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谢虎 《海洋世界》2014,(10):58-61
<正>我们在地中海周边旅行的第一站,来到了安塔利亚。这座坐落在安塔利亚海湾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土耳其城市,也被旅行者视为通往土耳其蓝色海岸的门户,今天它仍是土耳其著名的度假旅行圣地。因为地中海性气候的影响,这里冬暖夏热,所以颇受来自寒冷国家游客的喜爱,尤其是德国和俄罗斯游客更将安塔利亚视为度假的天堂。是呀,还有什么比脱下厚重的冬装,换上轻薄的泳衣,再纵身跃入大海畅游一番更痛快呢?  相似文献   
62.
深蓝 《海洋世界》2010,(12):67-68
<正>当1570年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时,一盘散沙的欧洲基督教国家才意识到必须要联合起来遏制土耳其人在地中海扩张的势头。他们以十字军的名义组成"对抗伊斯兰教异教徒的神圣同盟"。可在这年的陆战中,基督教军队遭遇到新的失败,塞浦路斯首府尼科西亚失陷。基督教联军与土耳其在海上  相似文献   
63.
三维地质建模在土耳其天然碱对接井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维地质建模是从三维的角度对矿产进行描述和研究,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时间短且数据精确的优越性,对工程决策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经成为矿产开发与地质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将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应用于土耳其贝帕扎里天然碱矿对接井四期工程设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三维地质建模应用于对接井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龚德奎 《江苏地质》2014,38(1):106-109
土耳其埃斯基谢希尔(Eski爧ehir)铬铁矿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中西部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是典型的阿尔卑斯型铬铁矿。该地区是土耳其重要的铬铁矿成矿区。通过对该铬铁矿矿床特征的研究,总结了土耳其阿尔卑斯型铬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土耳其埃斯基谢希尔铬铁矿产于以辉橄岩、方辉橄榄岩为主要岩相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内,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矿体大多呈豆荚状、囊状、脉状、透镜体状。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和稠密浸染状,主要矿石矿物为镁铬铁矿、铁镁铬铁矿,矿石品位富,铬铁比高,为富矿矿石。  相似文献   
65.
为准确认识2020-06-14土耳其MW5.7地震的发震位置、构造特点以及地震危险性,利用D-InSAR技术对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基于GACOS进行大气校正,获得视线向(line of sight,LOS)同震形变场。降轨LOS向同震形变场显示,断层北侧抬升,最大抬升形变量约8.87 cm;南侧沉降,最大沉降量约-7.75 cm。以LOS向同震形变为约束,先采用贝叶斯自举优化法反演发震断层几何参数,然后使用有限断层方法反演地震破裂滑动分布。结果显示,断层走向约257.48°±0.65°、倾角约79.69°±0.98°、滑动角约154.2°±3.8°,震中位置为(40.754°E,39.389°N),破裂区域长度约8 km、宽度约6 km,破裂的最浅埋深约0.8 km、最大埋深约8.9 km,最大滑动量约0.57 m,对应深度约4.278 km。地震释放地震矩约4.54×1017 Nm,对应矩震级MW5.7,与土耳其灾害和紧急情况管理局公布的结果一致。此次土耳其地震受近东西向的潜伏断层控制,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少量的逆冲特性。地震造成部分地区的库伦破裂应力增量超过0.1 bar,这些区域未来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6.
67.
68.
从土耳其地震看强震与活动断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土耳其强震与活动断层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对活动断层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测和研究,对地震预报和其它防震减灾工作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69.
