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大棚结构式池塘培育的美洲鲥初次性成熟亲本的生长特性。【方法】2016年7月12日至2017年4月20日测量408~690日龄美洲鲥雌雄亲本的体长、体质量、性腺质量,统计分析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长、体质量及肥满度。【结果与结论】美洲鲥初次性成熟时,雌雄亲本的体长L与体质量m关系均呈幂函数增长相关,雌雄方程分别为m=0.015 8 L 3.000 2(n=77,R2=0.961 6,P 0.01),m=0. 008 7 L 3.185 0(n=62,R2=0.980 2,P 0.01),幂指数接近于3,均呈等速生长;雌雄亲本肥满度随生长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雌雄鱼肥满度最高值分别出现在617、601日龄;雌鱼个体略大于雄鱼;雌雄亲本生长均可分为稳定生长期和滞长期;雌雄亲本的体长、体质量生长曲线均为有拐点(tr)不对称S型三次函数曲线,雌雄体长方程分别为Lt=-1.176 3×10-6 t 3+1.848 7×10-3 t 2–0.905 733 t+163.714,Lt=-1.288 7×10-6 t 3+2.022 1×10-3 t 2–0.990 363 t+176.202,体质量方程分别为mt=-8.127 66×10-5 t 3+0.131 311 t 2–67.850 8 t+11 535.128,mt=-6.924 07×10-5 t 3+0.111 565 t 2–57.101 9 t+9 580.315(n=9,R20.95,P 0.01),雌雄亲本体长生长拐点分别位于524、523日龄,体质量生长拐点分别位于539、537日龄,生长速度拐点前较快,拐点后明显下降。雌雄亲本分别在430日龄前和421日龄前,体质量生长速度出现负值;在617日龄后,雌雄亲本因性腺发育出现生长滞缓甚至微弱的负生长。  相似文献   
102.
大棚里,一行行整齐的菜架上,到处悬挂着绿莹莹的瓜果,它们鲜嫩欲滴、茁壮成长,充满希望;大棚外,一串串新鲜豆角、一根根带刺黄瓜、一个个鲜嫩苦瓜整齐地摆放在专用的蔬菜箱里,几十个手脚麻利的社员正忙着对它们精选、装箱、过磅,喜悦的心情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相似文献   
103.
国土资源部门在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北合、王瓜、良塘3个行政村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后,北合村委连片整合2313亩土地已成功流转,让制糖企业和群众都得到了实惠;王瓜村连片种植3000多亩红花四季豆,已被广西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远销区内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广西壮族自  相似文献   
104.
桂南地区春季三连栋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南地区春季三连栋塑料大棚内外的光、温、湿特征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棚内透光率很低,仅为40%~48%,多云天气相对最高,阴天最低,棚内透光率低对降低地温影响明显,使晴天及多云天气在温度较高的10~16时前后地温出现"温度逆转"现象,最大降幅超过7℃,但对气温影响不明显;棚内日平均气温增温0.9~2.1℃,晴天最大,阴天最小;棚内各土层平均增温值随土深而增大,20cm处增温最大,达3.0~4.4℃,但晴天与多云天气棚内地表0cm出现负增温,晴天高达2.4℃,多云天为0.2℃,10~16时最大降幅达6~12℃;多云天与阴天日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高于棚外4%~6%,晴天无差异,但增湿效果在各时次分布极不均匀.文章还通过数理分析,建立了棚内外150cm光照与气温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湖南郴州邓家塘砷污染区水稻田抛荒后自然恢复的植被和旱地(蔬菜)两大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植物中砷含量,分析了当地居民砷暴露途径,并进行污染区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砷污染程度对抛荒农田自然恢复植被类型有显著影响。在轻度污染条件下,植物物种数量中等但总生物量最大;在中度污染条件下,植物物种数量最多;在严重污染条件下,植物物种数量最少且总生物量最小。恶性杂草雀稗是自然恢复植被物种丰富度的直接控制因子。当地蔬菜可食部位砷浓度超标现象严重,呈现出叶菜类>葱蒜类>根茎类>果菜类的趋势。人体通过食用蔬菜摄入的砷量在春夏和秋冬季节分别为每日41μg/kg体重和每日29μg/kg体重,都超过了WHO限定的安全标准(每日21μg/kg体重)。  相似文献   
106.
太湖地区冬小麦田与蔬菜地N2O排放对比观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3年11月8日至2004年6月5日对太湖地区相邻的蔬菜地和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冬小麦田,在当季不施肥情况下的N2O排放进行了田间同步对比观测,分析了N2O排放时间变化以及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农业管理措施对N2O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播种前的耕翻(表层大约7cm土壤旋耕)处理不会明显改变稻麦轮作农田整个旱地阶段的N2O排放总量,但却使小麦生长季初期的N2O排放明显减弱69%(p<0.01,p为相关概率),使小麦生长季后期的N2O排放明显偏高2.6倍(p<0.05),而对其余时间段的N2O排放作用不明显。与长期实行稻麦轮作的旱地阶段农田相比,由稻田改种蔬菜20多年的蔬菜地,其整个观测期的N2O排放总量比免耕处理小麦田同期的排放高85%(p<0.05),比耕翻处理小麦田同期的排放高99%(p<0.01)。蔬菜地N2O排放偏高的原因是土壤速效氮,特别是铵态氮含量明显偏高(p<0.01)。  相似文献   
107.
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普通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探索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针对蔬菜生产、运输、供销、消费、宏观管理各环节上经常有关的空间信息,以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作为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分析、模拟、显示、输出、传输、发布的手段,通过流畅的信息,疏通各环节的障碍,把菜篮子这一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08.
植石群  李衍雄 《广东气象》1996,(1):24-25,37
反季节蔬菜生产是指利用地区热量条件的特殊性,发展非正常季节的蔬菜生产,使蔬菜市场供应超前或滞后,改善淡季蔬菜供应。近年来石灰岩地区利用高海拔地区夏季气候较凉爽的特点,发展种植夏季反季节蔬菜生产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如阳山县1990年利用高海拔地区种植反季节蔬菜15个品种,面积733.3公顷,总产8000多吨,总产值800多万元。1993年连州市种植反季节蔬菜1166.2公顷,总产值3115万元,仅种菜一项,年收入超万元的农户全县有315户,曲江、乳源、乐昌、连南和英德等县市都有种菜致富的农户。因此,石灰岩地区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109.
运用气候保证率的方法,结合多年来喜温蔬菜的习惯定植期,确定以地面最低温度≤0℃为喜温蔬菜定植期的霜冻指标,以终霜冻日的保证率在80%的日期为喜温蔬菜安全定植期的指标。并提出了安全定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0.
广西山区夏凉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庞庭颐 《广西气象》2001,22(1):47-51
对广西山区夏凉气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喜凉蔬菜的建立猕猴桃产业,是发展山区经济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