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5篇
  免费   755篇
  国内免费   1055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2252篇
地球物理   163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81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36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南、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采用南、北极海冰面积指数 1°× 1°经纬度格点资料及海平面气压资料 ,运用多种统计方法 ,研究了南、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 ,发现近年来南极冬、春、秋季海冰逐渐减少 ,夏季海冰逐渐增加 ;北极春、夏、秋季海冰均不同程度地减少 ,冬季海冰变化趋势不明显 ;南、北极各季海冰的年际变化均存在一定的突发性 ,大气环流在海冰突变年前后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2.
单部多普勒雷达反演三维风场涡度—散度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涡度-散度反演三维风场的方法是在反演二维风场的涡度-散度方法基础上发展得到的。其基本做法是将垂直方向的涡度方程适当简化,结合涡度和散度的定义,再以连续方程为约束,计算出风场三个方向的分量以及涡度,散度,从而反演到三维风矢量场。初步的试验资料检验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具有实用前景的三维风场反演方法。2000年,作者考虑了降水粒子的下落速度对垂直速度的影响,将该方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93.
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偏多 东北内蒙古东部气温偏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艳 《气象》2001,27(4):58-61
20 0 1年 1月今年 1月 ,我国东部地区雨雪天气较多 ,上旬、下旬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但东北和内蒙古东部气温仍然明显偏低。1 天气概况本月 ,东部地区雨雪天气较多。从月降水量总量来看 ,黄淮东南部、江淮、汉水流域、江南和华南大部有 5 0~ 1 0 0 mm,其中苏皖中部和南部及赣、浙、闽三省大部为 1 0 0~1 40 mm;东北南部、华北中部和南部、西北东部、北疆东部、黄淮北部和西部、四川东部、贵州大部和广西西部等地有 1 0~ 5 0 mm;全国其余地区不足 1 0 mm,其中滇、南疆和青、甘、内蒙古三省区西部基本无降水。降…  相似文献   
994.
两例爆发性东北低压的对比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力 《应用气象学报》1995,6(4):468-476
该文选择了发展变化机制有一定差异的两例春季爆发性东北低压(分别是1983年4月25~26日气旋(简称A例)和1983年4月28~29日气旋(简称B例)),进行了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非绝热加热和局地斜压不稳定对A例气旋发展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因子,而空正IPV平流的显著增强及其与低层IPV分布中两个局地最大值的垂直耦合是B例气旋增强的一个重要原因;(2)两个风暴最大不同点在于非绝热加热效应在影响气旋增强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另外,B例事件中对流层中部产生的较强高空锋生可以在低压范围内导致深厚的上升运动并使高空锋向下游的正涡度平流得以加强,这对系统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995.
一个对流边界层大涡模式的建立与调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蔡旭晖  陈家宜 《大气科学》1995,19(4):415-421
本文介绍一个适合于对流边界层的大涡模式的建立及其调试结果。该大涡模式建立过程中注重于计算的节省,同时也强调原理与方法的简单和合理性。模式的调试表明,对于平坦均一地形的情况,模拟可以获得合理的结果。调试同时显示了模式对较低水平分辨率的适用条件,以及模式应用于模拟较大水平范围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6.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总被引:266,自引:22,他引:266  
从完整的原始方程出发,在导出精确形式的湿位涡方程的基础上,证得绝热无摩擦的饱和湿空气具有湿位涡守恒的特性。并由此去研究湿斜压过程中涡旋垂直涡度的发展。结果表明,在湿等熵坐标中,涡旋的发展与对流稳定度的减少,等熵面上的辐合和潜热的释放有关。由于等熵位涡分析的应用受等熵面倾斜的限制,又进而发展了Z坐标及P坐标中的倾斜涡度发展理论。指出无论是湿对称不稳定或对流不稳定大气,还是湿对称稳定或对流稳定大气,除对流稳定度的影响外,风的垂直切变的增加或水平湿斜压的增加均能因湿等熵面的倾斜而引起垂直涡度的增长。湿等熵面的倾斜越大,这种由干湿斜压性加强所引起的涡旋发展更激烈。在梅雨锋附近及其南侧暖湿区的北端,湿等熵面十分陡立,是涡旋发展及暴雨发生的重要地区。对1991年6月12—15日江淮流域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分析表明,湿位涡分析,尤其是等压面上湿位涡量MPV1和MPV2的分析不仅在中高纬有效,在低纬度及低对流层也十分有效,是暴雨诊断和预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97.
沈晓玲  桑明慧 《气象科技》2020,48(2):274-283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雷达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1812号台风“云雀”和1818号台风“温比亚”在上海和浙江产生的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云雀”受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引导,降水集中在台风南侧,“温比亚”受大陆高压南侧偏东气流引导,降水在台风两侧分布均匀,暴雨范围比“云雀”广,但暴雨中心强度比“云雀”弱。②“云雀”后期南侧杭州湾一带有弱冷空气侵入,大气对流不稳性增强,降水再次增强,“温比亚”后期大气为弱对流不稳定状态,降水逐渐减弱。③“温比亚”两侧水汽分布均匀,水汽通量大值区范围和强度比“云雀”大,但垂直方向上“云雀”辐合高度到达了对流层中上层。④ “云雀”暴雨中心正好位于南亚高压主体南侧偏东气流中,更有利于高层辐散加强,产生强降水。  相似文献   
998.
赵向军  丁治英  李莹  高松 《气象科学》2020,40(2):209-219
在流体的不可压缩条件下,本文通过连续方程给出了一种新的垂直速度计算方法,称为z方法。通过实验得出:z方法下同样可以得出水平涡度与垂直运动的关系,即水平涡度矢量逆时针旋转时,对应上升运动,顺时针旋转时对应下沉运动。通过有效性验证得出:本文的方法在高层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在低层可靠性比高层稍弱,在中层则不甚理想。通过与p方法求解出的垂直速度的效果进行比较,得出p方法略好于z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7月17日发生在巢湖地区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显示:500hPa深槽、850hPa切变线及地面低压是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强降水发生在湿层和暖云层深厚、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中等强度对流不稳定及弱垂直风切变条件下;FY-2E卫星云图分析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是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在巢湖合并所致,短时强降水落区主要落在中尺度对流系统TBB等值线密集区附近,TBB中心强度越强,TBB等值线梯度越大,对应的1h降水量越强;多普勒雷达分析揭示,短时强降水发生在两个对流回波合并期间,对流风暴移动缓慢,大于45dBz强回波均在6km以下,呈低层强烈气旋式辐合、高层辐散特征;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风暴的触发因子;湿位涡诊断结果表明,600hPa以下对流不稳定,600hPa以上对称不稳定,有利于暴雨和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中尺度低涡发展时高层流场特征及能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一次长江中游中尺度低涡的分析发现,在这类斜压性低涡发展时,低涡西侧冷区对流顶明显下降,在低涡区发生折叠现象.与大位涡值相联系的平流层空气从该处下沉至对流层,对流顶下陷比对流活动区对流顶高度变化要早且明显.中尺度涡旋发展所需要之动能主要取自辐散风动能,在对流层高层和低层这种正向转换最为清晰,而整个气柱中位能向辐散风动能转换,以支持它在涡旋发展过程中之消耗.但高层与低层的情况不同.在100hPa高空辐散风动能既支持了涡旋动能,又向总位能转换.分析表明,高层对流层流场在中尺度系统发展过程中是十分活跃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