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638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的诗中,有15首记载了公元768和769年唐代荆湘地区连续2年冬季出现的寒冷气候。公元768和769年冬季,洞庭湖及以南的潭州(今湖南长沙)地区出现降雪,公元769年早春甚至出现洞庭湖局部结冰的现象。杜诗记载的冷冬及洞庭湖结冰事件,在其他史料中未曾发现,是对史料中唐代洞庭湖地区寒冷和结冰记录的补充。公元768和769年气候寒冷事件发生在8世纪中叶以后,是公元750年之后唐代气候变冷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992.
在对月探测中,月表物质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数据,是进行月表化学元素及矿物反演与制图的重要信息源。受月球表面地形起伏的影响,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IIM)高光谱数据在开展月表参数定量反演前,须进行月表地形校正,还原月表真实的反射率信息。IIM高光谱数据和常用的美国LOLA月球DEM数据之间存在月球经纬度空间配准不精确的问题,对月表地形校正的精度产生了影响。以月表陨石坑为例,在两幅月球遥感影像上选取一定数量的同名点,使用多项式校正方法进行像元级配准,与直接使用经纬度开展空间配准作了对比分析,发现IIM高光谱数据与LOLA DEM数据之间在经度方向存在平均约3.5个像元的位置偏差,纬度方向存在约1.95个像元的偏差。在此基础上,尝试将地球地形校正中使用的C校正方法运用到月球,探究在微弱大气散射环境下,月球陨石坑地貌的月表地形校正可行性。研究发现,经过像元级空间配准的数据在月表地形校正的效果上,比直接使用月球经纬度进行匹配的校正效果有明显提高。经过匹配和C校正,月表反射率与太阳入射角的余弦值之间的线性相关方程的斜率降低了89.4%,很好地消除月表陨石坑阴影地区和阳坡高亮区域的月表地形效应,恢复月表阴影区域的光谱信息。验证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月表局部遥感影像更接近于月表真实反射率,为后续利用IIM数据开展月表理化要素定量反演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局部聚类的网络Voronoi图生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将网络约束下的Voronoi和空间聚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造局部的聚类分析方法对网络边进行加权,根据实际的点过程性质可以把权重定义为加权或者乘权,进行标准化后与道路段本身长度融合进行计算,依此生成网络Voronoi图,以期理解城市街道的空间特性。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对城市网格管理系统产生的城市事件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灵活的网络约束下的服务区域划分工具,可用于基于网络空间点过程影响下的服务区划分,也可用于系统性地定量刻画城市管理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994.
通过1:5万区调工作,将远景区内孟恩陶勒盖岩体解体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并对各岩体开展了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均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富Si,过铝质,由早到晚总体表现出酸性增强,碱度加大,铝质降低,镁、铁减少的趋势。通过与I型、S型花岗岩对比可知,其属S型花岗岩,主要为壳源物质熔融的产物。LA-ICP-MS锆石测年结果表明: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 (260±34)、(234±1)和(230±1) Ma,代表中三叠世岩浆活动,可认为该区存在印支期构造-岩浆事件。据区内矿产、矿体分布特征及收集的各矿床硫、铅、氧同位素数据,结合野外地质工作,分析了区内岩体、地层、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成矿母岩可能在远景区西部深部,尚未出露;区内岩体和地层在成矿过程中主要承担有利成矿围岩的作用;断裂构造在成矿过程中意义重大,起到导矿和容矿的作用,应在下一步找矿工作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95.
????????????????λ?д????????????????????????????????????????????????????????????????????(TDOA)??λ????????????????(DOP)???????????????????????????????????С???DOP????λ?????仯???ɡ??о?????????λ????????????????????????????????????????????????????????????′??????????????????????????λ??仯????DOP??仯????????????????????????????????????????????λ??????????  相似文献   
996.
对北京54坐标与西安80坐标转换原理进行了论述.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列举了两个坐标转换实例.对“辽宁省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深度研究,获得了全省1/5万各图幅的北京54与西安80坐标转换改正值.对全省坐标转换改正值进行分析,提出了常用的七参数布尔莎模型以及三参数坐标转换适应范围.阐述了利用MapGIS软件进行北京54坐标与西安80坐标转换步骤.  相似文献   
997.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自北向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倭勒根群主体分布于额尔古纳地块,前人将其归属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对新林地区倭勒根群大网子组的上部变火山岩段和下部变沉积岩段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试结果显示:上部变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430.7±4.1)Ma,属早志留世;下部变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最小峰值年龄为(480.1±2.9) Ma,指示其沉积时间不早于早奥陶世。综合文献资料确定:新林地区倭勒根群浅变质岩系是一套时间跨距从寒武纪到早志留世的岩石地层组合,而非新元古代-早寒武世;新林蛇绿岩的构造侵位时间不早于早奥陶世;新林地区的大网子组、兴隆沟地区的早奥陶世沉积与多宝山-伊尔施早奥陶世火山弧构成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早奥陶世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998.
An important unanswered mathematical question in the theory of rotating fluids has been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inviscid eigenfunctions which are usually referred to as inertial waves or inertial modes. We provide for the first time a mathematical proof for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inertial modes in a rotating annular channel by establishing the completeness relation, or Parseval’s equality, for any piecewise continuous, differentiable velocity of an incompressible fluid.  相似文献   
999.
西安入境游客目的地空间意象认知序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春晖  白凯  马耀峰 《地理研究》2014,33(7):1315-1334
选取西安入境游客为研究对象,依托324 份调查问卷中所提取和统计的认知地图相关数据,分析了西安城市目的地空间意象特征,并重点探讨了认知地图类型及构成要素在游客停留天数上的动态变化过程,据此提出了入境游客目的地城市空间意象认知过程。结果显示:① 西安入境游客的认知地图共分为四大类型,其中以空间型为主,单体型、序列型和混合型次之。② 从空间意象认知要素上看,标志物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区域、边界、节点和道路。以钟楼为中心结合城墙以及东西南北4 条大街,构成了入境游客西安城市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基本框架。③ 西安入境游客目的地空间认知过程,在认知地图主导类型上,呈现“空间型+单体型→空间型→序列型(混合型)→单体型”的演变序列,在空间认知主导要素上,则为“标志物→标志物+道路→标志物”的发展序列。这一空间认知过程反映了游客对目的地空间意象的关注重点由个性到结构,再到意义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00.
2001-2010年甘肃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崔丹丹  张耀南  陈广庭 《中国沙漠》2014,34(4):1161-1166
基于长时间序列MODIS影像数据,通过并行计算方法获得甘肃省2001-2010年NDVI序列,利用均值法、最大值合成法、线性回归、Moran’s I指数分析方法,研究甘肃省10年间植被覆盖程度的动态变化、NDVI空间格局以及各生态区NDVI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甘肃省植被分布差异明显,从南到北,植被覆盖逐渐减少,省内植被覆盖总体呈增长趋势,各生态区植被覆盖差异较大,少数生态区内植被退化,整个甘肃省以及各生态区域内都呈现NDVI聚集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