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思源 《海洋世界》2010,(4):18-21
<正>……财政灾难与政治制裁齐头并进的来到了瑙鲁,更可怕的是,磷酸盐矿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挖完了。断了唯一财源,瑙鲁人靠什么度日呢?瑙鲁人养尊处优,不干体力活,糖尿病发病率居世界之冠。只有1.2%的人能活到60岁。……  相似文献   
32.
33.
霍乱发病率与气象因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阳燕蓉 《气象科技》2003,31(6):400-401
对北京市西城区1994~1998年人群霍乱发病率与月平场气温、气压、降水量的关系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发病率与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月平均气压无显著相关,与月平均降水量无显著相关,高温可能提高霍乱发病率。对1994~1998年的霍乱发病率、月平均气温分别做月和年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支持气温与霍乱发病率的相关关系,同时提示气象因素只是影响霍乱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4.
资料统计结果表明 ,天气变化对心肌梗塞发病有密切关系。该病的频发期多在冬半年 ,且 11~ 1月和 3~ 4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期。11月份 ,东亚大槽在东亚沿海建立并维持加强 ,到 1月份达到最强。其间 ,我国大陆受槽后西北气流控制 ,多冷空气活动。冷空气过境时 ,常伴有大风降温天气。冠心病患者受冷刺激 ,冠状动脉阻力增加 ,血流量减少 ;另一方面 ,冷的刺激使体循环血管收缩 ,周围阻力增加 ,动脉血压升高 ,心脏需氧指数 (心率和血压的乘积 )相应增高。如冠状循环储备力较低 ,可导致心肌缺氧症状加重。据统计 ,锋面过境当日 ,心肌梗塞发病率激增 …  相似文献   
35.
选用1996-2001年安康市中医院门诊内窥镜检查报告资料,结合安康市国家基准站气象因子的变化,分析了溃疡病的旬、月分布与近6年的变化趋势,得出了溃疡疾病春秋季为多发期和冬夏季为少发期,对上消化道疾病(溃汤、糜烂、出血)发病率与气象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逐旬发病人数与同期风冷指数WI、温湿指数DI呈正相关,建立了逐渐回归方程。日发病率随气压差值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36.
倪福全  宫辉力 《地下水》1995,17(3):136-138
本文结合研究区的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的基本特点,对福建、江苏、广西肝癌高发区发病率与饮用水水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影响地方性肝癌的众多因素之中,饮用水的影响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东南沿海肝癌高发区饮用水中人体所必需的组份,如Ca^2+、Mg^2+、Mo、Zn等,含量偏低;宏量组份中Ca^2+、微量组份中Cu、污染指标中NO2等因子的量值组合特征与肝癌发病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7.
利用菏泽市6年脑梗塞疾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研究了夏季脑梗塞发病率与气象环境的关系,建立发病率的中、短期预报模式。结果表明:在夏季气温升高、降水量大、雨日多、湿度增大、气压偏低、气压变率小时脑梗塞发病率显著增高。经检验.所建预报模式效果较好,为开展疾病预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8.
39.
广州SARS 流行的空间风险因子 与空间相关性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大多基于经典统计分析, 空间信息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对传染病的空间风险因子与空间相关性特征的定量研究可以更科学地指导防控措施的制定。本文主要以2003 年广州市1277 例SARS 感染者的时空数据为研究对象, 利用kriging 空间插值技术与核心密度估计技术建立了1km×1km 精细格网单元上的发病率图, 并对人口密度、道路 交通、医院、商场、学校等9 个空间风险因子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这些风险因子均与 SARS 发病率有显著正相关, 严格控制这些风险因子可以有效防控SARS 流行。采用Moran's I 和LISA 统计指数定量分析了广州SARS 发病率的全局和局部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及其时间变化规律, SARS 发病率的空间聚集性经历了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过程, 发病率的高值聚集区域主要位于人口密度高、经济活跃、交通发达的城市中心地带, 且在整个SARS 流行过程中一直没有发生重心转移, 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成功的阻止了SARS 的进一步扩散传播, 但采取的就近收治感染者的措施导致了城市中心地带的传播风险一直居高不下。2003 年广州市突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事件为都市地区突发新型传染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标准样本, 本文研究可以为都市区突发SARS 或其他新型传染病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氨氮对中国对虾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94,自引:3,他引:91  
1996年5月24日-6月14日,8月1-19日,分别在青岛的两个养殖场采集海捕产卵后中国对虾亲虾和养殖中国对虾,采用人工添加氨氮并检测对虾和抗菌有关因子的活力的方法,进行氨氮对中国对虾抗病力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较高的实验组,对虾血细胞数目减少,其结构也有变化;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溶菌和抗菌活力都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