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278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0引言1998年8月至2000年1月在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县境内先后发生13次4~6.2级地震。这一组强震事件前,丽江行署地震局前方工作组、宁蒗县地震局根据多年的预报经验两次向中国地震局和省地震局填报了临震预报卡,准确判定了各个阶段的震情发展趋势,较成功地实现了对这组地震事件的临震预报。与此同时,向丽江地委、行署、宁蒗县委、县政府等明确提出了地震应急对策措施和建议。震前行署地震局前方工作组到极震区的烂泥箐乡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为地方政府和震区的人民群众在震前及时实施各项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奠定了基础,对减少灾区…  相似文献   
32.
四川省宁南县主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南县属地质灾害频发区。主要地质灾害点共有31处。威胁675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对城镇发生直接威胁4处,学校威胁3处,度假山庄威胁1处,潜在经济损失达22765万元。本文在详细论述地质灾害体特征的基础上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提出对当地居民构成重大生命财产威胁的共5处,需采取治理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测绘人才工作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批更能适应今后测绘事业发展需要的测绘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4.
作者就某办公楼发生倾斜及裂缝后 ,对其进行建筑物变形观测这一实例 ,就其观测方法和建筑物发生变形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及分析 ,并提出了治理的对策 ,为该建筑物维修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5.
在地震、地磁等交直流两用仪器时,外接蓄电池的无谓放电是一种隐性故障。它的存在,会使蓄电池充电的频率增加、使用寿命缩短。本文以DJ-1型地震记录仪为例,揭示了影响蓄电池无谓放电的原因,定量地分析了蓄电池无谓放电电流与滤波电容及其它因素的关系,并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6.
21世纪初叶中国的贫困形势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共存,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共存,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共存。文章针对我国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反贫困治理结构、妥善解决城镇贫困问题、加强国际间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37.
基于外向型经济战略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及国际旅游创汇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38.
杨定国 《山地学报》2001,19(4):344-348
森林采伐向来是甘孜州经济的重大支柱,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58.63%(1997年)。天然林禁伐影响巨大而广泛,既使经济产出与财政收入锐减,又导致一系列相关 产业萎缩,劳动就业压力增大,研究指出,选择新经济增长点与生长点产业大力加以培育发展迫在眉睫。其中,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绿色产品与绿色食品发展以及天然药物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流通产业等应是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39.
环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环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特征分析,指出其发展过程存在着城市空间格局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重复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发展措施,确保环湖区内城镇体系的持续,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归纳了煤矿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非均一性的表现形式,从地质工程角度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认为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非均一性与软岩及其环境的非均一性和工程因素有关,是这些因素导致巷道软岩力学行为过程与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过程不相适应、非耦合之故。文中总结了相应的控制对策,指出多种对策的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强调要正确使用这些技术对策,必须首先对巷道工程地质进行细致研究,要全面掌握巷道工程地质条件,掌握软岩的力学行为特征。强调支护设计要遵循大变形岩土工程设计的思想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