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2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利用高空、地面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9年11月9-12日山西出现的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场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强盛的西南气流和低层东北气流以及地面回流为暴雪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流场配置,500hPa阶梯槽和700hPa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的持续及水汽的辐合为这次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卫星云...  相似文献   
102.
热源激发重力波特征以及波流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霞  张绍东  易帆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7):1701-1710
本文在二维等温可压大气中引入了一个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热源扰动,分别以静止风和中纬1月份月平均向东的纬向风急流为背景,对不同背景下热源激发的重力波的传播详细过程及其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热源激发出来的重力波在初始阶段有很宽的频谱范围,随后由于重力波的传播效应,水平波长和垂直波长分布范围随时间都有所减小.顺风传播的重力波...  相似文献   
103.
The north-western Alboran Sea is a highly dynamic region in which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entrance of the Atlantic Jet (AJ) through the Strait of Gibraltar. The biological patterns of the area are also related to this variability in which atmospheric pressure distributions and wind intensity and direction play major roles.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how changes in atmospheric forcing (from high atmospheric pressure over the Mediterranean to low atmospheric pressure) induced alterations in the physical and biogeochemical environment by re-activating coastal upwelling on the Spanish shore. The nursery area of European anchovy (Engraulis encrasicolus) in the NW Alboran Sea, confirmed to be the very coastal band around Malaga Bay, did not show any drastic change in its bi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dicating that this coastal region is somewhat isolated from the rest of the basin. Our data also suggests that anchovy distribution is tightly coupled to the presence of microzooplankton rather than mesozooplankton. Finally, we use detailed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to evaluate a hydrological-biogeochemical coupled model with a specific hydrological configuration to represent the Alboran basin. This model is able to reproduce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patterns in the region forced by the AJ movements only including two variable external forcings; atmospheric pressure over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and realistic wind fields.  相似文献   
104.
利用NCEP FNL 1°×1°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数据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2018年8月28日至31日由季风低压造成的深圳连续暴雨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暴雨期间,南亚高压稳定少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双脊型并缓慢西伸,北脊阻挡西南季风北上,使得季风低压在双脊之间缓慢西移并发展加强,为持续暴雨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大尺度环流条件。强盛时期的季风低压垂直伸展范围约8~9 km,直至对流层中层,与副高之间气压梯度加大,导致低空急流加强并向下传播,深厚的急流区为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低空急流的向下传播时间早于短时强降水发生0.5~1 h。925 hPa及其以下的对流层底层风场呈气旋式辐合,是重要的抬升触发条件。而1 km以下风场由西南风转为偏南风,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加速上升运动,最大垂直上升速度达0.5 Pa/s,地形对降水具有显著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105.
The study of marine export production is helpful to trace the changes of oceanic and global carbon reservoirs. Dust inpu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spiring marine export production. Measurements of carbonate, Opal, TOC and Corg/N were performed on Core SO202-37-2, which was retrieved from Hess Rise, central North Pacific during the German SO202-INOPEX Expedition, for reconstructing variations of the local export production and dust input. The core age model is constructed via morphologically correlating its foraminifer oxygen isotope record with those of Core H3571 and the LR04 stack. XRF-Ti/Ca can be used as a proxy for dust input and its distribution pattern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Opal content, possibly indicating that dust input may have affected the local export production, i.e. the local export production increased (decreased) with enhancing (declining) dust input during interglacial (glacial) periods. Fluctuations in dust input might be due to southward/northward migration of the Westerly Jet over the dust source regions during interglacial and glacial periods. Although global dust output increased during glacial periods, meridional migration of the Westerly Jet in this area mad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dust deposition in the study area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areas.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2.5°×2.5°再分析资料,选取1991年7月9日、1998年7月21日、2010年7月8日湖北省梅雨期的三次大暴雨过程,对影响三次暴雨天气背景以及暴雨发生所需的动力、水汽、热力条件进行诊断分析。试图总结这类区域性暴雨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三次过程的高、低空急流的位置,水汽输送路径有一定相似性;影响三次过程的中尺度系统为西南涡-切变线。850 hPa正涡度中心、水汽通量散度中心与暴雨落区有较好对应,反映了中低层风的辐合和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降水的维持。三次过程暴雨区域700 hPa湿正压项和斜压项绝对值之和均在0.5~0.6 PVU之间,柱状的水汽饱和区均延伸至500 hPa以上;此类暴雨的预报着眼点为:西南涡-切变线以及低空急流的位置是暴雨落区预报的重点,低层的涡度、水汽通量散度、假相当位温高能舌,以及大气运动的垂直结构对暴雨落区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华南暖区暴雨的一种低层重力波触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观测资料和高时空分辨率区域数值模式,对华南一次锋前暖区暴雨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锋区和暖 区逐时降水呈波列状分布,锋区和暖区 850 hPa散度在各区降水开始之前1~2 h出现剧烈振动,暖区振动比锋区约晚1h;降水时锋区和暖区间各点850 hPa逐时散度增量也呈明显的波状分布.小波分析证实锋区和暖区存在周期相同且差半个位相的波动,波动的特性属于重力波.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暖区暴雨发生之前3 h左右,锋区到暖区之间存在一非常浅薄的低层稳定层,位于950~850 hPa之间.这一浅薄稳定层的存在满足重力波传播的条件,使锋区对流激发的低层重力波沿稳定层从锋区向暖区传播,激发了暖区低层的上升运动,并触发暖区中、低层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导致暖区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数值模式WRF进行二维飑线理想数值试验。通过改变初始场低层湿度和低层环境垂直风切变探讨了初始环境场对飑线在触发阶段与发展初期结构和强度的影响。低层湿度试验表明,增加低层湿度有利于初始启动阶段对流的发生从而使对流系统强度更强;飑线强度增加,对流上升运动增强,更有利于冷池前沿激发出新生对流单体,系统发展更快;同时激发更多降水,冷池强度增强。低层环境垂直风切变试验表明,在飑线触发阶段,更强的环境垂直风切变使对流主体前倾趋势更大,对对流的触发有阻碍作用;冷池和环境垂直风切变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飑线发展的重要机制,基于RKW理论,在飑线发展初期,近地面冷池相对较弱,在更弱的环境垂直风切变作用下更容易使对流结构呈直立状态从而产生更强和更深的上升运动,飑线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09.
一次华南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对1994年5月初华南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MM5相当准确的模拟出此次暴雨过程以及有关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2)在弱的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边界层的中尺度辐合对暴雨的产生起了触发作用。暴雨强度一般随对流层上下部的辐散差值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的降水强度对最大的辐散差值的滞后时间不超过一小时。(3)降水的潜热加热作用对此次暖区暴雨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地面自动站资料和NCEP提供的0.5°×0.5°高时空分辨率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1—2日一次暴雨过程中,湖北西北部与东北部降水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西北部的降水发生在高低空急流发展时期,且西北部很快处于后一个高空急流的右前方,不利于西北部降水持续发生;东北部降水发生在高空急流稳定期与低空急流发展期,高低空急流耦合,诱发中尺度低涡形成,导致持续性强降水。2)水汽输送在西北部集中的时间短,提供的水汽有限;在东北部集中的时间长,提供的水汽充足。3)西北部不稳定能量释放得快;东北部一直存在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该地区天气尺度系统猛烈发展,激发重力波,造成强降水。4)西北部锋生位于随高度向北倾斜的锋区中,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强降水很快结束;东北部锋生位于随高度向南倾斜的暖区锋区中,冷空气与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对峙,产生较强的倾斜项锋生,有利于东北部的长时间强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