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根据干旱的农业气象指标,应用近5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遂溪县干旱的气候规律,并提出一些防御干旱的对策。分析表明,遂溪县出现春旱或秋旱的机率高达93%,基本是十年九旱,同时出现中等以上程度春旱和秋旱的机率为20%;春旱重于秋旱,春旱高发期的相隔时间明显缩短、频率加大,秋旱相隔时间较长,连续2年出现重秋旱的机率较小。  相似文献   
24.
山西省位于华北大平原西面、黄土高原东部,大多在海拔1000m以上,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省内各地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特征是冬干春旱,夏秋降水年际变化大,干旱是山西的主要气象灾害,常使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是造成贫困地区的重要原因。因而采取防旱抗旱措施,特别是优化系列措施,减轻干旱危害,提高降水利用效率,是发展旱地农业及扶贫的重要途径。 玉米是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的40%。有关分析研究表明,晋中是黄土高原春季大旱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晋中介…  相似文献   
25.
通过 1 997~ 1 999年在河北省衡水半干旱地区对冬小麦进行耕作、覆盖、底墒和补水灌溉等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田间试验研究 ,在拔节期以有限水分胁迫效益指标 ( 55% )为依据 ,制定出脯氨酸含量大于 0 .30 g/ 1 0 0 g为小麦受旱的生化指标 ;选取土壤水分、叶面积系数、生物量、补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小麦受旱程度的特征量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了平均每实施一项抗旱技术 ,可使小麦增产 4.3% ,以深松 覆盖 足墒综合配套技术增产效果最明显 ,可增产 2 7.0 % ,水分利用效率达到 2 0 .1 kg/ ( mm· hm2 ) ,其次是深松 覆盖 欠墒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6.
为了揭示棉田盖草防旱技术的气象效应,利用2004~2005年连续两年7~8月小区对比试验资料,对进行此项技术的保墒防旱、调温调湿等气象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田盖草有一定的保墒防旱作用,越是在干旱天气条件下,其保墒防旱效应越明显;棉田盖草的调湿控湿效应较为明显,对预防棉花行间空气湿度过大引起烂桃较为有利;棉田盖草还有一定的调温效应,尤其在伏旱高温期,其调温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