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460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476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紫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栽培海藻,全世界紫菜初级产品的年产值占人工栽培海藻总产值的2/3。目前我国的紫菜栽培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紫菜育苗是必不可少的生产步骤和关键,决定全年生产的成败,常规的紫菜育苗期通常仅限于每年晚秋的10~20d内,受到海况气象条件和育苗管理水平的制约,不能适时采苗和优质苗网的育成率低,出现苗期大面积病烂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这正是目前普遍采用传统的紫菜贝壳丝状体室内水槽育苗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2.
介绍影响海藻(尤其是大型海藻)主要营养盐(N,P,C)吸收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及水流)对营养盐主动吸收过程中的能量提供,酶含量和活性的影响以及水流对藻体周围营养盐离子进入细胞的调节;化学因素(营养盐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形式、海水介质的pH)对海藻选择吸收不同形式营养盐离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调节过程;生物因素(藻体形态、组织的类型及海藻的年龄和营养史)通过细胞内不同水平营养库的积累和相互转变而对海藻营养吸收和同化的调节;N代谢与C代谢的生化偶连关系。  相似文献   
13.
裙带菜褐藻糖胶的分离及部分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裙带菜为原材料,采用水提法从裙带菜中分离褐藻糖胶,Sevag法去蛋白,乙醇分步沉淀法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裙带菜褐藻糖胶的最适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8 h,加水量为1∶30,在最适条件下的提取率为1.72%,蛋白质含量为5.44%。同时本研究对部分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是特性粘度为5 m pa.s,pH为8.50,含有硫酸基。  相似文献   
14.
从数据管理及后期应用的角度提出了数据平台的要领,讨论了该数据平台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在分类与组织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字典。同时,还基于该平台探讨了测井曲线库及图形库的建设方法,并实现了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分析我国1980年来耕作土壤有机质的实测数据,对比研究了9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两个时段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并对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实测点位(或区域)耕作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在此期间略有增加。其中,华北黄淮海潮土和褐土区、下辽河平原棕壤农业区和长江以南的水稻土区增幅分别达19%(0.24 kg/m2)、14%(0.29 kg/m2)和16%(0.29 kg/m2);相反,云南砖红壤区、东北和内蒙的黑土和黑钙土区有机碳损失,下降幅度分别达27%(1.01 kg/m2)和3%(0.11 kg/m2)。黄土高原的黑垆土和黄绵土区,山西北部的褐土区、新疆西北部的灌耕土区没有明显变化。两时段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气候带总体一致,但20年间有机碳含量变化与80年代初的初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碳含量在低值区增加与近年来农田轮作、施肥和灌溉面积增加等农作措施的改善有关,而高值区的下降则与耕作时间短、强度大和初始含量高有关。根据现有耕作土壤与未耕作状态的碳损失状况估算,如果能在未来30~50年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使土壤有机碳损失量恢复50%,则华北、西北、华中南、西南和东北地区分别可能具有约51%、26%、7%、17%和30%的增长空间,指示我国耕作土壤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甘糖酯对大鼠体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rokinase PlasminogenActivator,u PA)活性的影响 ,采用溶解圈中和抑制法和发色底物法检测了大鼠口服甘糖酯后体内u PA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甘糖酯可提高大鼠体内血液的纤溶活性 ,主要表现为 u PA活性升高。以不同剂量的甘糖酯连续喂药 10 d后 ,发现喂药组大鼠 u PA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喂药组大鼠血浆 u PA活性升高同喂药剂量正相关 ,在 0~ 10 0 mg/ kg的剂量范围内 ,随喂药剂量增加而升高。提示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甘糖酯可提高大鼠体内 u PA活性 ,激活纤溶系统 ,提高血液纤溶活性 ,表现出良好的抗栓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肝素酶Ⅰ(来源于Flavobacterumheparinase,EC4.2.2.7)对人工合成的且含有与抗凝血酶Ⅲ特定结合位点的肝素五糖(SHP)的酶解作用,并对酶解作用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利用强阴离子高效液相色谱(SAX-HPLC)对酶解混合物进行分离,利用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波谱(1H-NMR)技术对得到的二糖和三糖的结构进行确证。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被作为肝素反向试剂的肝素酶Ⅰ可水解人工所合成的肝素五糖,从而使之丧失抗Xa因子活性。  相似文献   
18.
碳水化合物的组合合成是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用于进行生物活性筛选的寡糖及拟糖物。液相与固相合成技术可以极大地加快药物研究与开发进程。作者针对该技术在碳水化合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地下管线的数据采集和建库是实现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提出了针对目前非开挖敷管数据三维数据采集和整理结合CAD进行三维成像的思路,与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实现地下管线的系统高效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东昆仑库木艾比热孜地层、侵入岩的致矿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5万区域矿产调查中,利用数量繁多的化探数据,以各元素总体变异系数和本底变异系数的差除以本底变异系数,构成致矿因子.按致矿因子大小,筛选出有价值的成矿元素信息,对区域地层和侵入岩进行致矿性评估,是有效利用化探数据开展不同地质体成矿地球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东昆仑库木艾比热孜地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对地层、侵入岩的致矿性研究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