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376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对推动生产力发展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上,计算机技术在短短六十多年里获得高速发展。本文将计算机技术概念、发展现状,迅速发展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2.
近10年来,BIM应用在中国蓬勃发展。伴随着"鸟巢"、世博文化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一批BIM实践成功案例的出现,国内BIM应用的影响力和经验值得到了快速提升。目前,国内BIM应用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五大趋势:一是从标志性建筑项目转向普通商业/住宅建筑项目;二是由大中型城市向中小城市铺开;三是从只专注设计领域向规划、设计、施工一体化延伸;四是运作思维从使用单一产品向综合多软件在同一平台协同运作转变;五是应用形式从只使用桌面软件产品转向结合云端及移动端软件产品整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3.
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市场空间容量增幅下滑,行业竞争激烈,投资结构发生变化,业务结构将会发生改变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引导当前中国经济稳步经历"两个转变",即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式转为治理效益型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意味着过去依靠高速增长的投资拉动带来的"遍地开花式"高速增长将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104.
80年代末开始,西安出现了北倾北降的地裂缝生长段,有悖于此前南倾南降的分布及活动规律。据现场调查及其分析研究得出,北倾地裂缝的分布具次级地裂缝性质,为地裂缝活动构造属性的继承和发展;北倾地裂缝的现今活动性则主要由人为过量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不均匀沉降所致;北倾地裂缝活动强度总体上弱于南倾地裂缝,且随南倾地裂缝活动的强弱趋势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5.
在国外(除了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南应用正迅速发展,国内也有不少地方已经准备或正在建立各种地理信息系统。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最新理论与发展趋势,及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实例,还提供了一些在应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6.
近钻头随钻测量集成了近钻头多参数测量、跨螺杆钻具供电和通信、涡轮连续发电和高速泥浆脉冲无线传输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可以获取钻头附近多种类型参数,是煤矿井下智能钻探技术的关键组成之一。在充分借鉴地面石油与天然气钻探领域近钻头随钻测量开发经验和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局限性,依托煤矿井下现阶段随钻测量技术,提出了煤矿井下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的研究思路,探讨了煤矿井下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解决结构小型化、仪器单元化、防爆模块化、测量协同化和控制整体化的研发技术难题。在煤矿智能化建设大背景下,提出未来需要从近钻头多参数一体化测量、近钻头参数动态监测、近钻头旋转导向钻进和近钻头自适应钻进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动煤矿井下近钻头随钻测量与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7.
三维地质统计学方法能够提高矿产资源量估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通过总结当前地质统计学估算方法与应用进展,分析基于三维地质统计学的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开展三维地质建模、空间变异性分析、三维地质统计学资源量估算等工作,对三维地质统计学资源量估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开展针对性研究,并与传统资源量估算方法进行对比,为推动三维地质统计学方法实践应用和矿产资源量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8.
夏露 《地质论评》2023,69(5):2023050022-2023050022
地下水属于基础性、战略性水资源,其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关系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健康发展。因此,地下水一直是自然科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之一。笔者统计分析了1986~2022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地下水科学领域的资助情况,从受资助项目的学部学科分布、项目类型和主要研究方向入手,总结了地下水科学研究现状,揭示了目前存在的短板和瓶颈问题,并分析了地下水科学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地下水科学领域资助项目的数量和类型均呈快速增长态势;②地下水科学领域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越来越频繁、紧密,涉及多个学部和学科,申报与资助均呈现“多点开花”态势;③地下水科学作为地球科学的分支学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重大科学问题亟待解决,需进一步提高重大项目支持力度;④地下水科学研究具备与更多相关领域交叉渗透的潜力,如海洋学、化学、气象学和大气科学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可为地下水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提供培育平台。  相似文献   
109.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22-625
柳梧乡卡龙孔沟于2018年7月29日暴发泥石流,造成沟口农户1间房屋被损毁,目前威胁7户36人及房屋、公路等。通过调查发现卡龙孔沟具有沟域面积不大,但相对高差大、主沟纵坡降大的有利水动力条件。沟域内物源较丰富,包括沟道堆积物源、滑坡物源、坡面侵蚀物源,松散物静储量约23.04×104m4m3,可参与泥石流运动的动储量为2.66×103,可参与泥石流运动的动储量为2.66×104m4m3。近年来强降雨天气频发,卡龙孔沟再次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尽快采取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0.
2020年6月17日丹巴县梅龙沟爆发了一次大规模泥石流,一次性冲出固体物质42.7×104 m3,形成泥石流-堰塞坝-溃决洪水-滑坡灾害链,造成5100余户2.12万余人被迫转移,直接经济损失达8亿元。根据现场调查、无人机航拍以及遥感解译,分析梅龙沟泥石流的成因及致灾机理,阐述了“物源成因”、“降雨激发”和“地形促进”对泥石流形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梅龙沟泥石流是在前期累计降雨和短时强降雨共同作用下形成;(2)梅龙沟泥石流源头为大石堡沟,起动模式为“沟岸垮塌-泥石流”;(3)泥石流沟内持续的物源补给以及东风棚子、梅龙村、大邑村三处大型滑坡产生的级联堵溃效应,致使泥石流流量不断放大,最终导致大量固体物质冲出沟口;(4)沟口形成的堰塞坝-溃决洪水-阿娘寨滑坡灾害链进一步增强了泥石流的致灾能力;(5)现阶段梅龙沟内物源丰富,临界启动降雨阈值降低,极易在雨季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建议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