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研综合楼项目是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院")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持运营的建筑一体化项目,建筑设计要求精细、工期紧张、建设项目总成本要求精细化控制。天津院创新性地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开创的一体化应用模式赢得了业界普遍认可,荣获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BIM大奖。项目通过规范构建BIM模型,将各阶段项目信息汇总到BIM模型中,并有效利用模型数据,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BIM应用呈现出"BIM+"的特点:一是多阶段应用,即从聚焦设计阶段应用向施工阶段深化应用延伸;二是集成化应用,即从单业务应用向多业务集成应用转变;三是多角度应用,即从单纯技术应用向与项目管理集成应用转化;四是协同化应用,即从单机应用向基于网络的多方协同应用转变;五是普及化应用,即从标志性项目应用向一般项目应用延伸。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BIM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可视化、协调性、信息化等特点逐渐被人们认知并接受。一些施工单位针对中标项目的特点,开始将BIM技术引入到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组织设计中。BIM技术的引入使原本以纸质图表表述为手段的现场管理逐步转向应用三维虚拟模型信息,使施工现场参与各方都可快捷、无技术壁垒地了解施工进度、施工方案等。施工项目BIM应用特点结合BIM的特征和已有施工项目应用BIM的经验,可以总结出BIM在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我国工程建设行业要走出一条具有核心竞争力、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BIM技术作为促进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应用与推广对行业的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BIM技术在行业应用的不断推进,BIM技术已从单一的BIM软件应用转向多软件集成应用,从桌面应用转向云端和移动客户端,从单项应用转向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欧特克软件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设计大赛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愷指导,建筑院建筑六室和建筑院总工办战略设计组设计,点构数字技术公司配合BIM设计的长春市规划展览馆及博物馆项目,获得了最佳BIM工程设计奖一等奖和最佳BIM建筑设计奖二等奖两  相似文献   

6.
<正>BIM设计总包模式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而且还包含整个建设工程设计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实施组织管理工作。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承担的中信银行信息技术研发基地项目在项目管理、建筑设计、绿色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幕墙设计、造价控制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应用了BIM技术,获得了较好的管理和设计经验与价值。本文试以此项目为例,对BIM设计总包模式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聚焦BIM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探讨BIM技术的六大变革、发展趋势、存在不足和发展思考。在大数据、物联网、5G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建筑信息化建设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BIM技术对数字化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的深远影响与现实意义。BIM技术产生的六大变革传统思维变革。传统设计的思维已被传统工作方式所固化,但BIM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已被市场广泛接受的二维设计模式。随着BIM技术应用的日趋成熟,没有BIM设计能力的设计团队,会面临被时代淘汰的风险。技术手段变革。轻量型二维设计软件向重量型三维设计软件的转变。虽然BIM设计软件会对个人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于项目整体而言,BIM正向设计与技术应用,对项目的品质与管理带来较为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8月30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与欧特克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1年"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44项BIM应用奖项揭晓。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出席并颁奖,秘书长王子牛出席并致辞,副秘书长齐继禄和欧特克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李邵建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9.
BIM实施策划 花博会项目BIM实施以建设阶段全过程、全方位数字化管理为总体目标,从设计、技术、质量等多角度,广泛开展BIM技术应用,提升项目设计水平和管理效率.根据项目特点以及组织结构复杂性,采用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的BIM应用模型,由BIM总控单位协助业主方主导,各参与方在工程建设周期协同应用BIM技术,充分发挥BIM...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14,(11):10-10
关键词 BIM应用研讨沙龙有了BIM就会带来更多项目吗?上下游领域BIM如何流转、协同?如何实现BIM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是否可行……近目,在由筑龙网主办、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业科技”)协办的“建筑、机电、市政BIM应用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就BIM应用及存在的困惑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欧特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特克")在上海举办发布会,携手Dodge DataAnalytics(以下简称"DDA")及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中国BIM应用价值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快速普及BIM应用使其在全球设计和建筑领域极具竞争优势,中国目前已跻身全球前五大BIM应用增长最快地区之列。再掀BIM热潮BIM在中国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DDA行业调研部高级总监Stephen A Jones认为,建筑活动数量在中国市场是相当大的,BIM的使用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工程项目中,项目团队应对业主BIM设计要求推行"全专业、全过程BIM设计",并将施工进度与运营维护写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施工招标合同。设计团队着眼于BIM工程设计、协同设计以及BIM技术的研究拓展,以关注质量(精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和提高效率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工务署BIM应用阶段成果 制定顶层规划文件 顶层规划是BIM技术应用的纲领性文件,指导BIM技术的普及应用.2015年,工务署发布国内首个政府公共工程BIM实施纲要——《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政府公共工程BIM应用实施纲要》;2017年,发布《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关于全面推动BIM技术普及应用的通知》;2017年—2018年,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采用BIM技术的建筑设计单位数量快速增长,整体的设计质量有所提高。如何在利用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提升设计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BIM的协同化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指出必须实现从二维协同设计到三维协同设计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BIM设计,进而提出了一套适用于BIM设计的协同化设计方法及流程,包括企业级BIM协同设计手册的编制;BIM项目执行计划的制定;组建工作团队;工作分解;建立协同工作平台以及BIM项目实施。同时,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型项目陆续开始使用BIM技术,BIM技术的重要性在业界引起普遍关注和重视。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在外滩SOHO项目中再次进行了较成功的BIM实践,本文试将该项目的BIM应用经验进行总结,与行内同仁分享。项目概况外滩SOHO项目总建筑面积189449平方米,地处上海外滩金融聚集带核心位置,是浦江两岸开发的重  相似文献   

16.
<正>●到2020年末,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及特级、一级施工企业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5年后国有投资及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新立项项目BIM集成应用比率将达90%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进一步推动BIM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支撑建筑行业技术升级,变革生产方式,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17.
<正>BIM技术作为促进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正给中国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BIM应用已从1.0时代步入2.0时代,BIM应用正逐步向深层次发展。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作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第一个国家层面关于BIM应用的指导性文件,《意见》的出台为行业企业的BIM应用指明了方向,对于未来BIM应用向纵深推进具有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建工集团(以下简称"湖南建工")作为国内一流、省内龙头的建筑企业,一直承担着引领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的责任和义务。当前,湖南建工已把BIM应用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未来,湖南建工将在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机电安装和幕墙、市政等专业施工领域展开更为广泛的BIM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近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特克")共同主办的2014年"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84项BIM奖项揭晓。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信息化推进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斐、秘书长胡宏等出席颁奖典礼,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欧特克亚太地区及新兴市场高级副总裁兼传媒娱乐部高级副总裁魏柏德等出席典礼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正BIM技术作为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使其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可实现BIM技术的价值最大化。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BIM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软件厂商和设备厂商也积极响应,在各自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然而,能够将BIM技术应用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建设项目却不多,BIM模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