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4篇
  免费   2209篇
  国内免费   3397篇
测绘学   1367篇
大气科学   7159篇
地球物理   1048篇
地质学   2650篇
海洋学   1268篇
天文学   388篇
综合类   584篇
自然地理   976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459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508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58篇
  1996年   335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本文根据胶州湾东北部岸滩目前污染严重、脏乱不堪的现状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提出了胶州湾东北部岸滩的改造意见.着重从海洋动力、生态、水量平衡的角度论证了改造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利用1951~1987年286个网格点太平洋月平均海温场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分析了春季西北太平洋(不含南海)热带气旋与海温场和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前期太平洋海温场与春季热带气旋生成数有显著的相关,并以前一年夏季和前期冬季更为明显。影响春季热带气旋生成的太平洋海温场主要有两个关键区,一个位于赤道东太平洋,为负相关:一个位于北太平洋中部,为正相关。文中还从海温对大气环流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春季热带气旋活动特多年与特少年前期及同期500hPa大气环流的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最后利用逐步回归方法作了春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长期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八五”国家科技专项-南沙群岛及基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中的南沙海洋-大气物理场数据库及信息系统。阐述了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的结构及硬、软件设备、建立了Foxpro 2.5 for Windows软件支持下的南沙海洋-大气物理场数据库。  相似文献   
54.
施平  郭佩芳 《海洋与湖沼》1996,27(6):605-611
研究了风浪频谱JONSWAP谱的峰度因子γ、尖度因子Pj和N谱尖度因子PN,参变量p,q间的关系;并在此关系上给出了由这两种谱计算的几个对应参量间的关系,在使用不同的谱形进行特征量的计算时,应注意不同频谱间的成长因子致性,以免引起计算结果的错误。  相似文献   
55.
风浪频谱中的特征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一筠  王涛 《海洋与湖沼》1993,24(2):126-131
在三参量风浪频谱的基础上对谱参量进行深入地研究,给出了谱参量与风场要素、波场要素的关系,提供了依据风场要素、波场要素及实测波浪资料计算谱参量的方法。从而可以依据上述因素直接计算出三参量风浪频谱。此外还根据谱宽度的变化,描述了风浪频谱的成长方式,解释了传统的波陡、波龄关系中经验常数的不同选取所代表的物理背景。  相似文献   
56.
周期浅析     
本文分析了滑动平均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周期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过程变量同号积分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亚洲西风指数序列进行了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周期的长短与振幅的大小有密切关系,亚洲逐日西风指数的周期振荡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57.
周学群 《海洋预报》1992,9(4):52-58
本文用ECMWF2.5×2.5网格点资料通过一个例子,对有利于南海热带气旋发展的环流场作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几点事实:(1)扰动在风的垂直切变较大的环境中仍可发展。(2)扰动位于中、低空西南急流左侧,高空南支东风急流右侧时,有利发展。(3)中,低空西南急流形成了扰动环流的强风潮,强风潮从扰动南侧入角,并包围扰动的东半圆。(4)扰动中、低层的入流和高层的外流呈现严重的不对称性。(5)当扰动发展到一定强度时,对南海热带季风环流圈的加强起到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58.
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与反射率比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气溶胶反射率比都是大气校正所需的重要大气参数,同时也是海洋水色卫星主要的数据产品,它们的测量精度将直接到卫星数据产品正演的精度和卫星数据产品的应用。文章在简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气溶胶反射率比的基本测量原理和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次试验数据结果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59.
利用9层15波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研究了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西-中太平洋海温异常数值试验结果最能反映出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早、晚年4~5月份大气环流的差异特征.数值试验结果显示:西太平洋海温正(负)异常可导致西太平洋副高减弱(加强);中太平洋海温正(负)异常主要使得中太平洋上空的洋中槽减弱(加深);东太平洋海温正(负)异常可造成东太平洋赤道两侧高层环流产生反气旋性(气旋性)变化,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出现东风(西风)异常,西太副高加强(减弱).可见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和东太平洋海温异常都可以对副高强弱变化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产生影响,只不过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西太平洋正(负)海温异常与中太平洋负(正)海温异常经常是同时出现的,其激发出的与向东传的Kelvin波和向西传的行星波相联系的环流异常为南海季风建立早(晚)提供有利的条件,因而这一海温分布型是影响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0.
Based on the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on dry and wet deposition of nutrient elements and sulphate,we estimate the atmospheric flux of nutrient elements and sulphate to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in each season.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 elements and sulphate in aerosol and precipitation show an apparent seasonal cycle with the maximum values in winter and the minimum values in summer.Depositions of nitrate and sulphate are dominated by wet deposition,while the deposition for phosphate is mainly dry deposition.Moreover,compared with the riverine inputs,the atmospheric deposition may be the main source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utrient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