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96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23篇
地质学   1992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2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0 毫秒
31.
运用构造控水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等方法,对宁南“南北古脊梁”岩溶裂隙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本区储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岩溶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南北向大型断裂构造控制。岩溶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起源为主,并表现为多元水混合。水质分布呈南优北劣的分带特征,北部水-岩相互作用形式为溶滤-蒸发浓缩型,呈高矿化咸水;南部为溶滤-混合型,呈低矿化淡水。根据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特征,划分了3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  相似文献   
3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溶斑形成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属蒸发边缘海相地层,其风化壳是中部气田的主要产气层段。该层中广泛发育毫米级、厘米级的溶斑,这些溶斑的产状、大小、成分以及溶孔内的充填物十分复杂,有的具多期充填,充填物为石膏、石英、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黄铁矿等多种矿物。溶斑中下半部残留的岩石经溶蚀后的白云石晶粒形成的渗流砂示底构造十分明显。研究表明,溶斑的形成不仅具有适宜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其复杂的生成演化史,而且与原始沉积以及不同地史阶段的岩溶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3.
王延恩  李念国  韩汝钊 《地下水》2003,25(2):103-105
两城水源地具有较丰富的喀斯特水,根据长期观测资料,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各种补给和开采条件,应用水均衡原理,对其水资源量进行定量评价,获得允许可开采量,为工农业供水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4.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岩溶查找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武汉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厂址的地质概况和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高密度电法勘探的施工方案,分析了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并说明了其异常验证情况。高密度电法勘探结果表明该区存在溶洞,为施工提供了决策依据,建议在有溶洞的地段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工程建设后发生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35.
试论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及演化趋势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符必昌  黄英 《地质科学》2003,38(1):128-136
据长期对岩溶及红土化作用等的研究成果,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及演化规律,提出了一个新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进而深入阐明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演化规律及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演化趋势等,在解决岩溶及红土学术界存在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碳酸盐岩与上覆红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等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6.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信息自动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介绍了以TM数据为信息源,基于GIS系统平台的矢量化石漠化信息计算机自动提取原理、方法、步骤及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37.
岩溶地区长桩存在着遇洞率的问题。为了研究岩溶地区桩的受力特点,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岩溶地区桩基的工作方式,分析了岩层厚度对桩的影响以及桩的受力状态,并研究了去桩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岩层厚度对桩的影响较大,岩层的位置对桩的应力不产生影响,仅对桩的位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8.
Using an approach combining high-resolution and energy-filter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and EFTEM), we have studied with Å to nm-spatial resolution the interfacial region that delimits the near-surface altered zone and non-altered labradorite feldspar after dissolution under acid pH conditions. The interface is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ly sharp and spatially coincident changes in structure and chemistry. The 500-nm-thick altered zone is depleted in interstitial cations (Ca, Na, K) and Al, a framework element, whereas it is enriched in H, O, and Si. Modeling H+-alkali interdiffusion within a 500-nm-thick altered zone shows that volume interdiffusion cannot reproduce the sharp chemical interfaces measured by EFTEM. Based on these new data, we propose that the near-surface altered zone is a result of interfacial dissolution-reprecipitation, and not of preferential leaching of cations and interdiffusion with H+. This implies an intrinsic dissolution process that is stoichiometric, where the breaking of bonds and release of interstitial cations and framework elements (Al, Si, and O) to solution occur contemporaneously at equal relative rates from the original fluid–mineral interface.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岩溶区供水井施工困难的原因,并从钻井、成井工艺方面就防治地面塌陷和克服井孔弯曲、坍塌、延长供水井寿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边坡及其它类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有关边坡工程地质研究方面的一些新概念,看法和问题,并概述了属地这一专题的边坡及其它各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