特提斯成矿域中段的土耳其西部集中产出了与俯冲、碰撞-后碰撞、伸展动力学背景有关的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前人已完成了针对这些斑岩型矿床构造背景的大量研究工作,但对于区内不同构造背景下斑岩型矿床的成矿岩浆源区性质、成矿元素-挥发分含量和成矿物质演化关系尚未有系统研究。而这些研究将对认识中特提斯构造域晚白垩世以来在新特提斯洋俯冲、欧亚板块-Tauride-Anatolide板块碰撞和伸展过程中斑岩矿床形成时地壳厚度、壳幔相互作用方式及成矿物质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土耳其西段三个斑岩成矿带(Tavsanli带、Biga半岛成矿带和Afyon-Konya带)内五个斑岩型矿床的成矿岩体与同期侵入岩-火山岩,开展锆石微量元素和磷灰石主量元素研究,限定碰撞与伸展环境下斑岩型矿床成矿岩浆的形成温度、氧逸度条件及其与岩浆形成时地壳厚度的关系,利用磷灰石F-Cl-S含量组成揭示熔体挥发分和硫元素的物质组成,进而约束新特提斯洋俯冲-碰撞-伸展过程中斑岩系统的深部物质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耳其西部新生代斑岩型矿床成矿岩浆锆石大部分落于高水含量-高氧逸度区间,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从始新世到中新世,锆石氧逸度Ce~(4+)/Ce~(3+)比值呈现出先降低(斑岩型Cu-Mo矿到斑岩型Mo矿)后升高(斑岩型Mo-Cu矿到斑岩Au矿)的趋势,且相对于斑岩型Mo矿和Mo-Cu矿,斑岩型Au矿和Cu-Mo矿成矿岩体的锆石形成时具有相对较高的氧逸度。绝大部分斑岩型矿床成矿岩体的锆石Eu_N/EU_N~*位于0.4~0.7之间,但斑岩型Mo矿和斑岩型Mo-Cu矿床的锆石具有相对较低的Eu_N/Eu_N~*比值,可能是由于在结晶时熔体受斜长石结晶影响较大。锆石微量元素显示(Yb/Gd和Hf/Y-Th/U)锆石组成大部分受岩浆房中角闪石±榍石±磷灰石分离结晶控制。根据锆石Ti温度计估算土耳其西部斑岩型矿床成矿岩体及其相关岩体的形成温度在650~900℃之间,结晶温度从斑岩型Au矿、斑岩型Cu-Mo/Mo-Cu矿至斑岩型Mo矿呈现递减趋势。对于熔体的挥发分与硫含量组成始新世-渐新世斑岩型Cu-Mo与Mo矿床成矿岩浆相对具有高F和低Cl组成,中新世伸展环境形成的斑岩型Mo-Cu矿和斑岩型Au矿床成矿岩浆Cl含量普遍较高。与成矿岩体同期的暗色包体或基性岩脉中磷灰石计算获得的熔体硫含量均大于侵入体对应熔体的硫含量,且具有不均一的含量组成,表明基性岩浆注入可能为岩浆房提供硫。结合区域动力学和地壳厚度估算,本文认为触发土耳其西部新生代斑岩矿床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是:在新特提斯洋向北单向汇聚的背景下,北部始新世-渐新世斑岩矿床受控于碰撞后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片(Vardar洋)后撤-回转-断离过程;南部中新世斑岩矿床的形成则受控于爱琴海板片俯冲控制的地壳伸展-减薄过程。北侧Izmir-Ankara-Erzincan缝合带附近的Tavsanli与Biga半岛斑岩成矿带始新世-渐新世斑岩型矿床的形成与熔融-同化-储存-均一过程(MASH)有关,深部地壳热区过程(DCHZ)与中新世Afyon-Konya带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0.
In the vicinity of Konya (Turkey),mafic,micro-porphyritic sub-volcanic rocks intrude into the Mesozoic units,which represents the only example of such a rock type in the region.40Ar/39Ar dating of two whole rock samples from the sub-volcanics gave ages of 13.72±0.13 and 12.40±0.11 Ma,suggesting temporal association to the Late Miocene-Pliocene high-K calc-alkaline volcanism in the region.The mineral chemistry and geochemical data permit us to classify the rocks as "minette" lamprophyres.They include diopside and phlogopite phenocrysts in a microcrystalline groundmass composed of sanidine,phlogopite,diopside and titano-magnetite.Segregation and ocelli-like globular structures occur commonly in the samples.In terms of major elements,the lamprophyres are calcalkaline,and potassic to ultrapotassic rocks.All the lamprophyres display strong enrichments in LILE (Rb,Ba,K,Sr),radiogenic elements (Th,U) and LREE (La,Ce) and prominent negative Nb,Ta,and Ti anomalies on primordial mantle-normalized trace element diagrams.Geochemical data suggest that the lamprophyres and high-K calc-alkaline rocks in the region derived from a subduction-modified lithospheric mantle source affected by different metasomatic events.Lamprophyric magmatism sourced phlogopite-bearing veins generated by sediment-related metasomatism via subduction,but high-K calc-alkaline magmas are possibly derived from a mantle source affected by fluid-rich metasomat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