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6篇
  免费   1043篇
  国内免费   1052篇
测绘学   3396篇
大气科学   1531篇
地球物理   1092篇
地质学   2075篇
海洋学   629篇
天文学   75篇
综合类   693篇
自然地理   53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4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中国陕西地区三期国家一等水准网的平差成果、两期二等水准网成果、两期陕西省高程控制网成果、两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大地控制网成果、陆态网络等工程连续运行基准站及流动站成果、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分析陕西地区最新垂直运动趋势。结果表明:GNSS垂直运动与水准垂直运动趋势整体一致;20世纪70年代至2018年,关中平原垂直运动呈下降趋势,关中平原周边山区及高原垂直运动呈上升趋势;陕北地区地壳垂直运动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度约为4 mm/a;关中平原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最大速度为6 mm/a;陕南地区也呈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度约为3 mm/a;陕北、西安局部区域的不均匀地面沉降灾害严重。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程涛  张洋  James Haworth 《测绘学报》2022,51(7):1629-1639
当前时空智能(SpaceTimeAI)和地理空间智能(GeoAI)已是热门的话题,该研究领域旨在将计算机科学的最新方法(如深度学习)应用于地理空间问题。虽然深度学习方法因其对栅格数据的自然适用性而在图像处理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未广泛应用于其他空间和时空数据类型。本文提出使用网络和图作为SpaceTimeAI或GeoAI的基本结构的倡议,并将其应用于城市研究中。相比于基于网格的表达,基于网络的结构更加精确和实用。图能实现对点、线、面/多边形/网格和网络等多种空间结构的表达。本文通过时空预测、聚类和时空优化等常用时空分析方法展示基于网络和图的时空智能分析的优势,并介绍其在交通出行、警务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建筑基坑围墙及基坑边坡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发生水平位移和沉降造成安全隐患问题,设计了一种基坑围墙位移监测系统,利用测点定时采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观测数据,在服务器上结合参考站数据顺序对各个监测点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用休哈特均值控制图,当测点位移量超过阈值时系统发出告警,测点每60 min给出一组测量值,准静态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基坑围墙测点东(E)方向为5 mm;北(N)方向为4 mm;天顶(U)方向为9 mm的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996.
不同极化的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对地物具有不同响应,利用极化信息可提升InSAR的地表形变监测能力。针对利用免费Sentinel-1数据的双极化信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极化Sentinel-1数据的自适应极化时序InSAR技术方法 PolPSI (Polarimetric 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该方法针对研究区永久散射体PS (Persistent Scatterer)与分布式散射体DS (Distributed Scatterer)的不同特点,基于不同优化准则分别进行自适应极化优化,得到极化优化干涉图并进行地表形变监测。为了证明方法的有效性,以上海市浦东国际机场为研究区,基于34景双极化(VV-VH) Sentinel-1影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降低干涉图相位噪声、提升干涉质量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地物边缘细节,相较于常规的时序PS与DS技术,提出PolPSI技术获取的变形监测点密度分别提高了103.0%和30.8%,更加详细地反演了机场区域变形状况。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基于双极化Sentinel-1数据PolPSI方法通过对极化信息的利用与挖掘,可一定程度上提高Sentinel-1数据在地表形变监测应用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7.
华北地区地表垂直位移呈现显著的季节性波动。为探究其驱动源信号,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对全球导航定位系统20个基准站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进行时空分解,获取前6个独立分量,并与环境负载造成的垂直位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个独立分量呈现显著周年变化和相对均匀的空间响应,与大气负载位移时间序列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60,两者吻合良好。第二和第三个独立分量均是周年和年内信号的组合,其空间响应反映出局部集聚特征,与华北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状况相类似,合并这两个独立分量后与水文负载位移时间序列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50。由此表明大气和水文负载是驱动华北地区季节性垂直位移的主要源信号。  相似文献   
998.
对内蒙古科右中旗地区梅勒图组安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梅勒图组安山岩形成时代约为早白垩世中期(123~125 Ma)。锆石εHf(t)=(+5.84~+9.34),一阶段Hf模式年龄为412~553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安山岩K2O含量较高,SiO2含量和Mg#值中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等明显亏损。这些特征反映出梅勒图组安山岩的源区为新形成的富集地幔。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研究区梅勒图组安山岩的形成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后的陆内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矿产远景调查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基础地质矿产图件的更新、信息资源共享、基础地质矿产科学研究和政府矿产资源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数字填图系统分级目录的描述,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流程。  相似文献   
1000.
《西北地质》2014,(3):7-7
<正>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北祁连错沟—寺大隆一带铜矿预测与评价"工作项目2000~2001年曾通过地质填图、电法、矿化标志等综合方法在北祁连大岔—大坂地区预测出纳木桥隐伏铜矿找矿靶区。2014年,民营矿业公司经硐探验证,已在该靶区的两个中段见到数米厚的块状硫化物型铜矿体。铜矿石具纹层状构造,围岩为奥陶系海相基性火山岩,表明为海底火山喷流成因。这些情况说明,西安中心采用的地质-物探综合方法对于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