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246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81.
武威  顾佳佳 《气象科学》2021,41(1):108-11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 ERA-Interim 0.125°×0.125°分析资料、FY-2G 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7年8 月18-19 日漯河极端降水的中尺度特征及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过程在200 hPa 高空分流区、500 hPa 高空槽以及副热带高压、低层急流切变、地面...  相似文献   
682.
气象卫星数据是遥感应用的核心基石,遥感业务平台是遥感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利用广东省气象局数据中心分布式NAS存储,分设FY 3D、FY 4A数据资源池,通过数据同步和用户管理技术,设计了面向桌面级业务应用的广东省气象卫星数据资源池V1.0。利用SMART和SWAP两大气象遥感应用系统,各级业务人员可快速制作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评估产品。通过上述“云+端”的遥感业务架构,有效解决气象遥感数据不易获取的难题和遥感应用的技术壁垒,为推进省、市、县级气象卫星遥感业务一体化提供了一定的应用示范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3.
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对华南前汛期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简要地介绍了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CM3,由该模式模拟得到降水、位势高度场和风场,分析它的模拟性能。根据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与西太平洋暖池敏感海区(西区)海温的负相关关系,设计了两组敏感性试验,讨论西区海温对华南前汛期降水影响的确定性和可能的物理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当西区为冷水年(暖水年)时,华南降水偏多(少),长江中下游相对偏少(多),相关最好的地区是广东省,与诊断分析结果相符。海温对降水的影响是通过大气环流场来实现的,因此,再用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西区海温异常年大气环流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与CCM3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8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北京VDRAS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2021年7月31日发生在河北中南部的一次弓状强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飑线过程发生在冷涡的背景下,500 hPa涡后的冷空气与850 hPa的暖脊叠加,建立了不稳定层结,在地面辐合线附近触发。(2)雷达回波由分散的对流单体合并加强,强弓形出现时,最大强度值超过55 dBZ,存在径向速度大值区和中层径向辐合等特征,这些都预示地面大风的出现,而回波悬垂预示冰雹出现。(3)雷达反演的风场可以显示飑线的水平和垂直结构,能清楚地指示飑线的出流、入流以及辐合区,对指示飑线不同部位的发展趋势有重要指示意义。(4)地面风场辐合导致雷暴单体触发,雷暴单体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中获得快速发展,发展过程中0~3 km的垂直风切变逐渐增强,低层形成冷池,热力不均匀区域扩大,沿着扰动温度梯度大值区与风场辐合区,新生对流向东向南传播,分散对流单体合并演变为飑线。(5)从飑线发展阶段的热动力结构分析中发现,由倾斜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形成垂直环流,下沉气流增强时,冷池效应增强,低层环境垂直风切变也增强,环境条件的改变是飑线发展的结果,同...  相似文献   
685.
Carefully designed common-pool resource (CPR) management systems can improve water security, but many NGOs and governments do not have the resources and logistical capacity to implement all important features of a system at once. In addition, users’ perception of management features is important to increase buy-in and adoption of a new system. Which aspects of a commons management system do users perceive to be most important? We conduct a conjoint survey experiment about groundwater management with rural residents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Northeast Brazil. We randomly vary five features of a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1) discussion, 2) social sanctions for overuse, 3) rules and penalties, 4) payment, 5) monitor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conditions to users. Each feature increases perceived likelihood of collective well management and individual water conservation. We find that features act as 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in particular, discussion complements monitoring, and payment substitutes for rules. Our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how to study and prioritize the features of CPR management systems to improve water security in other rural, semi-arid regions with groundwater reliance when it is infeasible to implement all recommended features.  相似文献   
686.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ERA5 0.25 °×0.25 °再分析资料及WRF数值模拟资料,对2018年5月19—20日发生在重庆武陵山区一次暖区暴雨过程中尺度环境条件及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演变、触发和维持机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无明显冷空气强迫,斜压性弱,边界层高温高湿,对流层中下层存在明显条件不稳定层结;(2)石桥强降水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演变主要有3个阶段:分散对流组织成东西向带状对流、带状对流断裂后雨团准静止维持、东北-西南向带状对流快速重建;(3)沿武陵山脉分布的边界层辐合线触发雷暴发生,强回波单体沿辐合线移动和加强,形成“列车效应”;(4)石桥东部山顶雷暴冷池出流下山,与环境暖湿气流和地形作用共同维持石桥强降水;(5)山区地形对降水有重要影响,近地面偏东风与石桥西部山体相互作用形成局地气旋性小涡旋触发降水,而受到石桥东部山体阻挡作用,地形性涡旋移速变慢,利于强降水维持。   相似文献   
687.
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分析表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发育湖泊相和三角洲相沉积,湖泊相由滨浅湖亚相组成,可识别出泥滩、混合滩、砂质滩坝微相;三角洲相由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组成,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识别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席状砂,远沙坝微相。不同类型微相不仅控制了本区岩相变化特征、砂体展布特征和砂体的储集性能,而且对砂体的含油气性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滩坝砂体在储集性能和含油气性方面更具优越性,从而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沉积微相的展布对本区岩性油气藏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湖岸线的活动带为岩性油气藏的富集带。  相似文献   
688.
王智  邹兰军 《气象科学》2022,42(3):420-426
2019年4月9日,长三角地区发生了一次罕见的长历时强飑线天气过程。在分析其天气形势背景和发展演变基础上,利用新一代华东区域数值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预报分析,初步分析了其演变过程中的中尺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飑线发生在高空槽前、低层强烈辐合抬升天气背景下,强的垂直风切变、冷空气向南侵入与低层暖湿气流叠加建立了强的对流不稳定层结,是飑线发生发展和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原因。数值模式成功模拟了飑线前部低层暖湿空气上升和后部中层干冷空气下沉这两支入流,以及飑线过境时边界层高度和大气可降水量迅速下降,地面中尺度冷池向东南方向的传播过程,冷池与对流风暴的移动速度基本一致,导致对流前部低层一直有风场的切变辐合抬升,有助于对流维持并发展。  相似文献   
689.
西太平洋暖池表层暖水的纬向运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基于1950~2000年太平洋月平均SST资料,运用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表层暖水的纬向运移特征.结果表明:暖池表层暖水纬向运移的年际(2~8a)和年代际(10~16a)变化都非常明显;表层暖水的纬向运移于1982年前后经历了一次气候跃变,跃变后暖水东界的平均位置比跃变前东移了10个经度;表层暖水的纬向运移对ENSO暖(ElNiño)、冷(LaNiña)事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