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6篇
  免费   702篇
  国内免费   891篇
测绘学   1007篇
大气科学   982篇
地球物理   632篇
地质学   2285篇
海洋学   291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477篇
自然地理   206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遥感影像的IHS融合方法由于匹配误差导致光谱畸变和退化,而小波变换在变换域具有良好的分频特性,小波系数的统计特性反映了遥感影像的边缘、线和区域等显著特征。提出了基于小波统计特性的遥感影像的像素和特征联合最优融合方法,在IHS空间,对强度分量I的高频部分利用多分辨率小波融合方法进行影像的高频细节特征融合,低频部分选取光谱信息和空间分辨率评价指标作为融合权系数求优指标,进行像素级最优融合,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博州近45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博州4个气象站1960~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博州3个气候区域近45a来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5a来博州地区气候逐渐变暖,特剐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温尤为明显,中部博河河谷区及东部平原增温幅度明显大于博州山区.博州山区的夏季气温略有下降.上世纪60年代异常冷冬、凉夏事件最多,80年代异常冷暖事件最少.  相似文献   
83.
本文综合应用天气图、静止卫星云图、物理量诊断场,分析了 2003年 8月 21~ 22日黑龙江省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分析了乌拉尔山阻高、副热带高压和冷暖空气在暴雨天气过程中的作用.得出有预报指示意义的特征.并对日本传真图的降水预报能力进行了检验分析.在暴雨预报中也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84.
通过相同月份两场区域性暴雨过程各要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找出区域性暴雨的成因,为以后做好区域性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西藏地区旱涝等级划分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西藏22个站点1969-199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d指数旱涝等级方法。按夏季(5-9月),初夏(5-6月),盛夏(7-8月)时段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采用EOF分析方法对全区22个站点旱涝等级展开分解,得出西藏地区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类型和周期,而且对西藏地区夏季(5-9月)的旱涝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86.
桃花-石门金矿带位于秦岭地槽区北秦岭纬向褶皱带的北端黑沟和瓦穴子断裂所夹持的前加里东褶皱带中。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石英脉规模小,数量多,分布于瓦穴子断裂北侧。矿脉的产出受地层、构造控制、成矿与岩性、构造、岩浆活动,温度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7.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间断”的,不稳定的传承方式。位于中国地貌大势之低台阶上的汶泗流域,属自下古生代以来就十分稳定的剥蚀区,这些自然条件造成了汶泗流域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叠置型,考古文化在时空上,很少随着时间做空间上的改变,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空间稳定不动,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连续”、稳定的传承方式。两个流域的对比研究说明,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可以造成考古文化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88.
中国区域成矿研究的若干问题及其与陆-陆碰撞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陈衍景 《地学前缘》2002,9(4):319-328
在中国区域成矿作用研究中 ,遇到诸多重大问题 ,如 :(1)中国东部属于环太平洋地区之一 ,但为什么热液矿床大规模成矿时代不同于环太平洋的新生代 ,而爆发于中生代的燕山期 ?(2 )中国陆区经历了 >3.0Ga的演化 ,为什么大规模成矿作用在东部地区爆发于燕山期 ,西南特提斯成矿域爆发于新生代 ,而西北中亚成矿域爆发于海西期晚期 ?(3)国外不少著名成矿省位于太古宙克拉通内部 ,为什么中国的有色贵金属等热液矿床却集中分布于显生宙造山带内部或其边缘 ?(4)按照绿岩带金矿成矿理论 ,绿岩带型金矿化伴随或尾随于克拉通化 ,形成在太古宙 ,为什么中国绿岩带型金矿却形成在克拉通化后的 2 0多亿年以后的中生代 ?(5 )世界范围内 ,海相油田的重要性远大于陆相 ,为什么中国情况恰相反 ,陆相油田远比海相油藏重要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彼此相关 ,代表了中国区域成矿的特色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陆区不同构造单元经历了晚古生代以来的强烈碰撞事件 ,因此加强研究碰撞造山体制的成岩、成矿、成藏和流体作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89.
区域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确的不资源开发模式对于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并最大限度降低环境生态负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松嫩盆地为例,根据研究区内的水文、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模糊集理论与方法确定出松嫩盆地各县市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并对各种开发模式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 1∶5万里庄幅为例 ,阐述了运用GIS系统对区调过程中各种资料的处理与编辑方法 ,并介绍了数字制图方法及工艺流程 ,提出了GIS系统在 1∶5万区调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