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8篇
  免费   1907篇
  国内免费   2873篇
测绘学   684篇
大气科学   5390篇
地球物理   2013篇
地质学   2017篇
海洋学   1093篇
天文学   349篇
综合类   402篇
自然地理   820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542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83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本采用我国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的对流层大气高度参数ht和对流层内温度垂直梯度βt参数月均值资料,估计了对干大气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平高度ε=10°-20°时两参数的变化可引起干大气时延周年变化的幅值分别为1-5mm和2-15mm;ht的周日变化也可引起大气时延周日变化约1mm,因此,对于1ps级精度的VLBI物理模型,ht和βt不应当采用测站的固定常数值。  相似文献   
12.
在丽江高美古前期选址工作的基础上^[1-2],二期选址的望远镜地面高度的确定工作于2000年11月3日至2000年12月16日进行,采用30m铁塔的温度脉动测量装置,对6#选址观测点的近地面大气湍流进行反复多次测量,得到近地面不同高度(4-30m和8-22m)上每夜温度结构系数CT^2的平均值,对观测取得的资料作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得到高美古6#观测点的望远镜地面高度为13~15m。  相似文献   
13.
Using the monthly wind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ata, southern meridion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el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Mode (IOD) events in the Indian Ocean are for the first time described and examineS. The divergent wind and pressure vertical velocity are employ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ells. During the four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positive IOD events, the anomalous meridional Hadley circulation over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shows that the air rises in the tropics, flows poleward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sinks in the subtropics, and returns back to the tropics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The anomalous Hadley circulation over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is opposite to that over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During positive IOD events, the meridional Hadley circulation over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is weakened while it is strengthened over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IOD index and the indices of the Hadley cells also proves that,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s are evident in every IOD event over the period of record.  相似文献   
14.
饶长辉  姜文汉  凌宁 《天文学报》2001,42(2):134-139
分析以观测系统焦面上和探测器测到的太阳表面米粒结构的对比度与观测系统口径,大气湍流相干长度以及系统探测灵敏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口径,不同大气湍流相干长度以及不同系统探测灵敏度时的米粒结构对比值计算结果,此外还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4300 m高度上的高能宇宙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有恒 《天文学进展》2003,21(4):318-333
随着γ射线天文学的兴起,10年前在西藏高原海拔4300m的羊八井谷地,出现并成长着一个国际知名的宇宙线实验站。其中日合作的ASγ阵列在国际同类实验中,首先观测到了蟹状星云的Multi-TeV稳定γ射线发射及活动星系核Mrk 501在1997年、Mrk 421在2000年的Multi-TeVγ射线强爆发,独家测出了反映太阳和行星际磁场状态的宇宙线太阳阴影的偏移并将之用于太阳活动变化的监测,利用高海拔优势及乳胶室和Burst,探测器与阵列的联合实验进行了超高能宇宙线能谱和成分的研究。以高阻板探测器(RPC)地毯式阵列迈入≈100GeV空白能区的中意合作ARGO(Astroparticle physics Researchat Ground-based Observatory)计划,已进入大规模安装调试阶段。欲牢固占领Multi-GeV-TeV能区和满足对高可变、大峰流、短时标河外γ源的观测所需的高海拔巨型大气契仑可夫光成像望远镜计划5@YorG,也正在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对时序垂直角观测值进行谱分析的方法和所得到的结论。使以往对于大气折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的定性认识得以定量化。  相似文献   
17.
18.
干旱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冬暖夏干,采用脆弱度和影响指数方法定量评价了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重点阐述了西北现代气候变化对干旱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这两个领域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于现代气候变干变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甘南高原和黄河首曲的地域生态环境有不断退化的趋势.气候变干使渭河上游、黄河上游(洮河和大夏河)以及黄土高原中部7条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引起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9.
将稳定同位素效应引入CLM(Community Land Model),并对巴西马瑙斯站在平衡年的稳定水同位素的逐日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 降水、水汽和地表径流中δ18O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与相应的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凝结物中δ18O与地面凝结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蒸发水汽中δ18O与蒸发量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受土壤贮水削峰功能的影响,表层土壤和根区水中δ18O的季节变化全无.植被层蒸发水汽中稳定同位素的丰度与大气的干湿程度存在密切联系: 当降水量少时,大气干燥,植被层的蒸发较少,植被蒸发中δ18O较高;当降水量较大时,空气湿润,植被层的蒸发量较大,蒸发中δ18O则较低.植被蒸腾中δ18O的变化与源区水体中δ18O的变化保持一致,尤其是与根区水中的δ18O.由于地下径流直接源自根区水的补充,因此,地下径流中δ18O等于根区水中的δ18O.模拟结果还显示,降水MWL (大气水线)的梯度项和常数项均比全球平均MWL略偏小.尽管主要来自降水的贡献,但地表径流和植被层水体的MWLs与降水MWL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方面与两类水体在蒸发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富集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与CLM模拟的水量有关.大气水汽线与降水的MWL的梯度值相近,说明大气水汽与降水近似处于稳定同位素平衡状态.另外,模拟的地面的凝结线与植被层的凝结线均与全球大气水线相近,且具有非常高相关程度,说明CLM的模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GAME-Tibet1998年加强观测期安多探空观测资料与CAMP-Tibet2004年加强观测期那曲探空资料, 分析了藏北高原夏季大气边界层加热(冷却)特征. 结果表明: 夏季, 藏北高原大气边界层的大气加热(冷却)率的逐日变化特征明显, 晴天时较大, 多云和降雨时较小. 白天大气加热率和夜晚大气冷却率的平均值都基本相当, 印证了大气能量守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