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0篇
  免费   2619篇
  国内免费   3203篇
测绘学   1207篇
大气科学   5215篇
地球物理   2606篇
地质学   3657篇
海洋学   2421篇
天文学   313篇
综合类   1037篇
自然地理   2846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524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613篇
  2014年   1043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862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774篇
  2009年   876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860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737篇
  2004年   557篇
  2003年   616篇
  2002年   562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372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398篇
  1997年   416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4年   5篇
  1942年   5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海平面变化定量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调了水深、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不同及相互关系。论证了应用实测地层厚度计算海平面变化时可以忽略压实作用,在较长的时间间隔内、水深的变化可能与海平的变化一致。探讨了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于炳松 《沉积学报》1996,14(1):33-39
在以往的沉积学研究中,常常用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讨论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上超点变化曲线与肖尔布拉克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超点变化曲线与相对水深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在寒武纪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后者除早期有一快速上升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相对水深变化虽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但单凭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的研究是难以对海平面变化作出正确估价的,还必须综合考虑基底沉降、沉积物供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机模拟结果也证实了,在碳酸盐台地的浅水处,当基底沉降速率较低时,无论是海平面上升还是下降时期,相对水深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为了能从露头剖面的地层层序中来了解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作者改进后的Fischer图解和数学方法对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剖面进行了海平面变化的重建,结果发现,它们与上超点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了海平面变化对沉积层序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利用露头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规律。只有在排除了不同沉积背景上基底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给速率对沉积层序的控制效应后,才能从露头剖面?  相似文献   
993.
北极巴罗Elson湖过去450年气候与环境变化记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阿拉斯加巴罗地区Elson湖长60cmAB—67钻孔岩芯提供了过去450年连续的高分辨环境变化记录。综合分析210Pb测年、沉积物粒度、有机质、化学元素和微体古生物化石等资料,一致反映出巴罗地区过去450年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存在如下3个阶段:1)大约1540~1740年,为低海面寒冷时期;2)1740~1827年,为气候转暖-海侵过渡时期;3)1827年至今,为继续海侵-气候波动变暖时期。其中1800年前后和1940年前后,气温较高。1921~1993年巴罗的气温记录说明,北极地区气温不仅有明显的10a和60a周期变化,而且年平均温度变幅极大,达4.5℃。显示极地气候变化特别强烈并不反映大幅度升温。近20年来的变暖趋势是1827年以来自然的气候波动变暖的继续。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利用1986-1990年我国14个具有地理、气候代表性的日射观测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我国地面反射率的若干最新特征,为认识和研究我国地理和气候变化提供了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我国人均粮食变化的地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郭柏林 《地理科学》1996,16(3):238-244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反映粮食供给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阶段和地理特征,并探讨了其与粮食增产的关系,对因地制宜调控人粮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李秀彬 《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列为“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渐加强。本文论述了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涵,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项目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7.
我国太阳辐射量区域性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查良松 《地理研究》1996,15(2):21-27
对我国近35年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观测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从70年代开始,我国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量普遍减少,变化趋势分别为-246MJ/m2·10a和-16.8MJ/m2·10a,减少量最大中心在长江流域。太阳散射辐射量在东北、华北以及南方地区增加,在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减少。此外,用太阳辐射量倾向率的形式归纳出我国四种典型的区域性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大地测量学在全球变化中可以在下述三个方面作出贡献。一是精确测定地壳运动、为大地构造、地幔对流及其动力学机制、为预报和预防地震、地质灾害提供基础信息。二是测定海平面变化,为研究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为预报和预防沿海地区海浸灾害提供基础信息。三是测定极区冰冠、格陵兰冰盖、山区冰川的体积消胀,为研究全球性水循环和全球变化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