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184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480篇
海洋学   271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25年   1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1999年—2003年5年中,西南地区部署了下列水工环地质太调查工作:(1)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2)西南红层找水勘查示范;(3)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干旱县地下水资源调查;(4)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调查;(5)长江上游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6)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7)云南省、四川省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估;  相似文献   
42.
地域分异是地球表层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地段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差异。为了研究不同区位土壤侵蚀问题,从土壤生态景观及系统论出发,运用地质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环境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子,使土壤侵蚀问题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为一不对称的断块一环组合,土壤流呈现向长江、江汉盆地中心轴带辐聚、单流向特点。景观空间异质性形成的首要驱动因子是大地构造背景,以房县一襄樊一广济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地壳物质组成和构造发展史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现代气候带、降雨量、温热程度及土地利用等差异,造成了湖北省区域土壤地理、土壤生态的分异,形成湖北省土壤生态带、区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宏观格局;其次大兴安岭一武陵山深部构造陡变带两侧新构造运动强度差异、大别造山带构造强烈隆升,导致土壤侵蚀强度的西强东弱、南北强中间弱的态势;成土母岩差异性决定了土壤可蚀性的多变;空间上“土壤侵蚀内城区”分布在湖北省的周边地区,经济贫困、管理落后,这一地区的经济水平与水土流失间形成“自反馈作用”,这一现象在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3.
新书介绍     
《地质论评》2004,50(5):470,519-519
  相似文献   
44.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热播,使苏武这一历史人物重新浮出水面。苏武于西汉天汉元年(前100年)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遭到扣押,威武不屈,被迁至北海边牧羊。坚持19年之久,才被遣回。当时的北海,就是今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南部的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泊,蓄有世界淡水总量的1/5,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45.
天津地区表土PAHs含量的多尺度空间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因子克立格分析方法,分析了天津表土16种PAHs之间多尺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天津表土PAHs在空间上可以划分三种尺度:块金尺度(0~5km),小空间尺度(5~10km)和大空间尺度(10~50km)。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16种PAHs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相关性,具有空间尺度相关性。这种空间尺度相关性,是由于不同的空间污染过程造成的,有助于下一步的多尺度空间污染源的判断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识别。  相似文献   
46.
2003年“雪龙号”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对沿途海洋大气进行采样,分析其中气相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气相中主要是2-4环的多环芳烃,其中菲为主要的化合物,平均占到总多环芳烃的55.1%。在整个航程的广泛区域尺度内,气相总多环芳烃浓度在1043.9-92993.1pg/m3。空间分布上,远东亚的海面>北太平洋海面>北极圈以内海面;总多环芳烃的浓度随纬度升高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通过Clausius-Clapeyron方程对浓度和温度相互关系的分析表明,温度是控制气相多环芳烃长距离传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山东半岛海岸带面临着各类复杂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受到了多环芳烃(PAHs)等持久性有机物的污染,本文研究了整个山东半岛典型海岸带62个站点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和潜在风险进行解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中16种PAHs总含量为0.06~3191.40 ng/g(平均值262.08 ng/g),与国内外海岸带相比,山东半岛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PAHs整体污染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但个别站点的PAHs含量偏高。运用特征比值法、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解析研究区PAHs主要来源为木柴、煤炭、油类的燃烧以及油类泄露的联合作用。采用效应区间低值法(ERL)和中值法(ERM)对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周边所有站点及威海、青岛周边个别站点苊、芴浓度位于ERL值与ERM值之间,但多数站点对生态环境潜在负面效应很小。山东半岛典型海岸带中PAHs对生物的毒副作用尚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极少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8.
文章综合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卫星资料,对2015年8月2—3日发生在鄂伦春旗南部的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特征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空槽和850切变线形成前倾结构,前倾槽结构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700、850hPa西南急流对鄂伦春旗低层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加之地面、850hPa东南急流辐合上升,增加了大气层结不稳定度,这两支急流在鄂伦春旗上空形成了强烈的水汽通量的辐合。与地形因素相关联的近地面层切变辐合促成下边界层辐合是此次暴雨过程的触发点,其附近陆续生成的中等强度块状的对流单体,形成暴雨。此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影响云带主要由有序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组成,降水时空变率大,雷达回波强度达到60dBz,走向与低空切边线移动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49.
孙晓波 《探矿工程》2016,43(9):47-51
油气上窜速度对钻井施工中下一步施工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在总结分析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实际对传统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加以修正,并对修正后的公式中涉及到的参数进行了逐一分析,在不影响正常施工工序的条件下使公式中各参数取值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通过现场工程测试,该方法简单实用且计算准确性较高。该计算方法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也具备较强的现场可操作性,通过大量的实践检验后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0.
为寻找天然抗污损活性化合物,以抗硅藻附着活性为导向,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半制备高压液相色谱对分离自海绵的芽孢杆菌UST050418-715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抗硅藻附着活性物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活性物质结构。从菌株UST050418-715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7种具有抗硅藻附着活性的环二肽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环(L-亮氨酸-反式-8-羟基-L-脯氨酸-)、(2)环(L-缬氨酸-L-脯氨酸)、(3)环(D-脯氨酸-L-亮氨酸)、(4)环(L-脯氨酸-D-亮氨酸)、(5)环(甘氨酸-L-脯氨酸)、(6)环(L-苯丙氨酸-顺式-8-羟基-D-脯氨酸-)、(7)环(L-苯丙氨酸-反式-8-羟基-L-脯氨酸-)。说明海绵附生芽孢杆菌UST050418-715代谢产物中存在大量环二肽类化合物,可以帮助宿主海绵实现对硅藻附着的化学防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