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82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玲 《辽宁气象》2005,(1):48-48
2004年岁末东南亚海啸把全人类带入痛苦之中。15万(乃至更多)的生命在短短的时间内消失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不仅仅满目创痍的灾难让我们目瞪口呆,更让我们内心不安的是这场灾难离我们“气象”是那么近。“海啸”离我们有多远?气象灾害离我们有多近?泰国的气象局长因为这次“海啸”被撤职了,尽管泰国是地震与气象在同一个机构,这次海啸与气象“无关”。可是我们却轻松不起来。当那天出了台风、龙卷风或大暴雨成灾了.我们能说什么?  相似文献   
52.
黎金水 《广西气象》2005,26(4):62-62
自2005年6月13~22日受高空低槽、低空切变线和地面低压共同影响,广西出现持续大范围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致使西江、桂江、浔江河水急剧上涨。6月18日09时西江梧州水位到达警戒水位(17.30m),20日02时开始,洪水以每小时超过20cm速度急速上涨。6月21日20时,梧州市拉响了河东防洪堤洪水漫顶进水的第一声预警警报,6h内高程27m以下的人员和物资必须撤离到28m以上。22日05时,响起了河东进水的紧急警报,低水位的人员必须马上撤离,22日06时50分,洪水漫过梧州市河东防洪堤顶,07时水位高达25.43m,超警戒水位8.13m,并仍以每小时1lcm速度E涨。  相似文献   
53.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文化景观研究是文化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而作为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景观特性研究无疑将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根据文化景观的定义,探讨文化景观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叠加性、区域性、民族性等五大特性,并对这些特性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详细的阐述,展示出这五大特性之间所存在的矛盾统一关系和其内在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说明这些特性的实际意义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从分析南来的热带系统入手找出了复州湾盐场大暴雨的成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5.
以2000年7月河南省10站以上连成片、日雨量≥100mm且降水中心日雨量>200mm的4次大暴雨过程为样本,从天气形势、水汽条件、不稳定度和中小尺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辅以部分物理量计算,进而揭示出大暴雨过程的部分预报特征.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2000-06-02暖切变大暴雨过程的高空、地面天气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及物理量要素场的分析,揭示了该次区域性大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57.
运用V-3θ图像结构预测方法,可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预报天气的转折性变化.对2000年6月沙澧河流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概括了具有预测意义的大暴雨过程的V-3θ图像结构特征.无探空站的区域强降水,在周围临近站点资料上亦有较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58.
东北冷涡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冷涡一般指活动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具有一定强度的高空冷性涡旋。本文规定:高空500hPa和700hPa出现闭合的等高线、地面图上无锋面气旋的高空冷性涡旋,并且在此天气形势下,东北地区出现3个或以上气象站日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暴雨,其中必须在一个省内至少有2个站暴雨,为东北冷涡区域性暴雨日(以下简称冷涡暴雨)。本文应用1980~1989年历史天气资料,对于冷涡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物理诊断分析,在冷涡暴雨形成的环境物理条件及其热力、动力特征方面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有助于深化认识冷涡暴雨与气旋暴雨形成的不同物理特征,为冷涡暴雨的预报提供物理因子和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9.
60.
我国太阳辐射量区域性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查良松 《地理研究》1996,15(2):21-27
对我国近35年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观测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从70年代开始,我国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量普遍减少,变化趋势分别为-246MJ/m2·10a和-16.8MJ/m2·10a,减少量最大中心在长江流域。太阳散射辐射量在东北、华北以及南方地区增加,在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减少。此外,用太阳辐射量倾向率的形式归纳出我国四种典型的区域性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