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2001-2002年柘林湾大量营养盐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2001年5月—2002年5月在粤东大规模增养殖区柘林湾及湾外附近海域布设19个测站,对大量营养盐及相关的理化、生物因子进行每月一次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量营养盐的平面分布呈由湾内向湾外、近岸向离岸递减的基本格局,而湾内则表现为西部高于东部的趋势。与外界水体的交换能力、周边地区的陆源排污及湾内海水增养殖业的结构是决定拓林湾营养盐平面分布格局的3个主要因素。调查海域溶解性无机氮、磷、硅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5.92、1.07和37.61μmool/L,与上一周年调查相比,氮的含量略有上升,而磷、硅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5.1%和37.0%。调查海区无机营养盐的周年变化基本上表现为单峰型。受2001—2002年度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02年春季海区的地表径流明显减少,盐度显著升高,由此造成了海区无机营养盐在这一期间的显著低值,这应是海区磷、硅含量比上一周年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从上一周年的氮限制转变成本周年的磷限制(85.0%),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磷含量显著下降的原因,也可能是海区富氮趋势的表现。  相似文献   
362.
地震背景噪声特性及噪声源的分布研究逐渐成为深化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的关键问题.海岛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背景噪声具有相对独特的特征.地脉动(约0.003~1 Hz)是地震背景噪声中能量最强的分量,其激发与特性被认为与海浪运动和固体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但海岛地区地脉动特征与海洋波浪场之间的关系尚未被充分研究.本文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岛地震台站的连续记录数据、波浪浮标的实测数据以及WAVEWATCH-Ⅲ海浪模式的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地震学和海洋学的交叉,分析海岛地区地脉动信号的时频特性及其与海洋波浪场之间的相关性,从海洋学角度对地脉动信号的特征及激发进行探讨与解释.结果表明,海岛地区地脉动信号相对于内陆地区更强,并具有明显且稳定的季节性变化特征:高频地脉动信号(0.12~0.32 Hz)在夏秋季节(5月-10月)相对较弱,而在冬春季节(11月-次年4月)相对较强,与北半球海洋活动季节性变化相一致.此外,海岛地区地脉动主要受周边海域波浪场影响,与周边海域波浪能功率密度及实测和数值模拟所得的有效波高均具有很好的互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可进一步发展利用地脉动观测数据反演海表波浪场的可能,为海洋科学研究中海表波浪场连续观测数据的获取提供地震学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63.
南沙东部海域构造位置特殊,油气资源丰富,其构造过程对认识南海形成演化意义重大.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资料分布不均,其地层系统和主要构造变革面属性认识尚不清楚,尤其具有断坳转换性质的裂陷结束不整合面地质时代和意义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运用连井剖面对比、地震相类比方法,对该海域多道地震资料进行系统的构造-地层综合解释,重点厘定了T7、T6和T5三个与裂陷结束相关的不整合面.研究表明,裂陷结束不整合面具有抬升剥蚀、断块掀斜、挠曲变形、拆离滑脱、沉积相突变等特征,且具有东北早西南晚,南侧靠陆早、北侧近洋晚的带状时空迁移规律.结合南海构造演化、地层岩性和沉积环境变化分析裂陷结束不整合面的构造含义,认为该界面是南海岩石圈破裂、洋脊跃迁、挠曲前隆、陆陆碰撞、扩张停止等一系列构造事件在不同构造位置单次或多次叠加的构造-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364.
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主动区土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深大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主动区土压力现场试验,依据基坑工程时空效应理念,研究分析了在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锚支护体系的受力特性,得出了主动区土压力随开挖进程发展而变化的分布规律,对类似深大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时的土压力计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5.
以2005-2006年江苏省帆式张网渔获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黄海南部黄鲫资源的时空分布、群体组成结构以及产卵群体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黄海南部黄鲫主要利用渔期为春季3-5月、冬季1月或12月.春季高产渔区主要分布在大沙渔场的西南部和吕泗渔场的东部,冬季和秋季高产渔区相对靠近或较春季高产渔区偏东.黄鲫高产渔区的分布无明显季节变化特征.黄鲫渔获群体主要由体长70-110mm、体重0-15g的个体组成,产卵群体的平均体重范围为8.7-12.0g.与1981-2000年的研究结果相比,黄鲫个体小型化越趋显著,当前利用个体偏小.  相似文献   
366.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数据,采用三角剖分算法、最近邻点搜索、插值法和趋势分析法,分析新疆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新疆AOD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地域差异明显,南疆AOD明显高于北疆,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天山北坡经济带。(2)北疆AOD年际变化不明显。2014年最高,2005年最低,年均值在0.15~0.18。南疆则呈明显的年际变化。最高值出现在2006年,为0.42;最低值出现在2017年,为0.22。(3)新疆AOD呈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春季最大,秋季最小。(4)2003—2019年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北部、东南边缘和北疆沿天山北坡经济带AOD增量明显。  相似文献   
367.
2001—2002年粤东柘林湾浮游动物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2001年4月-2002年4月,利用生态学方法对粤东柘林湾浮游动物进行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粤东柘林湾浮游动物有桡足类34属60种,枝角类3属3种,及端足类、磷虾、糠虾、多毛类、毛颚类、被囊类、水母和各种浮游幼体虫.浮游动物的群落构成小型化趋势明显,因为体长不足0.6 mm的小型优势种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和鸟喙尖头(氵蚤)(Penilia avirostris)在浮游动物总个体数中所占比例合计高达57.1 %.浮游动物的种类数、总个体数和生物量的平面分布模式大体相似,即湾外大于湾内,外侧大于内侧,东部大于西部.总个体数与生物量的周年变化曲线与水温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高峰位于高温季节的8-9月,低谷位于冬季2月.调查期间柘林湾浮游动物非常丰富,年均总个体数达15.8×103 ind/m3,生物量达227.8mg*dW/m3.在单一调查年度内,浮游动物丰度与水温、浮游植物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不同年份,浮游动物丰度与浮游植物密度则表现为负相关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