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低温冻害特征及其风险评估可为油菜种植布局等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960—2017年安徽省66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数据,以油菜越冬期低温强度将冻害等级划分为轻、中、重3级冻害并构建低温风险指数。采用ArcGIS 9.3工具、及Morlet小波分析法等分析近57 a安徽省油菜越冬期低温冻害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进行越冬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①安徽省油菜越冬期不同等级低温冻害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呈现由南到北的带状分布特征,年平均发生总冻害的高值区多集中在淮北地区、沿淮地区和大别山区。②近57 a来油菜越冬期轻度、中度、重度及总冻害分别以1.0 d/10a、1.0 d/10a、1.1 d/10a和3.2 d/10a的倾向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油菜安全越冬。③轻度风险区位于霍山—六安—合肥—全椒以南地区,该区纬度较低,油菜越冬期低温冻害风险指数较小,适宜大面积种植油菜。研究结论可作为安徽省油菜种植布局和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制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小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青海省门源县为例,分析小油菜生育期气候变化规律.观测资料表明,小油菜生育期气温升高,气候变暖,4~8月降水量以每10年1.64~20.70 mm的幅度下降,9月降水以每lO年20.16 mm的幅度增加;气候变暖使小油菜播种期提前,成熟期推迟,生育期延长,为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保证;增温对各发育阶段的影响差异明显,除出苗至现蕾间发育进程加快外,其余各发育期生长发育出现迟缓变化;气候产量主要受4、6月和年平均气温及6月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迎波  王建林  陈晖  杨霏云 《气象》2008,34(3):93-99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开展油菜产量动态预报对农业生产和国家食物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国及主产区油菜产量资料、发育期资料、生理气象指标、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日照时数等资料,通过相似系数和欧氏距离建立综合诊断指标,根据历史年油菜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研究分析预报年的油菜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以此建立全国、各主产区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结果表明,预报试验和预报检验的丰歉趋势预报正确率、实际单产预报准确率均较高,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该方法可使业务预报的时效提前,并实现动态跟踪预报,具有良好的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旱作区越冬作物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及其原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极大地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种植结构,运用甘肃省冬小麦和冬油菜物候观测和统计年鉴资料,探讨气候变暖对越冬作物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主要表征为全生育期与越冬期的缩短,返青期与收获期提前;增温使越冬-起身、乳熟-成熟缩短,而使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延长;冬油菜对气候变暖的响...  相似文献   
15.
Spectral feature fitting (SFF) is a commonly used strategy for hyperspectral imagery analysis to discriminate ground targets. Compared to other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s, SFF does not secure higher accuracy in extracting image information in all circumstances. Multi range spectral feature fitting (MRSFF) from ENVI software allows user to focus on those interesting spectral features to yield better performance. Thus spectral wavelength rang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weights must be determined.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MRSFF in oilseed rape planting area extraction. A practical method for defining the weighted values, the variance coefficient weight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et up criterion. Oilseed rape field canopy spectra from the whole growth stage were collected prior to investigating its phenological varieties; oilseed rape endmember spectra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Hyperion image as identifying samples to be used in analyzing the oilseed rape field. Wavelength range division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ield-measured spectra and image spectra, and image spectral variance coefficient weights for each wavelength range were calculated corresponding to field-measured spectra from the closest date. By using MRSFF, wavelength ranges were classified to characterize the target's spectral features without compromising spectral profile's entirety. The analysis was substantially successful in extracting oilseed rape planting areas (RMSE  0.06), and the RMSE histogram indicated a superior result compared to a conventional SFF. Accuracy assessment was based on the mapping result compared with spectral angle mapping (SAM) and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The MRSFF yielded a robust, convincible result and, therefore, may further the use of hyperspectral imagery in precisio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6.
张志薇  高苹  王宏斌  艾文文  孙家清  鲍婧  徐敏 《气象》2019,45(5):667-675
气温是各种气候因子中影响植物花期迟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高淳油菜花为研究对象,选取近30年(1986—2016年)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盛花期的变化特征和盛花期早晚年温度因子的特征;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分析了三个表征温度的指标(平均气温T_a5℃的日数、积温和强冷空气日数)与油菜花盛花期关系,结果为预测高淳油菜花的最佳观赏期、做好相关旅游气象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淳油菜花盛花期在2001年以前波动不大,但在2001年后,随年代际呈提早趋势;盛花期迟早年类型不同,T_a稳定在5℃的日期也有差别,具体为盛花期偏早年正常偏早年和正常偏晚年正常年偏晚年;盛花期偏晚年与T_a5℃的日数和积温关系也很显著,从冬至日开始,若T_a5℃的日数超过了53 d或者T_a5℃的积温超过137℃·d,则翌年油菜花盛花日期有可能出现在4月4日之后;若达到强冷空气级别的日数越多,则翌年高淳油菜花盛花期会有所推后。在三个表征温度的指标中,对油菜花盛花期影响最大的是T_a5℃积温。  相似文献   
17.
利用湖南省1962—2010年96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及5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91—2010年油菜生育期观测资料,应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油菜主要生育期气候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油菜全生育期时长无明显地域性差异,生育期间大于等于0℃积温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影响油菜生育期间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气温和日照时数,不同生育期主要气象因子有所差异。各发育期气候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有差异。冬前苗期和角果发育期的积温呈增加趋势,越冬期的小于等于0℃和小于等于-3℃日数呈减少趋势,蕾薹期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总体而言,湖南油菜生育期间的气候资源及其变化趋势有利于油菜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是利用以牡蛎壳为主要材料的 3种不同用量的盐碱土壤修复材料 ,处理含盐量为 2的低度盐碱土壤 ,对作物油菜的形态及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对比测量 ,用以观察此修复材料对盐碱土壤的修复作用。实验表明 ,此修复材料对种植 4 0 d后的油菜的出苗率无显著影响 ,而对叶长、叶宽等形态有明显影响。改良后的盐碱土上生长的油菜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 a与叶绿素 b的比值均上升 ;叶片类囊体膜 H+ - ATPase活性上升 ,证明此盐碱土壤修复材料对盐碱土壤具一定的修复作用 ,且其修复作用与修复材料的添加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绿洲灌淤土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干旱区绿洲土壤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实验探讨了Cd-Zn-Pb复合污染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在油菜中的分布、累积和迁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污染对油菜生物量的负面影响不明显,甚至还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处理下,油菜根部Zn的含量略高于地上部,Cd为油菜地上部含量远高于根部,Pb则主要积累在油菜的根部;Cd、Zn、Pb在油菜体内的累积除了受土壤中本元素浓度的影响外,共存元素对油菜中重金属的累积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外源重金属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可交换态Cd、Zn、Pb的分配系数均呈增加趋势,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幅变大;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分配系数均为先增加后变化不明显或略有下降;残渣态的分配系数则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在浓度较低时的下降态势比较明显。对油菜重金属吸收量影响比较显著的形态为Cd的可交换态、Zn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以及Pb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油菜对Cd、Pb、Zn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及富集量系数和转运量系数的关系均为Cd>Zn>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