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2008年T213与德国降水数值预报产品对比检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各种数值预报的误差特点,更好地在预报过程中选择数值预报产品作为参考依据,将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的T213降水预报和德国降水预报分别进行晴雨预报检验,对2008年5—8月期间东北地区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式24—120h预报正确率为60%—70%左右,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正确率呈下降趋势,德国降水预报的正确率高于T213,两种预报漏报率均明显小于空报率,T213漏报率较低,为5%左右,德国降水预报空报率较低,为20%左右。对2008年4—6月出现东北冷涡过程的两种模式降水预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德国降水预报正确率明显高于T213预报,对冷涡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2.
田武文 《气象》2010,36(9):100-105
在Ps评分中,预报技巧是由一段时间内实际业务的Ps评分与随机预报评分之差确定。通过对中国各省无技巧预报评分的评估,定量分析了在现行评分办法中影响无技巧评分存在差异的两个因素。统计结果及分析表明:(1)由于各省测站要素各等级气候概率分布的差异,决定了随机预报准确率存在差异。以省份为单位,随机预报评分降水最大差异为14分,气温最大差异为7分;(2)目前预报正确性判定标准的设计,使得在只做二级预报或持续预报时,可以大幅度提高无技巧预报准确率,给无技巧预报评分的定量评估带来不确定因素;(3)对比持续预报和随机预报的评估结果,全国平均降水提高了9分,温度提高了13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省之间的无技巧预报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直接利用Ps评分比较预报技巧,不能客观反映出预报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93.
极端气温集成预报方法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爱敏 《气象科技》2012,40(5):772-777
用2003-2009年ECMWF和庆阳市极端气温资料建立最高最低气温SVM、Kalman、多元线性回归3种统计方法的预报模型,采用平均、加权、回归3种方法进行预报集成,对庆阳市2010年6-12月各预报方法及5个时次集成预报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单一的SVM、多元回归和集成方法最低气温预报5个时次的准确率均高于最高气温0.8%~24.2%,集成后加权法准确率最高,但最高和最低气温选取权重不同,SVM权重大时最高气温效果好,多元回归权重大时最低气温效果好.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单一的预报方法和集成预报,预报准确率降低.逐月评估表明,单一的SVM准确率较高且预报性能稳定,Kalman准确率较低,回归方法各月差异大,预报不稳定,集成后,3种集成方法的预报比单一的预报方法均有所改善和提高.绝对误差分析表明,加权集成后最高和最低气温误差都较小,优于平均集成法和回归集成法.  相似文献   
94.
利用崇左市7个站点降水资料对5种数值模式的降水产品进行检验,发现各预报模式的晴雨和一般降水定性预报准确率都不高,德国和JPGRID的准确率最高;JPGRID在暴雨预报中表现非常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
地市天气预报业务主要是针对政府决策及社会需求而展开的,是基层气象部门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和拳头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气预报准确与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事关政府决策的大局和百姓生活,事关气象部门声誉及地位。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的地市天气预报预测系统建设,已成为支撑地市天气预报业务的基石,是气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相似文献   
96.
海上船舶气象观测是全球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之一。开展海上船舶气象观测信息收集、传输、处理与应用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加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2007年“好运北京”系列体育赛事活动期间的北京奥组委、市政部门、赛场技术专家等高端决策用户的调查评估,发现决策用户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通过分析,发现其基本符合马斯洛(Maslow)需求层次理论。调查分析表明:对于大型赛事活动,决策用户不仅对气象信息的预报准确率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气象信息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和发布渠道等方面也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因此,决策气象服务不仅要注重预报准确率,同时要通过不断地对用户需求的调查分析,努力提高决策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该评估工作为气象部门进一步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8.
为确保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讷河市国土资源局以土地登记为主线,以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管理、监督、服务的职能,2009年全市初始、变更土地登记发证2078宗,2010年1852宗,2011年截至到7月末土地登记发证1100宗,没有发生一起因登记发证引起的土地纠纷案件,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99.
100.
一种逐时气温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6~2010年陕西10地市逐小时的气温和逐日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总云量、降水量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以及临近气温实况资料的逐时气温预报模型,并对2011年每天的逐时气温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晴天、多云和阴雨天的预报能力依次减弱,其中晴天和多云天02~18时的预报效果好于19时至次日01时的,而阴雨天01~10时的预报效果好于其它预报时段的;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较为准确时,西安站各预报时刻的准确率均在60%以上,其中14~17时的准确率较高,晴天的达到100%,多云天的在96%~99%之间,阴雨天的准确率偏低一些,特别是11~17时较晴天和多云天偏低了12%~27%;该方法可以将24 h日最高(低)气温预报细化到逐时气温预报,同时考虑了气温日变化的地域差异、季节特征、以及在晴天、多云和阴雨天的不同表现,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