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53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4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用设计的求定常方程数值解的方法,计算了超低急流和边界层逆温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超低空急流的形成除要求逆温强度Is≥0.11k/10m外,还要求逆温层具有相当大的厚度,这些结论和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较一致。利用上述方法还进一步讨论了地转强迫强度对超低空急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对流层高层偏北气流在梅雨暴雨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翟国庆 《气象学报》1998,56(1):68-76
文中对江淮梅雨暴雨过程中的高低空流场特征及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上部青藏高原东侧常有高空偏北大风轴汇入南亚东风急流中.在这支强北风轴北端发现高空辐散和辐散的增长.亦即有利于低层辐合上升的持续、发展和加强;表明了低层西南急流与高空青藏高压东侧的偏北强风轴之间的次级环流圈,有利于梅雨暴雨的持续.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对1996年我省首次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冷空气南下的过程中,遇到西南气流加强,锋面逐渐在武夷山脉一带静止,雨区停滞在我省中部、南部地区而造成的。当冷空气补充南下以后,静止锋和切变线形势才被破坏。另外,雨势的再度加强与西南气流加强、冷空气补充南下有关。  相似文献   
134.
气象与航空     
吕炯 《气象学报》1935,11(2):69-75
近年以来,自各国航空事业突飞猛进而后,航空气象之研究与组织,日益完备。良以测候之组织不严密,天气之变化,无从推测,各地之气象状况,亦不能明辨。如此而欲求其航空之安全,盖亦难矣。欧美先进国家,有鉴于此,对于航空天气部之组织,力求精密完备,每一飞机场,均设有天气部,专司测绘天气图,预报天气,与驾驶员以天气上之指导(?)航空天气部之事务极忙,因欧美航空事业特别发达,夜间亦有定期飞航,故天气部之工作,昼夜不停,在飞行航线上,又广设测候所,对于天气之观测,时时报告中央航空天气部,随时检  相似文献   
135.
竺可桢 《气象学报》1930,6(5):120-127
民国十八年九月十六号至二十一号,在丹麦京都哥哥海根,举行第七届国际气象台台长会议。是项会议,每间六年,仅集一次。各项科学,本无国界;而气象一科,尤赖国际之合作,世界各国际气象台各种行政问题,胥於  相似文献   
136.
書報述評     
《气象学报》1941,15(1):44-46
Isentropic AnlysIs(等位温層分析)*,C.G.Rossby著,載美國氣象學會氣象業報,18卷,6-7期之201-210頁:應用位置溫度和比較濕度二因子來分析天氣,不過是氣象界近数年間的事,但他在氣象學演進的過程中,却放出了異樣的光彩,因為這兩因子,不但富保有守性,並且還有動力學的意義。現在我們分析天氣、不僅僅從經驗上或實際上可以體會得到,並且在理論上也奠定了鞏固的基礎,因為現在的分析法,已從平面進到立體,二度進入三度。在一九二八年Bergeron發表了‘天氣三度分析論’,我們對於天氣的  相似文献   
137.
138.
“菲特”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副高突然加强西进,中低层高压带加强,在台风北侧形成高压坝和强盛偏东气流,是台风路径突然西折的主要原因;(2)"丹娜丝"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副热带高压的南落,有利于副高南侧偏东急流的维持和加强,对"菲特"路径的突然西折起一定作用。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双台风"效应对"菲特"登陆前进一步西折具有决定作用;(3)高低空急流的配置,产生了动力场的耦合作用,加强了台风的对流活动,所释放的潜热可以补偿海温降低的影响,对"菲特"在近海强度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4)"菲特"的强度和环境风垂直切变的演变规律基本一致,较低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是"菲特"在近海强度维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9.
结合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过程,对L波段高空观测系统在观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及处理办法做以汇总,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山东半岛南部一次沿海强降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12年9月21日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强降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强降雨是在500hPa第1个西风槽过后第2个西风槽逼近的过程中产生的,850hPa以下为偏南的向岸风,且风速随时间增大,形成偏南的超低空急流,持续地向沿海输送水汽和能量,造成水汽辐合、湿度增大、对流有效位能升高。产生强降雨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远小于内陆地区。2在向岸的超低空急流的左侧产生中小尺度的涡旋和辐合上升,海岸地形抬升作用使得上升运动加强,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强降水。3在雷达回波中,小尺度的对流单体沿海岸线向西南方向发展,后期在日照附近的沿海形成弓状回波,向东南海区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