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0篇
  免费   1109篇
  国内免费   1742篇
测绘学   224篇
大气科学   3030篇
地球物理   1491篇
地质学   1154篇
海洋学   636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253篇
自然地理   67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62.
彭荔红  洪丽玉 《台湾海峡》1995,14(4):334-33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酸雨的研究现状;包括酸雨的来源、成因、模式、影响及防治对策;介绍了酸雨的研究趋势;并着重就厦门地区今后酸雨的研究方向提出也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3.
Densities of major meiofaunal taxa were investigated at 34 sampling stations during six cruises by R/V Beidou to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China from 2000 to 2004, an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s was studied during one of the cruises in 2003. Meiofauna abundance ranged from 487.4 to 1655.3 individuals per 10 cm2. Nematodes and harpacticoid copepods were the two most dominant groups, contributing 73.8–92.8% and 3.5–18.7%, respectively, to the total meiofauna abundance. One-way ANOVA showed no significant annual fluctuation of meiofauna and nematode abundances from 2000 to 2004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However, two-way ANOVA based on six stations sampled in 4 years (2001–2004)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ix stations and the 4 sampling years for meiofauna, nematode and copepod abundance. Correlat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meiofauna abundance was mainly linked to chloroplastic pigments.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uld not be ruled out, however. A total of 232 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 species, belonging to 149 genera, 35 families and 4 orders, were identified.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sampling area were the following: Dorylaimopsis rabalaisi, Microlaimus sp.1, Prochromadorella sp., Promonohystera sp., Cobbia sp.1, Daptonema sp.1, Leptolaimus sp.1, Halalaimus sp.2, Aegialoalaimus sp., Chromadorita sp., Parodontophora marina, Parasphaerolaimus paradoxus, Quadricoma sp.1, Campylaimus sp.1, Halalaimus gracilis, Paramesacanthion sp.1, Paramonohystera sp.1, and Metalinhomoeus longiseta. CLUSTER and SIMPROF analyses revealed three main types of nematode community (or station groups) in the sampling area, including I: coastal community, II: transitory community between coastal and YSCWM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and III: YSCWM community. Each community was indicated by a number of dominant nematode species. Bio-Env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nematode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showed that water depth, sediment water content, organic matter, chlorophyll a (Chl-a) and phaeophorbide a (Pha-a)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64.
65.
于2004年利用3个品系的雨生红球藻(H0、H2和H3)和以去除营养物质的藻液为实验对象,探讨了光强对细胞转化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红球藻虾青素积累和细胞转化有显著影响,并在品系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品系H0在光强≤2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光强在20000~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处于较高水平,而光照强度>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升高而下降;H2品系在光强≤2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光强在25000lx左右时虾青素积累量较高,当光强≥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大幅度下降;H3品系在≤3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随光强的升高而增加,20000~45000lx为虾青素积累较适宜的光强,高于45000lx时虾青素积累量则明显下降。进一步分析得出,弱光导致红球藻虾青素含量较低是光照强度不足、细胞内虾青素含量少的结果,而强光下虾青素含量下降则是细胞受到损伤、细胞数量减少导致的。对比研究发现:在较低光强下(20000~25000lx)H2单个细胞内虾青素积累量略低于H0,但其积累虾青素总量却最高,这是由于此时H2不动细胞增长速率比其它品系高造成的,不过适宜H2积累虾青素的光照范围最窄,它对高光强的耐受性也最差;而H3在较低光强下虾青素积累总量及单个细胞内的积累速率均最低,但是它的适宜光照范围最宽,即对高光强的耐受性最强,在较大的光强波动范围内都可以保证较高的安全转化量,这就使得它在较高的光强下虽然单个细胞积累虾青素的速率仍然最低,积累总量反而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系。  相似文献   
66.
南海北部海区上层水体平均声速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所收集到的南海北部海区的温度、盐度和深度历史资料进行了声速的计算、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上层水体的平均声速场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表层声速的平面分布显示出沿岸水与外海水强弱交替变化的特征,声速等值线的走向几乎与岸线平行,等声速线的值自近岸向外海增加,大陆架外缘海区声速的水平梯度较大;下层声速的分布以环流和水体共同作用的形式出现,50m层声速平面分布的趋势除冬季与表层稍为相似外,其余季节与表层有明显的差别,春、夏季节50m层声速自西向东增加,而秋季与其表层分布相反,自近岸向外海减小;声速的垂直分布受海水升温与降温的影响显著,春、夏季表层海水升温,海表声速最大,声速自海表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秋、冬季表层附近水层降温,声速稍偏低,普遍出现正梯度现象,最大声速移至表层以下的水层,这个深度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随海区的不同而不同.该海区的平均声速有年波动现象,表层波幅最大,随深度的增加波幅变小,至100m水层其波动的位相几乎与表层相反.  相似文献   
67.
模拟酸雨及施磷对水稻土中铅的淋溶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H=3.0、pH=4.5与对照pH=5.6的3种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酸雨及含磷酸雨淋溶下合肥市郊水稻土中铅的释放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经过相当于1 980 mm降水量的淋溶后,铅释放量总体上表现为随着酸雨强度增加累积淋溶量也增加的现象。酸雨作用下,施磷量越多土壤中铅的淋失总量越大。在酸雨及施磷条件下,大兴地区黄褐土中Pb较义城地区水稻土中易于淋失。  相似文献   
68.
成像光谱遥感技术在岩石矿物识别和矿物填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作用,而成像光谱矿物填图的精度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焦点。文章利用高光谱数据HyMap对新疆东天山地区的矿物填图结果,通过引入矿物填绘分布强度的概念,探索性的分析了成像光谱矿物填图与填绘矿物丰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辽宁铁岭市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为活动的加剧造成铁岭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本文采用遥感和GIS技术,以部颁标准SL190-96对铁岭地区1991年和2001年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1986年和1996年的土壤侵蚀调查数据,分析了铁岭地区近15年来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铁岭地区在此期间土壤侵蚀面积缓慢增长,其中强度侵蚀面积在1986~1996年间持续增长,2001年明显下降;中度侵蚀面积在1986~1996年间持续下降,2001年则明显增强;空间分析显示明显恶化的区域有西丰、开原和清河区,具明显改善的为铁岭县,而昌图和调兵山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今后该区水保的重点应放在强度侵蚀的治理,以及土壤侵蚀等级增强的区域。  相似文献   
70.
一种时空数据静态可视化表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慧琼  李德仁  邵振峰  郑春燕 《测绘科学》2008,33(6):116-118,124
本文简要介绍了时空数据可视化的必要性,以及目前人们采用的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将年轮(annual ring)作为时空载体,结合视觉变量对面状地物的属性数据进行静态可视化的方法。该方法将面状地物的同心环按照类似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进行划分,作为空间和时间的载体,不同时期属性数据映射到相应的同心环中,同心环的厚度和色彩的差异揭示了属性数据的变化。最后以武汉市城市管理网格化平台的统计评价数据为例实现了对比率量表数据的时态可视化表达。本文所提出的静态时空可视化方法将面状地物的空间、属性和时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以往静态可视化方法中时间-空间、时间-属性相分离的不足,试验证明了这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