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435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177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罗哲贤 《大气科学》1991,15(3):97-104
本文在正压涡度方程中引进短时间尺度周期性热力强迫项。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该强迫项可以引起环流指数准两至三周的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42.
A time-dependent linear model on the equatorial beta plane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Its verticalstructure consists of two active layers with equal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above the thermocline and aquasi-stationary layer with constant density below the thermocline.The results of nurnericat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heat on the equatorial ocean is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wind stress.Nevertheless,through the tropical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the change of wind stress resulting from the thermal forcing may set a determinant effect on the equilibriumand anomalous development of the ocean-almosphere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43.
青藏高原地区云对地面有效辐射的影响:Ⅱ.强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可丽  钟强 《高原气象》1994,13(2):128-134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地面热源观测试验资料,讨论了与云对地面有效辐射强迫作用有关的参数的计算问题,并对这些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晴空、全云条件下的地面有效辐射和云对地面有效辐射强迫作用的年平均日变化振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云对地面有效辐射的强迫作用春夏大,秋冬小,甘孜、拉萨、那曲和改则4站平均的年平均值为-27.2W/m^2。?  相似文献   
44.
罗德里格矩阵在共线方程严密解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共线方程严密解法中,人们习用的是以方位元素X_s,Y_s,Z_s,φ,ω,κ为未知数的严密公式。本文则以罗德里格旋转矩阵的三个独立元素b,a,c取代角方位元素φ,ω,κ,并推导了相应的误差方程式。理论表明,新方法在组成旋转矩阵和计算误差方程系数中只需作加、减、乘、除等运算而不需解求三角函数,因而节省了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45.
台风移动规律的研究 Ⅱ.小地形与边界层的动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支配台风中心移动的基本方程出发,着重分析了小地形(地形高度与台风系统的的垂直厚度相双为小量)的抬升作用和边界层的摩擦作用对台风移动影响的定性特征。结果表明,较高地势对台风有“吸收”作用;边界层摩擦辐合引起的艾克曼抽吸有利于台风产生沿局地流场引导速度方向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46.
从支配台风中心移动的基本方程出发,着重分析了小地形(地形高度与台风系统的垂直厚度相比为小量)的抬升作用和边界层的摩擦作用对台风移动影响的定性特征。结果表明,较高地势对台风有“吸引”作用;边界层摩擦辐合引起的艾克曼抽吸有利于台风产生沿局地流场引导速度方向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47.
A numerical model (two horizontal dimensions, vertically integrated)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tion of long ocean waves, ranging from 20 min to almost 2 h, at Buenos Aires continental shelf. The domain includes the Río de la Plata estuary and the continental shelf together and extends from 33.5° to 40.5°S latitude, and from 51° to 63°W longitude. Sea-level oscillations are modeled by forcing with passage of atmospheric cold fronts and atmospheric gravity waves. Both forcing mechanisms, which have been present during high activity lapses of long ocean waves, are mathematically implemented. After sever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essure and wind fields associated to cold fronts do not generate long ocean waves in the area, though they do produce disturbances with periods longer than the tidal on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so concluded that atmospheric gravity waves are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force long ocean waves.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generation of long ocean waves is highly sensitive depending on the propagation direction and the phase speed of the atmospheric gravity waves. The long ocean wave event detected during the large-amplitude gravity-wave event of 13 October 1985 is successfully simulated. Finally, al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tmospheric gravity waves are a highly effective mechanism forcing for the generation of long ocean waves in Buenos Aires coastal waters.  相似文献   
48.
风应力对热带斜压海洋的强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个线性的具有不同密度、温度的热带海洋两层模式,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对纬圈风应力的响应.解析地求得热带西太平洋温跃层厚度、洋流及海温分布.结果表明次表层温度变化明显要比表层海温变化大,同时在大洋西部次表层发展起来的扰动向东传播能引起海温分布形态的异常.理论结果支持观测己表明的热带西太平洋物理量的变异在ElNino/La Nina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事实.  相似文献   
49.
深埋隧道外水压力计算的解析-数值法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在高水头富水区,抗水压衬砌设计的关键在于外水压力的计算。深埋隧道排水时,沿轴线方向上流入隧道的水量来自于隧道掌子面的前方,当隧道施工足够长度后,可以认为已施工断面的地下水只从隧道两侧向断面内运动,此时可将三维问题处理为二维。对于深埋隧道,当其断面远小于水头时,可处理为一个点井;隧道全断面排水时,隧道断面线可处理为定流量边界。首先建立隧道排水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和经验解析法预测隧道的涌水量,然后将涌水量代入隧道围岩渗流的剖面二维模型,模拟隧道排水时围岩渗流场的分布,再采用作用系数的方法计算出隧道衬砌的外水压力。  相似文献   
50.
平流层温度调整后的辐射强迫的简化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秀兰  石广玉 《高原气象》2001,20(3):271-274
采用石广玉[1] 一维辐射对流模式对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引起的平流层温度调整后的辐射强迫(ARF)进行了计算。参考文献 [1]的瞬时辐射强迫 (IRF)计算的简化公式的形式 ,将ARF的计算结果表示成简单的经验公式。与使用一维辐射对流模式计算得出的ARF结果的比较表明 ,简化计算公式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