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8篇
  免费   1335篇
  国内免费   1951篇
测绘学   171篇
大气科学   4013篇
地球物理   790篇
地质学   1161篇
海洋学   327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87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气象因子的华中电网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各种节假日负荷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利用气象因子作预报变量, 使用动态的综合线性回归和自回归相结合的混合线性回归方法及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进行华中电网日负荷和日最大负荷及日最小负荷的预测。对12个月共365天的独立样本试预报表明, 该客观方案对华中电网负荷的预测精度可满足业务调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62.
现代地裂缝在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存在 ,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在详尽分析了山西榆次地裂缝的各个致灾因子的基础上 ,利用GIS技术建立了地质学意义上的专题层 ;然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出了地裂缝灾害活动性的评价模型 ,并建立了地裂缝活动性的评价系统 ,对榆次地裂缝进行了灾害活动性评价 ,为榆次市城建和国土规划等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20 0 1年 11月 14、 15日新疆喀什台记录到 86次振动事件 (“奇异震群”事件 )。为识别其性质 ,应用波谱分析、偏振分析等方法 ,对该事件和同范围构造地震的地震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 :(1)喀什“震群”的全波列衰减比构造地震的全波列衰减快很多 ;(2 )与构造地震的速度谱相比 ,“震群”的频谱相对较为“集中”,而构造地震的则较为“发散”;(3)“震群”位移谱的拐角频率和卓越频率均较构造地震的相应量高出一倍多 ,且离散较小。通过对喀什“奇异震群”这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这一事件极有可能是人工事件  相似文献   
64.
新疆北部降水的气候分布特片及其对ENSO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研究了新疆北部地区近50年(1951-2000年)全年各月降水的气候分布特征和各季降水的年际变化规律,重点揭示了北疆多雨季节(4-7月)及其各月降水量对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SST和南方涛动指数SOI的显著响应关系,并用前期SST和SOI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北疆地区雨季水量的预报方程。该方程可用于北疆地区雨季降水量的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65.
根据位于巩乃斯河谷的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近30年来的年最大雪深、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观测记录,用平均差值法、最小二乘法、自回归滑动平均法检验了天山西部中山带积雪、冷季降水、冷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天山西部中山带积雪呈增加趋势,近30年来年平均增加1.43%,与青藏高原、南极大陆及格陵兰冰盖表面积雪积累增加相一致。天山西部中山带冷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也是增加的,其中冷季降水平年平均增加0.12%,而冷季气温升高了0.8℃,积雪与冷季气温之间存在着弱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冷季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积雪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气候变暖引起的冷季降水的增加对积雪增加的贡献大于由于冷季气温升高而造成积雪减少的贡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气候变化对洮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过去40多年来,洮河流域主要产流区甘南高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对引洮工程的引水区——流域上游40多年的实测水文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降水和径流总体下降趋势非常明显,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降水径流减少更多,达35%;而气温则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没有降水径流的下降幅度大。由于气候升温变暖、草原载畜过量以及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气候干旱化、山区水土流失加剧、草原植被退化和沙漠化,这一切都将对未来引洮工程发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7.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urbanization‐ and irrigation‐induced increases in summer precipitation totals in central Arizona. Maximum precipitation impacts are hypothesized to occur downwind of the Phoenix area in the Lower Verde basin. Results from statistical tests indicate that summer precipitation totals in the Lower Verde basin are greater than totals in nearby basins. Precipitation totals in the basin also appear to be equivalent to totals at more monsoon‐impacted stations in eastern Arizona. While this research is preliminary, the results do provide encouraging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anthropogenically enhanced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 Arizona.  相似文献   
68.
针对红板岩材料在岩土工程中所表现的大量模糊的和不确定的因素等特点,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借助于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进行了对该材料的力学本构特性进行了神经网络模拟研究,提出了隐式本构模型的思想和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对该岩石的流变试验结果进行学习,获得了以网络权值结构保存的力学特性知识,由此得到了表征红板岩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隐式本构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岩土类材料本构关系的模拟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神经网络技术在地面沉降区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武建强  余勤 《江苏地质》2003,27(3):171-174
复杂的第四系沉积环境构成地面沉降的地质背景,在对比分析第四系厚度、地下水位、含水层以及软土层发育程度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易发区进行识别。除基岩出露区外全区共被划分成4类块段,这种分布与第四系条件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经检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70.
50a来洮河流域降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洮河流域 40多年水文实测资料分析表明 ,由于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 ,流域降水和径流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 ,降水与径流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下降的线性斜率分别为 - 0 .86~ - 1.34mm·a-1和 - 1.5 7~ - 3.36m3·s-1·a-1;而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 ,其上升的线性斜率为 0 0 2℃·a-1.降水的减少和温度的升高已经导致甘南草原荒漠化 ,使许多湿地和湖泊干涸 ;径流的减少和温度增加在近2 0a来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