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淹没范围模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平原水网地区多属大河三角洲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当遭受洪涝灾害后,经济损失极为严重。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采用河网非恒定流计算方法,洪涝的发生过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洪涝的淹没范围,为及时掌握洪涝灾情,制定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岩溶负地形的分类与浸没时间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文兴  郭纯青 《中国岩溶》1999,18(2):177-182
本文对不同类型岩溶负地形的体积空间进行数学描述,按不同的指数对负地形进行分类,并给出有关泄水时间的数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广西红水河沿岸的岩溶峰丛洼地、峰林谷地为例,计算不同类型的负地形从最高水位到泄干水所用的时间,分析不同类型的岩溶负地形与岩溶浸没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
周期性的淹没或出露是洪泛型湖泊湿地的重要物理特征,湖泊湿地的淹没动态对其生态过程有显著影响。三峡工程运行以来,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引发了剧烈生态效应,而目前研究尚未对后三峡工程时代的鄱阳湖淹没动态演变进行系统量化,也制约了对其驱动下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演变原因与机制的了解。鉴于此,本研究结合水文站实测数据与遥感观测资料,以淹没开始时间、淹没结束时间以及淹没历时3个变量共同表征湖泊湿地淹没动态,从站点及全湖尺度分别对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的变化趋势、量级及显著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鄱阳湖湿地淹没开始时间在64%的湖区被推迟,推迟速率约为1.10天/年;仅在入江水道及碟形湖小幅提前,且提前趋势并不显著;(2)鄱阳湖湿地淹没结束时间在72%的湖区显著提前,提前速率约为1.46天/年;仅在有闸控工程的碟形湖因延迟泄水而有所延迟;(3)受淹没开始时间推迟而结束时间提前的影响,鄱阳湖湿地淹没历时在70%的湖区显著缩短,缩短速率约为2.19天/年,而在有闸控工程的碟形湖则有所延长。本文从站点与全湖尺度分别给出了基于实测而非模型模拟的鄱阳湖淹没动态...  相似文献   
94.
Marco GEMMER 《湖泊科学》2003,15(Z1):173-183
本文回顾了欧洲洪水影响评价技术.突出的问题是怎样处理洪灾及如何使洪灾损失降到最低.很明显在长江流域开展洪水风险和潜在的损失评价非常有意义.而现有的欧洲洪水影响评价技术难以在长江流域直接运用.我们对其进行了若干修正,并引入了基于GIS/RS的综合水文水动力和最小损失评价模型,该模型己经较好地运用于长江流域洪水影响评价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95.
96.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dimensional (3-D) tidal current in the Oujiang Estuary ar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in situ observations. The Oujiang Estuary has features of irregular coastline, complex topography, many islands, moveable boundary, and submerged dyke, therefore, a 3-D numerical model on an unstructured triangular grid has been developed. The σ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the moveable boundary and submerged dyke treatment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in the model so it is suitable for the tidal simu...  相似文献   
97.
在洪水灾情监测中,快速准确的获取淹没区域和洪灾面积,对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2017年美国圣路易斯洪水为例,基于Sentinel-1 SAR数据,利用变化检测和阈值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大范围洪水淹没提取,将VV/VH极化数据分别与从同期Sentinel-2光学影像中获取的洪水淹没范围进行比较,评定极化方式的洪水适用性优劣程度。不同的SAR极化数据对洪水监测的适用性不同,通过绘制各极化不同时期的后向散射横断面线来分析多极化中的散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Sentinel-1 VV/VH极化数据均能以超过82%的高精度识别出洪水,VV极化洪水提取时产生的误判更少;在同样的区域,相较于VH,Sentinel-1 VV极化信号的散射程度小了约28%,在洪水中的信息敏感,更适用于洪水灾害的淹没范围监测。  相似文献   
98.
山洪灾害风险雨量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明章  林昕  游立军  唐振飞  高建芸  张容焱 《气象》2013,39(10):1325-1330
“Floodarea”为德国Geomer公司开发的水动力淹没模型,该模型以GIS栅格数据为基础并根据曼宁公式建立二维水动力动态演进。上清溪流域为福建山区无水文资料的典型小流域,选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域境内及周边气象站的降水记录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暴雨过程中流域的逐时面雨量,根据地表覆盖类型数据计算流域的地表产流系数及地表水力糙度。根据降水资料及1:10000数字高程模型,利用“Floodarea”对该流域内2010年6月18日的洪水过程进行再现淹没模拟;通过对比洪水过程中受灾点的实际淹没水位和模拟水位的差异,修改地表产流系数和地表水力糙度2个参数,从而对模拟过程中水流速度及淹没水深进行调整。结果表明,模拟洪水过程中受灾隐患点处最高淹没水深及时间与实际过程基本一致,达到了较好的模拟效果。通过分析流域洪水过程模拟结果中受灾点的逐时淹没水深与流域逐时面雨量的相关关系,可进一步推算流域受灾隐患点处不同等级淹没水深的临界雨量。  相似文献   
99.
本文应用VRGIS(Virtual Reality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建立水库工程水土流失三维可视化动态仿真模型,实现库区的空间信息可视化。以福建省东圳水库为研究对象,建立水土流失区域三维虚拟地理信息系统(3D-VRGIS),生成水土流失现状以及库区生态环境三维场景。并结合水土流失中水淹分析要素与三维空间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及其区域定位监控的可视化处理,为减少水土流失危害,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00.
碳酸盐岩台地广泛发育及其淹没事件是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地层的重要特征之一.基于岩石学、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资料等对扬子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演化、淹没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沉积演化分为宝塔一临湘期碳酸盐台地沉积和五峰期深水、浅水陆棚沉积两个阶段;淹没事件开始于五峰初期,主要受控于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