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785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41.
一次飑线转向和强度演变的雷达回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栋  何齐强 《气象》1992,18(9):35-39
利用单站雷达回波资料,揭露出飑线的走向和强度演变的客观事实和详细过程,结合其他气象资料和当地的地形条件,对其演变的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对强对流天气监测和短时预报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2.
1前言日本气象协会从1995年春启用了以关东地区为监视范围的雷检测系统,并开始了雷的实况监测及雷的信息服务。引进的雷检测系统是法国Dimensions公司生产的SAFIR(SystemdeSurveilanceetd'AlerteFoudreparI...  相似文献   
43.
选取2019年3月—8月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平煤矿区发生的ML 2.0—2.9天然地震、爆破、塌陷等9次震动事件,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波形特征分析基础上,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方法开展时频波谱分析,提取不同类型事件的时频特征。结果显示:(1)天然地震频率成分丰富,且高、低频分布均匀,P波在约3 Hz和8 Hz处存在2个峰值,S波存在多个峰值;(2)爆破事件的时频谱相对集中,以低频为主,P波频率峰值约5Hz,信号主频随时间变化,大致呈线性降低至1—2 Hz;(3)塌陷事件频率成分以4 Hz以下的低频为主,P波无明显峰值且频率成分单一,主频出现在2 Hz左右的面波。本文结果可为今后该矿区震动事件类型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前贵州在短时临近降水预报客观算法方面研究匮乏,而短时强降水常常给贵州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将短时临近降水预报应用于气象防灾减灾、电网输电线路安全预警、水利防洪自动化方面是未来重要的研究应用方向。本文基于灾害天气短时临近系统(Severe Weather Automatic Nowcast System,SWAN)的定量降水预报(QPF)产品进行0~2小时QPF外推试验研究。利用贵州省地面自动站数据、SWAN 输出的1h-QPF产品、SWAN 1h定量降水估测(QPE)产品。选取2018年3次典型暴雨个例进行试验,采用融合订正技术,利用相似离度算法对降水强度位相进行调整、Weibull分布算法对降水极值分布进行订正、改进后的交叉相关法(Improved Cross-correlation Extrapolation Method,COTREC)进行降水外推预报。通过主客观检验对比,初步说明基于Weibull分布算法的降水极值订正对降水极值分布有很好的模拟效果。融合订正外推的贵州省短时临近定量降水预报产品(Nowcasting precipitation forecast of GuiZhou,下文简写为GZ_NPF)在大于5mm以上量级降水的TS检验中评分更高。GZ_NPF的空报率明显降低,但空报率降低的代价是漏报率相对提高。GZ_NPF总的相对误差减小,格点总降水量与实况总降水量更为接近。试验说明新的融合订正外推算法提高了0~2h短时临近降水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45.
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和临近预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李向红  薛荣康  唐伍斌 《气象》2006,32(9):60-66
利用位于桂林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5年5月5日影响广西桂林的锋前强飑线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飑线整体演变和内部对流单体演变表明:此飑线为后续线型和断续线型的结合。由镶嵌在飑线中的小尺度超级单体造成对流性大风。对流单体并入飑线前,可发展为成熟的超级单体,有TBSS和BWER等特征,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可达70kg·m-2,造成局地大冰雹。可根据VIL值确定大多数强风暴位置和辨别带有大冰雹的风暴,对强对流天气做临近预报。  相似文献   
46.
深圳市短时、临近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简介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基于多普勒雷达、中尺度自动站网资料,深圳市气象局2005年开展了“短时、临近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的研究。系统提供了强对流天气自动报警功能,包括预警业务流程、短时预报制作和发布、预报查询、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系统的开发采用java和jsp语言编程,能够有机地与深圳气象台现有业务系统融合,并将业务管理融入系统中,减轻了预报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47.
运用新一代雷达的探测资料分析,对桂西北地区一次冰雹大风过程的强度、移动方向作指导性预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长春机场夏季有无雷暴的雷达回波最大高度、≥40dBz强核的高度、回波强度及回波移向移速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识别有无雷暴的临近预报雷达回波指标,并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49.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中尺度模式短时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利用中尺度模式ARPS(The 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及其资料分析系统ADAS(ARPS Data Analysis System),将国内新一代多普勒雷达(CINRAD)反射率及径向风资料直接用于中尺度数值模拟,通过一次华北地区暴雨过程的模拟对比试验,分析了雷达资料对初始场的改进效果及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雷达径向风资料对初始风场进行调整后,自近地面到对流层顶的u,v,w都发生了变化,调整后的初始风场在对流层中层变化最大.(2)利用雷达反射率进行微物理调整和云分析能调整初始场中的云水信息,使得雷达回波附近3 km以下的水汽混合比(qv)增加,4 km以下的雨水混合比(qr)增加,对流层(约10 km以下)的云水混合比(qc)增加,4~9 km的对流层上部云冰混合比(qi)和雪混合比(qs)增加.ADAS通过非绝热初始化调整温度场,从而得到了一个动力和热力上平衡的初始场.(3)模拟的1 h雨量与实况的对比表明,同时利用雷达反射率和径向风改进过的初始场能明显增强3 h内的降水强度和落区预报,改善中尺度数值模式短时定量降水预报.模拟的1 h流场对比分析表明,经雷达径向风调整后,能够在初始场中增加气旋性涡旋等中小尺度风信息,明显减少模式的spin-up时间.(4)通过对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对模式初始场和模拟结果影响的对比分析发现,雷达径向风主要是改进初始风场,而雷达反射率主要是改进初始场中的湿度参数,增加初始场中云水等的含量,调整温度场.通过模拟的6 h降水对比发现,利用雷达径向风调整初始场后,对降水模拟有一定的改进,但效果不甚明显,而雷达反射率资料对定量降水预报改进效果明显,同时使用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资料改进初始场后对降水的模拟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50.
韦丹宜  吴桂忠 《广西气象》2006,27(A01):62-63
运用新一代雷达的探测资料分析,对桂西北地区一次冰雹大风过程的强度、移动方向作指导性预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