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09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48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粪大肠菌和细菌总数在夏秋季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夏、秋季对长江口及毗邻海域(长江口、杭州湾和舟山海域)进行了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调查研究,并分析了近10年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夏季长江口及毗邻海域表层水体分大肠菌数平均值20个/L,仅长江口的西部海域粪大肠菌群数量在40~80个/L之间,其余海域基本未检出;秋季表层水体粪大肠菌群数量平均为101个/L,变幅范围为20~24000个/L,其中横沙一带海域存在1个数量为105个/L以上的高值区;夏季长江口及毗邻海域表层水体细菌总数平均为6.4×102cfu/mL,变幅范围为2.0×102~7.3×103cfu/mL,高值区位于舟山群岛以东海域、长江口的中北部及南部等海域,细菌总数在103cfu/mL以上;秋季表层水体细菌总数平均为4.7×103cfu/mL,明显高于夏季,变幅范围为1.3×103~1.8×104cfu/mL,高值区主要出现在长江口东南部、杭州湾西部、舟山海区的中北部等海域,细菌总数在104~105cfu/mL之间;1996—2005年期间,全海域及各海区粪大肠菌群数量在1999年均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在1996—1999年间海域的细菌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数量逐渐减少,估计与海域的有机污染程度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城市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近几年来,舟山地质灾害现象明显增强,尤其是2004、2005两年,发生数量和发生频率大幅度提升。本文针对舟山地质灾害现象,通过实例分析成因和防治措施,并提出笔者的一些观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0年4月3日在舟山外海观测的25hLADCP海流数据与CTD连续观测数据,综合利用Thorpe方法、功率谱分析、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测站所在海域的小尺度湍混合参数进行估计,分析并讨论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上混合层湍流所致的垂向翻转尺度普遍大于下混合层,较大尺度翻转均出现在潮位峰值附近,涨潮时段混合明显大于落潮时段且半日周期,1/4周期显著。该站点存在明显的"上强下弱"双密度跃层现象,湍动能耗散率、湍混合率也呈现出"表强底弱"特征。弱跃层中近惯性频率的内波和近半日潮频率的内潮信号最为显著,而强跃层中则是高频内波和近半日潮频率的内潮信号明显,上下跃层及其之间伴有间歇性强湍流发生。上混合层平均的湍混合对风应力的响应要快于对海流的响应,底应力是下混合层水体湍混合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作者参与忻州市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对系舟山一带的新构造运动进行了观察,重点观察了区内继承性断裂、山体间歇性上升的标志(夷平面、河流袭夺、河流阶地、冲洪积扇)、新断陷盆地,对所取得的资料综合分析对比,将区内喜马拉雅运动划分为三个构造阶段,并其进行了构造应力场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对白斑综合症多发的虾蟹混养塘内三疣梭子蟹体内病毒含量进行定量跟踪检测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显微镜及病理切片,对室内经口服、注射两种回感模式处理已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濒死三疣梭子蟹体内病毒含量进行实验验证,并观察其体内主要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受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的三疣梭子蟹存活与死亡取决于蟹体内病毒含量,当病毒含量≥109拷贝/ml时均进入濒死或死亡阶段,其主要器官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舟山本岛北部灌门水道及邻近海域潮波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4年在舟山灌门水道及邻近海域获取的同步潮位和潮流资料,对该海域的潮波特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分析过程中发现的主要半日分潮经过灌门水道时振幅有较大幅度减小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截面积急剧变化的水道,潮波势能向动能的转换是产生主要半日分潮振幅减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结论或许有助于解释M2分潮波通过舟山群岛海域振幅明显减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浙江国土资源》2005,(5):50-51
在现代工业文明日渐显露其丑陋的一面,为了寻找一方净土许多人不得不远离家园的今天,被专家称为人类最适宜居住的海岛生态型城市的舟山,倍受世人瞩目,万众神往.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人为努力的结果.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们,为此付出了艰苦努力和巨大心血.舟山国土系统排头兵汤传龙,就是这其中突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舟山群岛的开化历史有史前(新石器)和史后(春秋战国)两部分的历史。作者根据传说联系出土出海文物,运用专业技术进行逻辑推理探讨,试图导出“塌东京”的所在地,在现今的舟山所属海域──黄大洋;并且还提出了“塌东京”和“长崇明”的必然因果关系。如果文中推断符合实际的话,那么对于发掘研究舟山海域的古文化──新石器时期的舟山海域及陆域的原始社会发展过程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冬季的岱山岛,充满着冬日的生机,水天相连,岛海相依,海岸港湾蜿蜒曲折,犹如一幅天然的画卷. 岱山岛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年来,岱山内外兼修,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走出一条有海岛特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SWOT-AHP分析法对舟山海岛休闲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方面设定指标14项,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舟山海岛休闲产业有良好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舟山海岛休闲产业面临的形势,依次为:机遇、优势、劣势、威胁,产业优势和机遇处于利好位置,但同时面临着一系列如缺乏统一规划、产品特色不突出、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竞争中同质化情况明显等问题。针对此现状及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市场宣传,提升知名度、倡导生态旅游,提升环保意识、加强产品创新及人才培养等建议,以促进舟山海岛休闲业的稳步发展,给舟山及我国海岛休闲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以实现我国海岛休闲产业的品质化与多元化,促进海岛休闲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