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46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1.
应用1960—2012年呼伦贝尔市日统计资料,对呼伦贝尔市日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的天气类型。结果表明:(1)呼伦贝尔市日的时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年际变化在均值附近波动,且呈现减少趋势;日季节性分布不均匀性明显,夏季7、8月是日最多的月份,秋、冬季节次之,春季4、5月是日最少的月份。(2)日的空间分布随地形、地貌差异很大,林区日明显多于牧区和农区,林区北部根河市年均日数4.14d,为最多,牧区西部的新巴尔虎右旗年平均日数仅1.69d,为最少。(3)的天气分型以高空影响系统分为7种类型,其中高压脊型、槽前型和冷涡(槽)底部型为天气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612.
天情况下,室外采集到的图像易受到噪声干扰,质量降低,清晰度下降。在对常用的几种图像去方法的对比分析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结合暗原色先验去的快速算法。通过小波分解可求出近似环境光,对环境光,大气光的估计,可对原图像进行复原。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不但去效果明显,图像色彩丰富,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行时间,提高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613.
能见度是影响飞机能否正常起降的重要气象条件。通过对能见度的变化特征研究,可以得出能见度在不同季节、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出现的时间段和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低能见度现象主要是由大引起的,分析的成因对了解和解释低能见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重大意义。根据郑州机场实际情况,采用13小时人工观测的数据格式,利用郑州机场1998-2002年的观测资料对郑州机场的能见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郑州机场低能见度现象97%是由引起的,其中辐射和平流引起的低能见度现象占76%,是造成低能见度现象的主要的的类型。在影响郑州机场能见度的四种类型的中,辐射和平流发生的频率高,平流影响持续时间长,融雪对能见度的影响最大。逆温层和低层丰富的水汽是辐射和平流形成的条件,在今后对的预测中,应首先考虑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614.
淮安一次雾霾过程的污染物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12年6月9-11日淮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次严重霾天气,PM2.5、NOx、CO、SO2等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次霾过程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这次连续霾过程中,SO2的质量浓度都在0.049 mg/m3以下;NOx、PM2.5、CO的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反相关,并在整个霾过程中出现两个峰值,均出现在能见度低于1 000m的过程中;在霾天气过程中,中低层一直维持一个逆温层结,其中四个时次中逆温层底在975 hPa,逆温层顶在925 hPa附近,这种稳定的大气垂直结构不利于大气湍流、水汽的垂直交换以及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为霾的长时间维持创造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整个霾过程中,近地层始终维持偏东风向,能见度在风速下降的时候随之下降,在风速增大的时候随之增大.应用轨迹模式分析表明,有利的天气条件和大面积秸秆燃烧的结合是造成这次淮河下游连续霾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15.
南京冬季辐射雾雾水沉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年11月15日至12月29日在南京市郊开展的外场观测试验所获取的滴谱、三维风资料,利用涡度协方差法,主要分析了南京冬季辐射过程中的水沉降特征,并探讨了一次辐射与辐射—平流水沉降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辐射成熟阶段的水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90%以上;发现20μm以上的大滴对沉降起主要贡献,而大滴主要受重力沉降机制影响,重力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82%,而水的湍流沉降量相对较小;直径7μm以下与40μm以上的滴对总沉降量几乎无贡献;的液态水含量与水沉降量之间线性相关,说明液态水含量对水沉降量有直接的影响,水沉降集中在能见度50 m以下的强浓阶段;辐射发展阶段近地面小滴在湍流扩散作用下以一定的周期向层上方输送,使得水通量谱具有明显的振荡特征,而辐射—平流水通量谱不具有振荡特征。  相似文献   
616.
岭闪长岩呈单式岩株状侵入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岩中,在闪长岩内部和接触带发现了铁矿体。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307.7±0.8)Ma,于晚石炭世侵位。岩石具有正的εNd(t)值(3.1~4.6)和相对低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43~0.7046),Nd模式年龄为695~818 Ma,在87Sr/86Sr(t)-εNd(t)图解上位于地幔趋势线上,表明地幔是闪长岩的源区,但Th含量(1.61~3.24μg/g)和Th/Ta比值(6.1~7.9)较高,指示受到了陆壳混染作用的影响。因此认为,该岩浆可能是由玄武质岩浆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而发生分离结晶作用后形成。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岭闪长岩虽然保留有岛弧岩浆作用的痕迹,但其实是板内环境的产物,是在西天山增生造山结束、伊犁微陆块与塔里木板块发生块体间旋转时侵位的,其成因可能与伊犁微陆块内造山带根部拆沉作用或局部形成的挤压-伸展的构造转变带有关。  相似文献   
617.
辽西凌源地区雾迷山组沉积特征与层序地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野外露头等资料,对辽西凌源地区迷山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按陆表海潮汐作用将迷山组沉积环境分为潮上、潮间和潮下3个相带,建立了迷山组的沉积模式。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特征,对迷山组层序进行了探讨,划分出4个二级层序和22个三级层序,系统地阐述了每个层序的岩石、构造及体系域等特征。层序界面主要以浅水环境(特别是含暴露标志)的沉积物及沉积构造作为识别标志,其中SQ1为Ⅰ型层序,Ⅱ型层序则较为发育,SQ2-SQ22都为Ⅱ型层序。研究区迷山期处于浅水陆表海沉积环境,沉积体系域以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为主,普遍缺少低水位体系域或陆棚边缘体系域,同时,也不具备形成凝缩层的环境,以最大海泛面沉积物与深海中的凝缩层相对应。  相似文献   
618.
西双版纳地区雾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复杂地形上的三维非定常模式,用于研究西双版纳地区的生消规律。模式详细考虑了湍流、长短波辐射、凝结、蒸发、重力沉降等影响因子,特别注意了植被和气溶胶辐射效应对的生消的影响。利用本模式对山谷风及的生消过程进行了实况模拟,结果表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19.
西双版纳冬季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演变过程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是著名的热带雨林多区。 1 997年 1 1月 2 3~ 30日 ,实施了一项的外场试验计划。文中利用勐养站观测的宏、微观资料 ,重点分析了的微物理结构及演变特征 ,并结合的宏观发展 ,讨论了的微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620.
为适应航空飞行和气象安全保障工作的需要,将辐射大中能见度<500m的分立出来作灾害研究;分析其形成的气象条件、主要特征,并进行合理归类;提出辐射灾害的常规预报方法、统计定量计算预报方法及综合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