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5篇
  免费   3507篇
  国内免费   3175篇
测绘学   1065篇
大气科学   12262篇
地球物理   2546篇
地质学   4170篇
海洋学   2694篇
天文学   334篇
综合类   993篇
自然地理   1423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712篇
  2020年   652篇
  2019年   1003篇
  2018年   675篇
  2017年   425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669篇
  2014年   1040篇
  2013年   869篇
  2012年   1070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1055篇
  2009年   1193篇
  2008年   1148篇
  2007年   1061篇
  2006年   1148篇
  2005年   1139篇
  2004年   1012篇
  2003年   875篇
  2002年   838篇
  2001年   751篇
  2000年   594篇
  1999年   543篇
  1998年   576篇
  1997年   552篇
  1996年   566篇
  1995年   530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333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54年   4篇
  1943年   9篇
  1941年   11篇
  1938年   7篇
  1936年   8篇
  193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掌握澳门附近海域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及特征,对于合理安排澳门海洋海岸工程疏浚泥的海洋倾倒,防止造成海洋污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1997—1999年连续三年对澳门附近主要区域的海洋沉积物采样测定结果,通过分析认为澳门附近海域沉积物污染具有下列特征:1)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油类含量普遍较高,除了总Hg外均高于珠江口海区的其他港口;2)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澳门内港受船只排污、码头作业、陆地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是澳门附近海域沉积物污染最为严重区域;3)受水质交换的影响明显,澳门外港、路环岛东北等区域受珠江径流影响水质交换较快,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含量较低,而内港由于水质交换较差,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含量相对较高;4)与沉积物的成分组成(吸附)有关,大部分污染物与沉积物中粉砂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粉砂对污染物质有较广泛性的吸附能力,尤其是Cu、Zn、Cd、油类、有机质。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对成都10个重污染日进行天气学分析,将污染浓度与气象要素进行聚类、研究了重污染日形成原因及污染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SO_2、TSP日平均浓度分级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超新星完整样品的分类概况,依次转述了各类超新星光谱观测的新进展。两颗特殊Ia型超新星-SN1991T和SN1991bg一的发现对原先认为Ia型超新星是均质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对Ib/Ic型超新星应加以特别关注,II型超新星SN1993J和SN1987K由光极大时的II型演化星云类似于Ib/Ic的光谱,对传统的超新星I型和II型的区分提出了质疑,对某些特殊II型超新星也许列为“IIn”型,其Hα  相似文献   
54.
CygX—1硬态高能光子的时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屈进禄  李惕碚 《天文学报》2001,42(2):140-147
硬X射线和软射线光子的时延时研究主能辐射的一个重要方面,傅里叶交叉谱常常被用于教育处硬软光子之间的时延,但是交叉说示能在高于30Hz的傅里叶频率上从CygX-1测量到有统计意义的快速光变,由李惕培在时域上发展的交叉相关函方法能有效测量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时延,利用此交叉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了不同观测时期CygX-1硬态高能光子时延 的性质,分析结果表明,CygX-1硬态在短的尺度(<0.1秒)上存存在有意义的时间延迟,并将短时间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和各种CygX-1硬态模型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55.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6.
用随机介质模型方法描述孔洞型油气储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洞型储集层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在空间分布上变化剧烈,规律性差,其地球物理参数(如速度、密度、弹性参数等)在空间上的变化很难用传统的层状介质模型进行刻画.本文借助随机模型方法,研究孔洞型储层中不同孔洞尺度、分布密度与模型参数的关系,建立反映实际孔洞油气储层介质地球物理参数空间分布统计特征的随机介质模型,以更方便地对孔洞型油气储层进行描述,并为碳酸盐岩孔洞型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57.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区1901-2002年近100 a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西风指数资料,分析了20世纪全球变暖的两个较明显时期在该干旱区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和太阳活动对干旱区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中部干旱区对20世纪全球发生的两次暖期的响应特征是有显著差异的.对1920-1940年代全球发生的第一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并没有响应,仅在其东部的季风影响边缘区有响应;而对1970年代以后发生的第二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都作出了响应.冰岛低压的异常加深、同时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显著增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的异常减弱,以及西风指数的异常增强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气温偏高的可能原因,可以初步解释研究区整体对20世纪全球两次暖期响应不同的原因.太阳活动作为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对干旱区气温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且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二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盘山山前地下水与矿泉水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揭示变量和样品之间在成因或空间上联系的对应分析,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盘山山前地区地下水和矿泉水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盘山山前存在地下水和矿泉水污染;局部范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食品厂等企业的排污引起的,污染成分主要是Cl-和NO3—N,主要污染地区是塔院地区,其次是西大佛塔至南营,污染程度与至污染源的距离有关;大部分地区存在三氮面状污染,农业氮肥的施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铁同位素的MC-ICP-MS测定方法与地质标准物质的铁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详细报道了在低分辨和高分辨模式下运用MC-ICP-MS进行Fe同位素比值高精度测试的方法,对Fe同位素测定过程中谱峰干扰、基质效应、浓度效应、仪器测试的长期重现性等问题进行了评估,并对两种运行模式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在95%的可信度范围内,所建方法的外部精度优于0.5ε/ainu,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并且低分辨和高分辨两种模式下获得的Fe同位素测试结果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地质标准物质GBW07105(玄武岩)和GBW 07111(花岗闪长岩)进行了Fe同位素测定.相对于Fe同位素国际标样IRMM-014,GBW07105的Fe同位素成分为:ε57Fe=1.9±0.3(20),ε56Fe=1.3±0.2(2σ),ε57/56Fe=0.6±0.1(2σ);GBW 07111的Fe同位素成分为:ε57Fe=1.8±0.4(2σ),ε56Fe=1.2±0.2(2σ),ε57/56Fe=0.6±0.1(2σ).  相似文献   
60.
30天记录的潮汐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目前,存在着不断增长数目的短期(例如30天)潮汐观测记录,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潮流观测记录已从自动记录仪器获得。这些资料需要人们去分析、研究和利用。多年来,人们通常用经典的调和分析方法来分析短期潮汐记录,而这些方法仅仅提供人们一些预先确定了的分潮的信息。事实上,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浅水分潮,而这些浅水分潮则是地区特征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