来判断治疗效果。应用较大的明胶海绵颗粒可以避免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食欲减退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2月4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等有关中医药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食欲减退的文献,分析文献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次、功效、性味归经、药物配伍、聚类、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共纳入处方61首,包含药物158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白术、茯苓、陈皮、党参、甘草;功效以补虚为主,其次为理气、消食、清热、利水、化痰;药性以温、平性为主;药味以甘、辛、苦味为主;归经以脾、肺、胃经为主;药物配伍显示白术、党参、茯苓、陈皮、甘草、砂仁之间的配伍最为频繁;聚类分析得到6组聚类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显示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为核心处方。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食欲减退的病因主要在于脾胃功能受损以及痰凝、食积、水停等,治疗上需兼顾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消食、利水等,并注重补而不滞,疏而不损。  相似文献   
18.
19.
细胞周期阻滞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是参与多种细胞过程的高度保守的内质网伴侣蛋白。1974年,它首次被鉴定为钙离子结合蛋白,随后CRT与肿瘤之间信号通路相关关系被广泛的研究。另外,在人类多种肿瘤中,细胞表面的CRT被认为是1个"促吞噬"信号,由此CRT与癌细胞的巨噬细胞吞噬免疫系统的相关研究,有望为肿瘤综合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策略。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T在不同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将为CRT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提供许多依据。以及CRT对各种肿瘤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且CRT对肿瘤形成和进展的影响取决于细胞类型和临床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